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雍白 《环境》2000,(9):9-10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的名句,如咆哮的河水,震撼千古。“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仰视高山,俯瞰骇浪,神州响彻千古绝唱。谁都知道,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而西部地  相似文献   

2.
阿成 《环境导报》2003,(2):45-45
楹联,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一块璀璨夺目的瑰宝。据史学家论证,楹联源于律诗,名于五代,盛于两宋,发展于明清,深化于鸦片战争之后,广泛应用于今天。两千年来,历久不衰,绵延炳焕。“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楹联骈驰翼驱的工整结构,充满了形式美感;更有韵律节奏的抑扬顿挫,又具音乐风采。内容上只有两句,但深刻隽永,意蕴无穷。楹联中描写环境、赞美自然、宣扬环境保护的作品也不少,我们在楹联的大海边拣拾一些环境题材的佳作,欣赏把玩,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山岭、川流、关隘、亭台、园林、楼阁、塔碑、井泉…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乡有一种独特的取水器叫“压水井”,用一根很长的管子打到地底,上面是一个小小的,一根细铁棒的杠杆,一压一压地便能把水汲上来,但是在每一次压水之前,你必须向那小小的井台里注一勺水作为引子。乡亲们给这一勺水取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娘水”。每次我总是一面压一面就把嘴凑近井沿吸吮那清甜的井水,但是对于那一勺“娘水”的意义,我却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4.
黄河源头有个牛头碑,这可能是很多人对黄河源的认识。8月7日一早,我们一行20人从玛多县出发,先是在一片荒凉的草原上穿行。在看到黄河之水的同时,也看到了家住河源的藏原羚。当地人也管它们叫黄羊。  相似文献   

5.
“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句俗语常用来比喻人们受到极大的冤屈,任凭自己怎么解释,别人也难以置信。通常当别人往你身上泼污水、撒脏物,只要用清水洗涤,就能去除污秽,但跳进黄河去洗是洗不清的,因为黄河里流动着的水不是清水而是混浊的泥浆。黄河之所以叫黄河,  相似文献   

6.
邹美玲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14-116,12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黄河治理的成绩为世人瞩目。水文化是体现人水关系的文化,水在和人类文化的共生中具有"道德顾客"的身份,因此,人水和谐的关系是一种道德的必然,是水文化最根本的价值。但是黄河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制约了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人水之间的关系,保护黄河生态,真正实现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7.
三原县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距今六百余载,是我省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整体建筑群之一。这座城隍庙,布局独特,结构新奇,飞檐落霞,鎏金映彩,宏伟壮观,气象森严。门前有三丈高的水磨砖照壁,正中嵌“鲤鱼跳龙门”的砖刻浮雕,四角有透刻龙凤的纹饰。壁北有重达两万余斤的一对铁旗杆,杆顶有铁斗,斗角插铁旗,旗下铁龙缠绕,生动逼真,仿佛挟雷带电,从天而降。杆身楹联一幅,上书“畿察动先.念知幽处”。庙门前有一座木牌坊,上书“威灵昭应祠”。下踞石狮,对峙雄视。两侧的“八字墙”,东雕“苍龙训子”,西雕“鱼龙…  相似文献   

8.
幽幽黄姚     
去贺州之前,早已耳闻黄姚古镇的大名,所听皆是溢美之词,总之是仿佛到了贺州而不去黄姚,就如同到北京不登长城一般,这等遗憾还是不留为好。于是,周末我们背上照相机,在钟山坐上了去黄姚的客车。关于黄姚,关于这座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群,我们知之不多,了解的程度大致限于青砖黛瓦、民风古朴的程度,通过查资料还知道了古镇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宇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较为生动的说法是: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因此除了好奇,我们更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怀着对历史的尊重和对…  相似文献   

