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工作者常年与美术颜料打交道。从卫生学的角度来看,在那些色彩缤纷的美术颜料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若不注意防护.可对人体造成潜在性危害,影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预防铅中毒     
铅是一种质极柔软、比重大、熔点低、可塑性较好的淡青色金属。在工业中,铅和铅的化合物用途很广,如采矿、冶炼、印刷、化工、油漆颜料、农药、塑料、橡胶、玻璃、陶瓷、蓄电池、输电等行业以及军用方面都需要它,但是,铅以及铅的化合物的毒性很强,如果不掌握它的知识,不了解中毒的症状,就会发生中毒事故,影响职工健康。铅及其化合物是怎样中毒的,中毒的现象怎样?一般来说铅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铅尘、铅蒸气, 由呼吸道吸入和误食了铅的化合物而从消化道 进入。铅以及铅的化合物对人体各种组织都有危害,其中以神经、造血和血管系统病变比较显…  相似文献   

3.
瓷器与健康     
几乎每个家庭都离不开陶瓷制品,人们饮食需用陶瓷餐具、茶具和酒具等。人们天天使用陶瓷器具,然而人们对有些瓷器会危害人体健康却了解不多。 瓷器为什么会危害人的健康呢?这就要从烧制瓷器说起。焙烧瓷器时常常把含铅化合物涂在陶瓷表面,焙烧后既能降低釉面烧成温度,并能使表面描绘花纹彩图的颜料溶融,这样烧出来的瓷器表面光泽,釉面滋润美观,易于清洗,还增加了强度。 烧制上釉绘彩的瓷器有三种方法:一种是釉上彩。在要烧制的陶瓷釉面上用含铅化合物的颜料描绘花纹图案进行装饰,然后焙  相似文献   

4.
付师兵 《安全》2001,22(2):19-20
涂料系指经涂饰可形成保护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粉末材料。涂料依照主要成膜物质,分为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其组成成分按性能、形态,可概括为:油料、树脂、颜料、溶剂、催干剂及其它辅助材料。由于涂料施工所采用的原材料多数是易燃物质,存在着较大的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防火并掌握一定的火灾紧急处置方法,对预防火灾和降低火灾危害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塑料工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工业,它的用途,在生产和生活各方面日益扩大。但是,在制造塑料的原料和加工过程中都会接触有毒物质,因此,生产塑料工业制品的企业应该掌握一些塑料毒性的防护知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以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塑料的毒性主要决定于其树脂所含游离单体的量及助剂的品种,而树脂本身的毒性一般较低,其助剂如增塑剂、稳定剂和颜料等,大多数与聚合物是机械结合,这类化合物很容易从树脂内部逐步移至表面,接触人体或污染水和食品。当塑料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并受热、紫外线及机械作用,可被氧化,其感观性状、机械…  相似文献   

6.
一、铬及其化合物中毒与预防铬(Cr)是一种钢灰色、坚硬而脆的金属。它有二价、三价和六价化合物。金属铬毒性较小,二价、三价化合物的毒性也不大,而六价铬化物,如铬酸、铬酸钠、铬酸钾、重铬酸钾等都能溶于水,对人体的毒性特别大,可引起皮肤溃疡、刺激性皮炎、粘膜溃疡和鼻中隔穿孔,甚至引起支气管癌。铬中毒主要是六价铬化合物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在河水、湖水、井水等水体中,含有浓度不一的砷汞,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砷汞化合物,毒性尤甚。文章将以科学的测定方法,对环境水样中的砷汞含量及毒性进行评价,并尝试性形成环境水样中砷汞测定的合理方法。环境水样中砷汞测定的实验流程相比于有机砷,无机砷的毒性更大,砷只有在与有机团结合  相似文献   

8.
目前,公认的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金属毒物有汞、铜、铅、砷(砷虽非金属,按其化学性质和有类似有害金属的毒性,习惯上列入此类)。有害金属元素进入人体后,往往不易分解、排泄而易发生积累,有的还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微量汞在人体内不致引起危害,但蓄积到一定量即可损害人体健康。据调查,一个人每天吃的食物里含汞量若为每公斤5-6毫克,半个月后,即可发生中毒。即使吃每公斤含汞量为0.2-0.3毫克的食物,半年左右也可发生中毒。进入人体的汞主要来自被污染的食品,而被污染的水产品如鱼、虾、贝类,更是食品中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报道,英国国际羊毛服务局已研制了一种用钛或锆的络合物(由于钛或锆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易于水解和聚合,故这些化合物必须以其有机或无机络合物的形式加以应用。络合物在沸水中是稳定的。)整理的特殊羊毛织物防火衣 (见附图),置于1,500℃的火焰中也不会燃烧。 其整理方法如下: 一.应用于卷染或连续浸轧加工时,可在染前、染后或染色同时进行。 二、在pH值为3或3以下使用,以便带负电荷的钛或锆的络合物完全被羊毛纤维中带正电荷的氨基所吸收,则整理后的织物就能获得持久的防火性能。即使钛或锆的络合物完全附着在羊毛纤维上并让它缓缓地…  相似文献   

