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时事     
《现代职业安全》2007,(5):14-14
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原因和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责任,总结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依法追究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扰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事故处理的情况要向社会公布。草案还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事故调查组成员、有关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这个条例必将成为实施事故责任追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企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风险控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探讨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预案的编制和完善,并建议企业和政府联合制定应急预案,形成企业、地方政府和国家三方事故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十三五”期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及死亡人数,从发生月份、发生区域、行业分布等方面分析事故特征,从事故类别、事故环节、关键作业等方面分析事故原因,总结2011—2020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发展趋势,按照全国4大经济区域研究2013—2020年事故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我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数量呈下降趋势,死亡人数出现波动,总体形势较为平稳。2011—2020年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明显,东北、西部地区事故死亡率普遍高于东部地区。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及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磁悬浮列车事故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磁悬浮列车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蚰结为两大类:失去悬浮事故和与异物碰撞事故,针对这两类事故,用ADAMS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事故形态及后果,为事故颅防并减小事故后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清 《安全》2010,31(3):12-15
本文通过数据统计揭示出水电施工中多发事故类型和总体原因,其中提升事故是常见事故类型之一。同时介绍了水电施工竖井卷扬机提升系统的典型安全事故并分析其主要原因,结合事故致因理论,从“事故链”的角度对提升系统安全事故的共性原因进行归纳、论述,具体讨论了提升系统安全事故的4M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建筑施工中,各种各样的物体打击事故对工人的危害十分严重。为探索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规律,笔者搜集整理了87起物击事故致人员死亡和重伤的安全,并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提出了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事故本身包括未遂事故和已遂事故(有人身伤亡)两种。例如,一个挂吊工在指挥吊车作业时,由于吊挂物捆绑不牢或者钢丝绳断裂等原因,造成吊起后的物件突然落下,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打伤了作业人员,另一种情况是落下物件没有伤人,前者是已遂事故,而后者是未遂事故。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事故隐患所导致的。所以,不能忽视未遂事故。一、抓未遂事故统计的必要性在事故统计分析过程中,对生产活动中的设备、环境和作业人员可能发生事故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规律性,从而掌握预防事故的主动权。因此,就这一点来说,未遂事故与已遂事故对…  相似文献   

8.
A公司将装修工地发包给B公司(B公司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的资质),在承包过程中,2013年12月6日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施工人员贾某死亡。事故发生后,县政府依法组成了“12·6”事故调查组,对该起事故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事故调查报告。2014年2月县政府对该起事故进行了批复,同意对该起事故结案。  相似文献   

9.
为预防事故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相似文献   

10.
傅贵  韩梦  贾琳  万井江  付汇琪 《安全》2023,(3):1-8+89
事故致因理论作为安全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支撑,明确其概念和发展过程对理解“大安全、大应急”等管理业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分类进行梳理。结果表明,1984年至今发表的事故致因理论综述文献中,将事故致因理论分为3个主要类别,即线性事故致因理论、多因素事故致因理论和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其中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包括AcciMap、STAMP、FRAM和HFACS,这几个模型在社会技术系统事故发生机制的定量化描述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抽象性。动态事故致因“2-4”模型完全具有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的特征,它在社会技术系统事故发生机制的描述及预防对策制定上比以往模型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评估城市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基于我国对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设置了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的构成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提出了我国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评估的体系框架,并以南京市某高层公共建筑为实例,运用模糊综合法对该高层公共建筑的事故灾难应急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该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定量评估得分为83.636 3,级别为“好”。研究表明,该评估方法能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出高层公共建筑的事故灾难应急能力,并可根据定量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的提升和完善,为科学评估并提升高层公共建筑事故灾难应急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全科学,是探索研究安全与事故运动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规律,把传统的事后管理转变为在事故发生之前,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控制事故,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及社会安定,促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按照客观规律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有些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期徘徊于传统的事后管理阶段,平时主要任务是搞检查,发生事故时搞追查,安全工作随着事故的变化而变化:事故频率高—低—高,安全工作紧—松—紧,跟在事故后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前,我国每年死于各类事故十余万人,同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  相似文献   

