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南海各类突发事件频发,我国通常采取预警—应对—善后三步骤积极应对。但这种应对模式存在"重应对,轻预防"的弊端,如何破解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进一步提升南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面临的挑战。为此,本文将风险管理理论引进南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构建出南海突发事件风险管理的流程,从而对突发事件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甄别和控制,降低南海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本文从培养风险管理意识、完善监测系统、提高应急预案实用性、探索多种融资模式四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使南海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够从事后应对转变为事前防范,有效保护沿海三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一、现状分析,势在必行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生活在山区的中学生,信息相对闭塞,心智本身不够成熟,对突发事件的认知和应对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山区学生安全教育也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危机形态复杂多样,危机承受能力弱,政府对民族地区农村突发事件的管理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利用民族地区农村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机遇,将其纳入农村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农村区域应急联动机制,使其成为农村应急服务的基层主体与应急资源的储备基地,不但可以提高农村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而且完善了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转型中的中国已经迎来了"风险社会",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便说明这一点。微博在浏览新闻、表达诉求、沟通交流、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深化,因而政务微博己然成为政府部门和官员抢占信息高地、争取舆论认同和获得民众支持的重要渠道。在风险社会中,政务微博是政府风险管理的新措施;在风险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务微博践行政府风险管理的理念;政务微博构建合理的官民沟通平台,使其影响力和公信力提高,也为政府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事故处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建立快速有效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的重要保障.实行全年24 h值班制度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更是应急状态下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在突发事件中,应急值班工作承担着联系上下、协调内外的关键作用,对值班人员素质、应急流程、联动机制有着较高要求,对减少事故危害、避免事态影响、保护财产生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湄公河流域的水电开发竞赛已经对流域生态、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湄公河流域错综复杂的"水外交"形势,由我国主导并推动的湄公河流域盐差能开发与合作能缓解上下游国家间的水资源开发争议,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找到战略支点从而顺利推进。应用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的价值评判、实证分析和政策定向方法,分析了湄公河流域的盐差能开发与合作对区域脱贫致富、共同发展、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评估了推动盐差能开发合作的国际机制平台、条约制度和国际及区域融资渠道,并认为在技术成熟的条件下,我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盐差能开发与合作具有重大价值,能够成为流域未来的合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5·12"8.0级特大地震的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设立由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及时迅速启动各级应急预案,全国总动员,军民结合,有力、有效、有序地开展以抢救生命为重点的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的应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8.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在获得新机遇的时候,遭遇经济风险甚至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加大。在城市突发事件管理上,只要政府建立起应急反应机制和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处置危机的权威体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加强信息流通,增进社会认同,促进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就一定能确保我们在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面前处变不惊,控制局面,转危为安,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突发事件的伤害,最大可能地保护公众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九江"11·26"5.7级破坏性地震基本情况,对少震弱震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如何应对进行了分析,从加强地震序列跟踪监测,地震台站在新时期为政府、为社会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破坏性地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关键基础设施频发非常规突发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具备高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跨界性和危害性,应对手段不同于常规突发事件。现有的城市应急管理模式不能有效地应对关键基础设施发生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必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发展的同时,在获得新机遇的时候,遭遇经济风险甚至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加大。在城市突发事件管理上,只要政府建立起应急反应机制和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处置危机的权威体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加强信息流通,增进社会认同,促进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就一定能确保我们在各种危机和突发事件面前处变不惊,控制局面,转危为安,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突发事件的伤害,最大可能地保护公众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能力,确保“十二运”环境安全,2013年8月9日,辽宁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开展了一次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大型联合演练。通过演练,强化应急监测人员素质、检验应急监测设备使用效能,并提升应急监测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及有序性,确保在有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响应及时、行动到位,并保证出具数据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公众开始主动介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由于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呈现着模式化的现象,由此而严重制约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公众和媒体双双被动的局面,这在马航失联事件中显现尤为突出。为了突破这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思维,我国媒体在汲取外媒有益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自身条件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组织在突发性海洋灾害应对中存在着参与水平不高、有效配合不足的问题,这与"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格局、社会组织相关立法不健全、志愿者动员不充分因素有关。因此,需要通过整合社会组织内部资源,强化自身力量;优化权责分配,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应对的机制;强化公民参与的主体意识,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等途径,来加强社会组织应对突发性海洋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房玮 《环境》2002,(8):38-39
环保产业与社会-环境应对系统 环保产业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在社会结构中也衍生出对环境问题的应对体系,即社会-环境应对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四个行动者:污染者、治理者、监管者和公众.这四个行动者围绕着环境问题而发生互动,作为这个应对体系的一部分,其中每个行动者的"行动",都会受到其他行动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前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态势,审视发现政府有时缺乏道德担当容易导致危机失控。只有政府以身作则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政府"公民性",才能以此为支点撬动数量庞大的公民群体也积极投身于公民道德建设中,使公民的"政府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整体社会的共同治理水平。本文以环境群体性事件为例,基于政府的"公民性"和公民的"政府性"及二者辩证关系,提出尊重民意创新应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思路,即增进官民互信,实现政府的"公民性"和公民的"政府性"的和谐统一是解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切入点。首先,发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评价公共政策中的反馈器作用;其次,发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分析社会矛盾中的切入点作用;再者,发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考量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下,出现了大量新社会组织,使我国的社会治理结构由以往的"一元治理"转变为"政府、市场、社会"的三元治理体系。新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自治力量,是指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或者挂靠工商联,以服务政府、市场、社会为目标,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中介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随着新社会组织的快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程序和流程,环境应急指挥基于GIS系统下各模块的功能作用。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对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造成的社会、环境危害,提高中国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环境敏感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日渐高发的环境突发事件,以及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政府该如何应对?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和推动公众参与?日前,环境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邀请社会知名环保人士围绕“环境群体事件多发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进行了交流,畅谈了他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经受着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近几年来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对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针对环境突发事件的突发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在今后采取切实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措施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