10.
粉尘可以说无处不在.既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也是企业员工必须随时防备的可怕“杀手”。人体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可刺激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严重的可发展成为尘肺病。一些化学物可附载于粉尘.随呼吸进入人体成为肺癌的致病因子。许多重金属如铁、铍、铝等的化合物附着在颗粒表面上,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建材工业归口符理的有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以及无机非金霭材料等三大类产品。其生产特点是:物理处理量大,高温作业,输送环节多,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尘毒物质,如果不加防治,既危害人体健康,又浪费资源能源。新中国成立后,建材行业的安全文明生  相似文献   

12.
可吸入颗粒物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质。PM2.5是空气动力学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质,又称为细颗粒物。大部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都富集在细颗粒物上,而随着其粒径的减小,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和在呼吸系统的吸收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有机锡化合物是一族至少含有一个碳-锡键(C-Sn)连接的化合物,化学通式为RnSnXn-4,其中R为烃基,如烷烃、芳烃等,X为无机或有机酸根、氧或卤族元素等多种基团,n表示烃基数目为1 4。目前有机锡化合物主要用作聚氯乙烯塑料稳定剂,也可用作农业杀菌剂、油漆等的防霉剂、水下防污剂、防鼠剂等。  相似文献   

14.
(续上期)3汞作业人员的营养汞的主要接触作业有汞矿开采和冶炼、仪器仪表制造、电器器材制造、化工、军火及医药等。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职业中毒主要是通过呼吸  相似文献   

15.
润滑油是各种机械传动部位广泛使用的一种“油”。通常,人们认为这种“油”无毒性或者是毒性不大,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近几年来,国外一些医学、化学专家研究发现某些润滑油对人体是有害的,特别是润滑油的添加剂对人的皮肤、呼吸道、眼睛、肝脏及肾脏会造成危害。含有多环芳烃和苯胺的润滑油可致皮肤癌、阴囊癌;润滑油中的氯化苯类物质会导致皮肤炎症和损害人体造血系统的正常功能;芳香族基磷酸盐和含铅等重金属化合物的添加剂可导致神经系统的疾病。 1981年夏天,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南郊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最大中毒案,其祸首…  相似文献   

16.
尼龙的阻燃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综述了近年来对尼龙阻燃的最新研究进展,尼龙是相对易燃材料,因此在应用中要进行阻燃处理。主要讨论了关于含卤、含磷、含氮、含硫、含硅、含溴化合物的尼龙的阻燃性研究,也讨论了一些无机添加剂和成炭有机物。可以认为尚未有理想的方法对尼龙阻燃而又不损失其物理性能。低卤和非卤阻燃剂以及多种阻燃剂共同作用的复合型阻燃聚酰胺会越来越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铬是一种银白色有光泽、坚硬而耐腐蚀的金属,熔点1860℃,沸点2482℃,比重6.92。铬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上的应用广泛,如开采、冶炼铬矿.生产各种铬的化合物;用于制造坚韧优质合金钢及不锈钢、抗酸合金;纯铬用于电镀;铬酸铅、铬酸锌、铬酸钡等用于颜料、油漆布、橡胶、玻璃和陶瓷制造工业;  相似文献   

18.
<正>恶臭物质的种类与来源产生恶臭物质的种类约有1万种左右,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含硫化物、含氮化合物、烃类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其中国家标准中确定了8种恶臭污染物,分别是氨、硫化氢、三甲氨、甲硫醚、二甲二碳、苯乙烯、甲硫醇、二硫化碳。这些物质恶臭污染源的分布很广,大体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如造纸厂制革厂。生活污染源,如下水道、垃圾堆积场。恶臭的测定常用的恶臭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恶臭成分测定为  相似文献   

19.
四氯化碳中毒 四氯化碳又叫四氯甲烷.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微甜气味,不燃烧,易挥发,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苯和氯仿等有机溶剂。遇火或烧红的物体时,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工业用的四氯化碳不纯,含有硫化碳、硫化氢、盐酸、光气、有机氯化合物和硫化物。 四氯化碳蒸气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蒸气和液体均可经皮肤吸收侵入人体。口服四氯化碳液体胃内吸收较少,主要在小肠吸收。因此,在接触四氯化碳时,要防止它从呼吸道、皮肤、口腔进入人体,特别要防止从呼吸道和皮肤的进入。 四氯化碳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对肝…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种或几种简单的化合物(即单体),经过聚合或缩聚而成的分子量高达几千至几百万的化合物。其毒性主要取决于所含的游离单体和助剂,可经呼吸道或皮肤侵入机体,对女工健康有危害的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有氯乙烯、氯丁二烯、已内酰胺等。 氯乙烯是合成聚氯乙烯树脂的原料,我国从事聚氯乙烯塑料的生产和加工工作的不少是女工。在生产和加工中,大量氯乙烯单体挥发出来,散布在车间空气中,直接危害着女工。 急性氯乙烯中毒,可出现眩晕、头痛、恶心、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症状;严重的可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