13.
机组行为、时间余量与飞行安全间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机组行为、时间余量与飞行安全间的关系,为航空公司的机组训练和避免飞行事故及飞行事故征候的发生提供帮助。利用1996—2000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下发的“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统计的通知”中的资料,找出因机组行为错误导致的、与解决问题的时间余量关系密切的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案例。与飞行专家进行研讨和分析,探求飞行事故及其征候的发生与机组行为和时间余量间的关系。找出了因机组行为错误导致的、与解决问题的时间余量关系密切的飞行事故11起和飞行事故征候133起。其中因机组疏于监控飞机设备和状况、未发现问题存在或未明确所发生的问题的性质而无作为,使得解决问题的时间余量为零或接近零,从而无时间解决出现的问题,导致飞行事故3起和飞行事故征候96起;因机组发现问题存在并在明确所发生的问题的性质后,在一定时间余量内未能突破思维惯性的影响,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未能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导致飞行事故8起和飞行事故征候37起。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的发生与机组行为和时间余量的关系是,机组行为可以决定时间余量剩余的多少,时间余量的多少反过来决定机组采取何种措施解决当前的问题才能避免飞行事故和飞行事故征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江苏省对事故统计分析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反映出不少问题。1.由于事故报告表格较复杂,一些新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和基层企业事故统计人员无法适应。江苏省各市、县、区事故统计分析人员大都新从事统计工作,工作经验较少,对事故方面数据收集不全面,对事故的分类、事故损失、事故原因分析不熟悉,对事故描述比较粗浅简单,导致报表数据填写不全,有的事故原因分析不准,经济损失和工作日损失与实际损失出入较大,数据普遍偏低。2. 统计工作力量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省辖市安监局从事事故统计分…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工业事故风险管理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要论述工业事故风险管理的要素和风险评价方法,提出建立适合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工业事故风险管理制度,制定适合各行业特点的事故风险标准值和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将风险管理与工伤保险和事故预防有机地结合起来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重特大事故包括决策失误、指挥错误、盲目施救导致扩大事故规模和次生事故的问题仍时有发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处于高位,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7.
陆译 《劳动保护》2004,(1):30-35
事故调查是通过收集事故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信息、痕迹与特征,并加以分析、鉴别与判断,从而揭示引起事故的原因。因此,事故调查是一个从果求因的逆向思维过程。在这种逆向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正确的思路与思维方法显得特别重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收集、核实、分析与鉴定事故发生后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纷繁的现象、信息和面目全非的残骸,查找出事故的可能原因,通过科学的分析,逐一排除,最终认定引起事故的原因,这是国外事故调查工作的程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是调查人员应当遵循的准则。查找事故的可能原因,广泛吸取事故教训,切实改进安全工作,有效预防未来事故,才是事故调查最根本的目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编辑一些国外重大事故调查案例。研究和借鉴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或许能够对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事故预测是安全决策科学化的基础,事故预测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试图运用人工智能思想,建立一个将定量预测模型和专家知识经验结合起来的智能化事故预测专家系统,并对预测专家系统的结构、专家知识的获取和表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作者认为,将计算机专家系统领域的最新成果引入到事故预测学中,将是事故预测方法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全国死亡百人以上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了1990~2005年我国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此类事故共计25起,总死亡人数4340人。此外,进一步分析了这些事故的类型、所属行业和发生时间等,找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最后,对死亡百人以上事故的预防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外安全生产事故独立调查机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故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而提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措施,而保持事故调查的独立性达成此根本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故调查的独立性进行考虑,剖析了事故调查的法律制定、调查机构、经济支持、技术与司法调查分离、公众知情权等独立性表现,分析了我国目前事故调查的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的事故调查机构的独立运作机制和特点。最后,针对上述问题,对我国安全生产事故独立调查机制的建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