9.
自从我妈来到我家之后,我就十分佩服她在用水时的那个“抠”劲,并受其感染,学会了“抠”用水。2005年国庆前夕,年逾花甲的母亲被我们从老家请来照看一岁多的儿子,没过几天,就对我们用水时的那个大方劲儿看不惯了,说:“这白花花的自来水就不会省着点用,看你们把水不当物件使我就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环境》2006,(9):13-13
“要以刑法手段严厉打击环境犯罪。”“县里来人说,要给北京供水,不让种水稻。”“这完全是无心之失。”“会不会救不了黄河,又毁了长江。”“在城里是污染,到村里就不算污染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7月初调水调沙开始后,黄河小浪底调水库区水量下降,上游库区露出藏在水底的湖底。空中俯瞰库区裸露的区域,犹如草原;河道冲刷裸露淤泥后留下道道水痕,汇集在一起像一条条血管、像大脑神经的显微图像,甚是壮观!  相似文献   

12.
<正> 众所周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从“三废”治理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环境意识有了提高;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赵紫阳总书记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环境问题,这就是说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是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这也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鞭策和希望.怎样才能不辜负期望,解决好我国的环境问题呢?这是每一个环保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在这一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3.
节水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指出:“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水资源紧缺时代。在过去的50多年里,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危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属水资源脆弱国。近20年来,伴随经济加快发展,水危机日益严重。1998年大洪水,2000年酷热干旱,黄河连年断流,600多城市中缺水400余,为此上百个城市被迫限水……水,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今年的3月22日,是第九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十四届“中国水周”,将再一次向我们敲响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莫伊 《环境保护》2012,(7):73-74
水是众生之母,万物因水而生,人类择水而居.长江、黄河素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称,澜沧江浩浩汤汤,一江带六国,更是享有“众水之母”的美誉.三江源,顾名思义,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的发源之地.  相似文献   

15.
子庆 《沿海环境》2000,(6):9-10
今年3月,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曾经轰动一时的“兰州东部引凤”工程再一次被提到议程上来,不得不又一次引起传媒的广泛关注。 提起兰州劈山引风工程,在兰州市家喻户晓,那是一个曾经给兰州市民带来惊喜和期盼的工程。因为它与每一个兰州市民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 兰州劈山为哪般? 兰州四面环山,位于黄河河谷盆地,地形就象一口又长又深的大锅,而在这口“锅”里,居住着将近200万的人口。据环保部门统计,兰州几年来的机动车保有量在 10万辆以上,每年城市耗煤量600多万吨。所有这些生活、交通、工业…  相似文献   

16.
黄河从西至东横穿兰州市区,黄河兰州段长约42km。为了计算该段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我们选取了适合黄河兰州段特点的数学模式进行计算,然后加以验证和必要的修正。 一、数学模式的选择及运用 我们选用文献[1]推荐的稀释模式计算该段的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稀释模式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一个难以言尽的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北京月坛中学的学生孙冉的《我眼中的日本同龄人:从素质差异看教育差异》一文。小作者从自己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出发,发现了中日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差异:与中国青年不同,日本青年为避免“热岛现象”而宁用扇子不开空调;为避免地铁站成为垃圾站而将废物装进手提包带回家;爬山时尽管身体处于极限状态也不忘捡垃圾……。结合近年来媒体关于学生破坏环境的诸多报道,我们不难得出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低效这一结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观念落后陈旧,环境思想空泛。“人类中心”的自然观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新建起一片片巨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直插云霄,这壮观的景色标志着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欣欣向荣。但是,由于我们经验不足,某些工厂布局不尽合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局部的大气污染问题。根据毛主席“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的教导,以及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方  相似文献   

19.
一家之言     
规划环评的本质应是一个交流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君表达了对中国环评制度的担忧:“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目前的环评制度是最复杂、最专业、成本极高的,而由于我们给予环评这一项政策太多的功能期望和压力,又使得环评制度实际执行效率很低。”  相似文献   

20.
总部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5月 4日发表新闻公报宣布 ,2 0 0 3年“世界环境日”活动的主题是 :“水——— 2 0亿人生命之所系” ,公报说 ,选择这个主题是为了支持联合国把 2 0 0 3年确定为“国际洁净水年” ,同时也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2003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