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X一01么刃1倪545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环境保护发展/张坤民(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2(X)1,20(2)一51一55 环图X一100 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基本设施、西部大开发、新工业文明等5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从法制建设、行政管理、公众意识、经济手段、科学进步等5个角度讨论了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化。展望了中国的环境保护在综合决策、控制人口、强化法制、增加收人、清洁生产等5种措施上的发展效果。图l表l参9 重视环境保护的欧洲迎来了再利用的新时代。根据欧盟指…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实践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在分析了60年代末以来全球两次环境革命后,论证了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的观点,文章概述了中国环境状况,分析了中国环境问题的4个主要成因,就环境保护的目标和任务,针对性地提出搞好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文章最后例举了近年来中国环境保护有关的对策,方案和计划,并从经济,法制,科技,教育等诸方面详述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本文阐述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尤其是黑龙江省环境资源状况。环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改善环境保护的法制环境、解决突出环境保护问题等方面,提出了环境保护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社会发展也要充分考量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周总理的关怀和指导下,1973年8月5日至20日举行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可以说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正式起步的标志。到1988年8月,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已经开创十五周年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此以前我国没有开展过有关环境保护的工作。从1949年到1972年,其中特别是五十年代,我们在经济建设、城市建设过程中,在公共卫生、劳动保护、农村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许多方面进行了不少有关环境保护的工作。但是,在那个时期还谈不上现代意义的环境意识,环境保护也没有被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提到日程上来。我们可以把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法律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社会制度.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在许多地区已超出了环境容量.在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不断完善和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与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法在环境的定义、环境保护的内容与措施、科研教育与宣传、执行与监督机构以及法律框架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作为借鉴,提出了增加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内容、改革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力度等进-步完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1981年到2005年,国务院就环境保护工作共发布了5个重要决定,这些决定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对比这五个决定的背景及内容,回顾我国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的历史、现状以及新的动向,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秉杰 《环境保护》2007,(21):58-60
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将科学发展观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报告在5个方面共15处强调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当前存在的首要问题,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报告,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的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风险与成绩共存。环境保护工作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本文从科学认识环保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新管理机制体制和提升执行能力、建设生态文明三个方面论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环保对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对历史环境问题进行梳理回顾的基础上,对新常态下作为典型资源型经济省份的山西省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改善环境质量、深化环境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环境监管、培育生态环保市场主体5个方面给出了基本的策略建议,以期为制定山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中国环境保护工作30年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2008年12月19日,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ACE)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SES)在京召开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与环境保护》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协办。参会专家们从环境政策、环境管理体制和制度、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环保NGO和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等角度,对我国环保工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回顾评估,并对未来环保改革的方向、促进环保体制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断降低水资源使用强度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一个核心任务。运用对数平均D氏指数方法(LMDI)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2003-2009年间我国工农业水资源使用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贡献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影响全国工农业水资源使用强度下降的最主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对全国工农业水资源使用强度下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区域经济规模变化所起作用较弱;东、中、西部省份在技术进步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农业内部的节水总效应显著大于工业内部的节水总效应;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效应最大,工业内部的技术进步效应最大。为了实现全国工农业水资源使用强度的持续下降,应大力推进农业和工业技术节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科学管理和区域发展合作等。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山西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碳排放强度、以及山西省在全国的碳排放水平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的碳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山西省的低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测度海洋科技进步和海洋产业结构演化的基础上,运用计量面板模型检验海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海洋科技进步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现阶段中国海洋经济增长动力逐渐由海洋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为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科技进步不仅是未来中国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化解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负向影响的主要途径。这一结论能够为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环境保护工作由污染问题治现向清洁生产转变过程中,中国沿海开放地区、外资,合资、集体和个体企业在其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且要求有良好投资环境,当前控制工业污染,须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征收资源费和排污费,同时要加强环境规划,建立环境管理系统,有效调工业污原杂源,为保证受损环境得以恢复,须加强环境建设和环境投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丹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9):1705-1713
将DEA中基于能源投入的Shephard距离函数引入到LMDI分解模型中,建立了1995~2010年中国6大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7因素分解模型.研究结果显示, 产业结构效应、经济产出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绩效效应对碳排放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其中经济产出效应的累积贡献率最大为135%,产业结构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绩效效应对碳排放累积贡献率分别为10.74%、9.39%、0.65%;潜在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下降的累积贡献率最大为54.6%,说明产业能源强度的调整空间较大,且抑制效应逐年增强;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技术进步效应对我国碳减排的累积贡献率分别为0.2%和1.04%,贡献微弱,亟待提高;从产业层面研究发现,农林牧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和其他行业的低碳发展较好,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低碳发展不佳,工业始终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工业城市的发展状态评价及衰退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成金  王伟 《自然资源学报》2013,28(8):1275-1288
近150 a以来,中国工业建设培育、塑造了大量的工业基地或工业城市,但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部分老工业城市明显衰退并逐步成为问题区域。论文在界定老工业城市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了由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采用1985年数据,对我国老工业城市进行识别和筛选,认为全国共有100个老工业城市,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基本特征。然后,以1985—1986年和2008—2009年为时间点,根据工业产值和GDP比重两个指标,通过两维象限方法对我国老工业城市的工业地位和城市发展效益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对其发展状态进行评价和分析,将其分为4类城市,认为我国有46个衰退滞后型老工业城市。然后,从发展路径、重大项目、产业结构、企业和体制等角度,深入揭示了衰退滞后型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7.
樊杰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4):349-356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18.
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描述中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经济增长、经济空间结构和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运用无残差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分解出1981~2006年间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和排放强度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利用H-P滤波方法对这一时期工业废水减排效果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① 工业废水排放量年均增长0.25×108 t,其中由经济增长、排放强度、空间结构引起的变化分别为25.9×108 t、 -25.5×108 t、 -0.16×108 t; ② 1981~2006年中国工业废水累计减少排放641.8×108 t,同时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减排缺口处于波动之中,但总减排缺口大于0,说明实际减排量高于潜在减排量;③ H-P滤波分析所得到的潜在减排率在研究期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④ 综合来看,我国在1982~1990年及1997~2006年工业发展表现为高污染型,1991~1996年表现为低污染型.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有工业基础及其资源开发环境因素,以及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为实现中长期工业实力达到与其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战略目标,中国南方工业开发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型经济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建立内外向结合型工业结构;实行以轻型工业为主导部门,以基础工业为整体工业的推进部门的产业倾斜策略,和以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为主轴线,以大中城市(含沿海港口开发区)为极点的点轴开发的非均衡发展策略;强化地域间、产业或部门间的分工与协作,推进包括原料-加工中心在内的工业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形成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优势产业与地方性产业等多层次、不同类型的综合工业基地,以求振兴全区工业,井增强其在全国经济中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岛县际经济差异与今后产业布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12个海岛县,分散分布在黄海等四大海域中,由于所处的海域位置、海洋与岛陆资源丰度以及受市场机制与人文状况、海岛资源开发力度与所处行政区的影响,海岛县际之间经济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海岛县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和绘制的洛伦斯曲线图,可以看出海岛县经济差异在缩小。海岛县之间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同的演进过程,根据主成分得分值,在坐标系上海岛县的具体分布,可以划分出产业结构的不同演进阶段和产业结构类型。目前,海岛县的经济虽然仍为资源型经济,但在开发利用资源方面,已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为主,逐步转向以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海洋非生物资源、岛陆土地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并重的发展方向。一些陆域发展的产业也逐步向海岛转移和延伸,从而在海岛县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的比重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