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流动日记,顾名思义,是一种日记形式,但与平时的日记又是不一样的,它改变了一人一本的传统日记形式,这种日记的进行是教师将班级学生按7—8人分成一组,每组一本日记本,周一至周五,小组成员按次序一人一日一篇,而当每一小组成员在完成一个轮回后,日记本在小组之间交换,这样,日记就在全班学生之间流动起来。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流动日  相似文献   

2.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要想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在现实中处处存在的,写数学日记是一个有效途径。而教师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就要从数学日记的内容和写法上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3.
所谓"小组合作循环日记"(以下简称"循环日记")即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共用一本日记本,从每周一到每周五,每天由一位同学完成一篇日记,循环往复,周周不间断。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笔者尝试着让学生写"小组合作循环日记",训练三年多来,效果甚佳,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了写作思路,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国内外灾害频繁发生,灾害史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灾害史研究总述、灾害史研究现状、灾害史研究方法及研究新进展等方面对清代民国灾害史进行了简述。认为,虽然学界对清代民国灾害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仍然零碎、分散,大多数研究仍不够深入、缺乏深度,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赵彦偁生平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其《三愿堂日记》的民间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详述一百多年来《三愿堂日记》的保存经过兼及其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6.
邓演达在北伐军占领武汉后成为武汉政府的权力核心,在诸多重大问题上与蒋介石对立,被蒋认定为"亡党卖国"的"本党败类"。邓在反蒋时,既没有稳定的依靠力量和团队,也低估了蒋介石的权势与影响力,最终使其反蒋角色扮演难以为继。1930年邓归国后谋求通过军事斗争来推翻当时的政府,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邓被逮捕。国民党高层对邓归国后的政治活动,多认定为"谋叛党国",邓遂被处死,宣告其反蒋、反国民党政权的角色扮演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史是灾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地震灾情、抗震救灾、成因认识、抗震建筑、地震科技构成了地震灾害史研究的主要方面,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20年间的中国地震灾害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总结研究现状并分析不足,以期推动中国古代地震史的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震灾害具有史料整理系统详实、研究问题覆盖面广、研...  相似文献   

8.
快乐记日记     
<正>如果你能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就算是随便写点什么,那么你也会收获很多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写日记。1.日记的格式日记有固定的格式,一篇完整的日记,一般包括:时间、天气、正文等。正文可以写人、写事,还可以写景。正文上面可以加标题,也可以不加标题。2.叙述时可以采用第一人称,就像自己对自己说话一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史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大陆地区辽、宋、西、夏、金时期自然灾害史研究的总结得出,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中,关于宋代自然灾害的研究较多,其他政权的研究成果较少;宋代灾害研究成果以荒政为主,各类自然灾害研究中生物灾害、海潮灾害等研究较少;还有不少使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提高灾害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以来福建灾害史研究成果显著,在灾害史料整理和专题研究方面都相对系统和完善。随着福建灾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向更应受到关注与思考。通过回顾与总结福建灾害史的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发现其仍具有进一步深化的探索空间,主要体现在拓展灾害研究的时空范围、扩充灾害史料的来源与数量、加强灾荒文本的考辨与解读、构建灾害历史数据库、突破固有的研究模式以及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等方面,而这些发展方向也是此后推进和深化福建灾害史研究值得注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史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总结了建国以来民国自然灾害史的研究成果,尤其对80年代后期在社会学视角下自然灾害史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趋向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今后的自然灾害史研究需要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资料来源、促进多学科交叉等方面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灾荒史再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文章从整体性研究、区域灾荒史研究、专题性研究和史料整理建设工作等四个方面简要回顾了近30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重点从环境社会学角度提出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今后在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领域和内容、资料建设以及研究队伍等4个方面的努力方向,希冀为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在宏观把握和向纵深发展两方面有序并进提供些许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顾颉刚就此提出"层累说"的"关键性"因素。据《顾颉刚日记》所示,顾颉刚是在得到梁氏《中国历史研究法》启发后,编纂《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伊始便建构了"层累说"。更为关键的是,无论从历史本体论还是方法论层面,乃至认识论层面,"层累说"均能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找到相应的学术资源。这一学术关联的发见,意义非同小可。它提示"顾学"研究者不仅要对顾颉刚所言进行一番"辨伪的工作",还应该充分重视梁启超对《古史辨》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小学生写话时表现出无话可写或无从入笔,写话兴趣不浓,以及所写的内容空洞、缺少想象的现状,结合小学生以表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旨在探索将图文并茂的绘画日记作为低年级学生写话的引航者。首先,以儿歌为载体结合绘画、写话形成绘画日记,从而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激起学生想象,写出学生的童真、童趣;其次联系生活、链接教材、结合课外阅读拓宽学生写绘画日记的主题和素材,进行日常性的写话练习,写出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感所悟,进行赏识评价激起长期写话的兴趣和动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环境史研究是当今解决环境污染重要切入点基础上,展望了中英基于环境史研究开展环境合作的基础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最头疼学生抄袭、拼凑。学生之所以抄袭、拼凑,其根源是腹中空空,没有素材,无话可说。写作技巧可以传授、模仿,而素材的积累绝非一时之功,因此,学生要注意和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日记的作用、指导与检查的方法、日记材料的来源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灾荒史被学者们逐渐熟悉并加以研究,二十多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对中国近代灾荒史的研究现状作以陈述,对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整体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扩展性研究三个方面作了学术回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关于近代中国灾荒史研究的再起步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是灾荒史研究的发起者和中坚力量。其中以李文海先生、夏明方先生等为领军人物的学者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近代中国灾荒的论文和论著。其中夏明方先生是近代中国灾荒研究的著名学者,在灾荒的缘起、发展、影响及官民应对等方面有着独到精辟的观点和全面客观的阐述。对于当代国内学界对于灾荒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探讨现行作文训练模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通过日记和序列化训练破解作文训练的难题,阐明了有效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也是一个地震记载最早而又最详备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地震研究有一定成果涌现。然就整体而论,中国地震史在中国灾害史研究中仍然处于十分薄弱的状态,存在诸多不足。无论从史料的开挖、研究方法和理论的运用,还是研究内容、对象、视角和深度上,都有进一步展拓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