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14年9月22日,尘肺病预防与治疗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做了主题发言,着重介绍了尘肺病防治方面的最新成果和今后的发展方向。2014年9月22日,由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主办,国家安监总局北戴河职业病防治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与河北联合大学承办的2014年尘肺病预防与治疗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杨元元、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显政、美国劳工部副部长大卫·麦克、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卫  相似文献   

2.
《安全与健康》2016,(1):30-32
正2015年12月3日,国家卫计委通报2014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根据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4年共报告职业病29972例。在近3万职业病例中,除了占比近九成的职业性尘肺病之外,还有一成多的其他职业病例。过往媒体报道中,尘肺病由于在职业病中占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6日,深受尘肺病折磨的汾西矿务局高阳煤矿老矿工王锦庆,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成功地接受了“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成为自1991年3月该中心创立“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以来,成功“洗肺”的第3000例尘肺病患者,也是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资助“洗肺”的第800名煤矿尘肺病患者。至此,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实施肺灌洗的煤矿尘肺病患者已占全国肺灌洗病例的60%。据负责这项技术的主任医师车审言介绍,通过“洗肺”的病人在两三天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原来上不来气的能自由…  相似文献   

4.
2006年4月12日,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所属石龙医院成为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第二家定点医院。作为尘肺病治疗定点医院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加入也为尘肺病治疗康复工程注入了新的力量。石龙医院将与北戴河煤矿工人疗养院,共同作为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的定点医院,为尘肺病患者实施救治。这对于我国深受尘肺病危害的职工来讲,无疑是一个喜讯。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所属石龙医院是在原煤炭工业部职业病医院的基础上组建的。职研所的科研人员和石龙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尘肺病研究和治疗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条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5.
张敏  祁成 《劳动保护》2022,(3):79-80
<正>编者介绍:《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由国际劳工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发。主编张敏、祁成,张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学系副主任、教授,祁成为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东风职业病防治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编写组成员见原书。指南简介:尘肺病防治是我国重要而紧迫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为了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6.
他,本是矿上生产能手,却被Ⅱ期尘肺病折磨得虚弱不堪;他,在井下工作了大半辈子,耄耋之年却还在忍受尘肺病的折磨。尘肺病,在国际上尚无根治方法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院相信,只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决将预防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从源头预防尘肺病,让所有的煤矿工人远离"尘肺梦魇"。  相似文献   

7.
启事     
2006年6月6日,深受尘肺病折磨的汾西矿务局高阳煤矿老矿工王锦庆,在北戴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成功地接受了“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手术,成为自1991年3月该中心创立“大容量双肺同期灌洗”治疗尘肺病技术以来,成功“洗肺”的第3000例尘肺病患者,也是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资助“洗肺”的第800名煤矿尘肺病患者。至此,在北藏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实施肺灌洗的煤矿尘肺病患者巳占全国肺灌洗病例的60%。  相似文献   

8.
张敏  祁成 《劳动保护》2022,(1):78-80
编者介绍:《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一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由国际劳工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发。主编张敏、祁成,张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学系副主任、教授,祁成为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东风职业病防治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编写组成员见原书。  相似文献   

9.
郑君 《劳动保护》2014,(4):38-39
<正>尘肺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职业病,因呼吸衰竭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大爱清尘"组织一直关注尘肺病患者,为其提供救助,并寻求多方力量,为这一群体的权益发声。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左一)询问尘肺病患者病情为引起社会及政府对尘肺病的广泛关注,2014年3月8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发起人王克勤,利用两会期间的休息日,组织全国人大代表戴海蓉,以及全国政协委员周秉建、严慧英、侯露、杨佳、李仁真等6位代表、委员,前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探访尘肺病患者,进行实地调研,为尘肺病人发声建言。  相似文献   

10.
张敏  祁成 《劳动保护》2022,(4):80-81
编者介绍:《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由国际劳工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发。主编张敏、祁成,张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学系副主任、教授,祁成为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东风职业病防治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编写组成员见原书。  相似文献   

11.
张敏  祁成 《劳动保护》2022,(2):86-87
编者介绍:《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由国际劳工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发。主编张敏、祁成,张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学系副主任、教授,祁成为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东风职业病防治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编写组成员见原书。  相似文献   

12.
正尘肺病是我国头号职业病,占所有职业病的80%以上。据"大爱清尘"基金会的报道《中国尘肺病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报告2014》,尘肺病死亡率高达22.04%,且发病率年增长幅度高达39%。尘肺病中最严重的是矽肺病,相对其他尘肺病,具有病变发展速度更快、更严重的特点,而造成矽肺病的主要因素为粉尘中含有的游离性二氧化硅。  相似文献   

13.
编者介绍:《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由国际劳工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发.主编张敏、祁成,张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学系副主任、教授,祁成为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东风职业病防治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编写组成员见原书.  相似文献   

14.
张维 《安全与健康》2015,(12):30-31
<正>22岁,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美好的一个年龄。可对于22岁的吴伟(化名)来说,正常呼吸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因为从事石材加工,工作条件差,粉尘浓度高,又没有个人防护,年纪轻轻的他就患上了尘肺病。他目前双肺弥漫性纤维化并伴有重症肺炎、自发性液气胸、呼吸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毫不夸张地说,吴伟已经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0月20日,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二科教授罗光明不无感叹地说,这么多年来经他治疗的尘肺病患  相似文献   

15.
<正>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10年救助12万矿工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中国煤矿尘肺病防治基金会为主体的尘肺病救助体系。截至2014年11月底,基金会41家定点医院累计救助尘肺病矿工12.55万人。尘肺病是对矿工危害最为严重的职业病,其中,煤炭行业是尘肺病多发的行业。由于治疗费用较高,资金用  相似文献   

16.
尘肺病是危害矿山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认为在技术方法上居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部第十一次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7.
晓讷 《劳动保护》2006,(5):83-83
本刊讯(记者晓讷)3月24日,北戴河疗养院作为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首家“定点医院”隆重揭牌,并签定了2006年度委托尘肺病治疗康复协议;华北煤炭医学院“研究生培养基地”同时揭牌,北京格瑞郎博公司向基金会捐赠了价值53万元的首批医疗设备。目前,已有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所、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开滦医疗集团、鄂尔多斯第二医院、平煤集团职业病医院和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等多家单位加入或即将加入到肺灌洗和综合治疗的行列;在科研方面,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和煤炭总医院等单位高度重视,实力雄厚的华北煤炭医学院、煤炭工业职业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尘肺病是危害矿山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的<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治疗煤工尘肺的临床研究>科研成果,经专家鉴定认为在技术方法上居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1993年获煤炭部第十一次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199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9.
张敏  祁成 《劳动保护》2022,(6):68-69
<正>编者介绍:《工作场所粉尘危害防控检查要点——工会参与尘肺病预防实用指南》由国际劳工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开发。主编张敏、祁成,张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环境与职业健康学系副主任、教授,祁成为湖北省十堰市职业病防治院/东风职业病防治中心副院长、主任医师。编写组成员见原书。  相似文献   

20.
53岁的王鹏(化名)跟化学品打了20多年的交道,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2008年他被诊断出职业病--苯中毒.自从诊断出该病后,药物成了他的主食,而且一年在医院住了363天.3月29日,记者走进青岛市职业病防治院,见到了患者王鹏,深切体会到了苯中毒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