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国家经委、经质[1986]664号文《国家监督抽检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及有关文件精神,受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委托,国家环境试验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于1989年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对国内主要环境试验设备生产厂进行了产品质量抽查工作,抽查的目的是检查近期内环境试验设备质量情况,考核试验设备模拟环境试验的能力,促进和提高各企业的设备质量水平,为国家技术监督局加强对产品质量的宏观控制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摘     
《苏联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关于组织环境试验设备鉴定工作的决定》——1986,NO.6,43(俄):1985年12月,苏联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举办了环境试验设备鉴定讲习会,会议强调了组织试验设备鉴定工作的重要性。苏联虽然制定了有关环境试验设备鉴定程序的国家标准(OCT24555—81),但实施工作仍有很大困难,诸如试验单位缺乏足够数量的试验设备,没有完整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3月 1 9- 2 0日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实验室仪器专委会、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分会共同举办的“环境试验设备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我院擎天阁会议中心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有机械工业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和机械工业第三计量测试中心站的代表 ,还有重庆银河试验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爱斯佩克环境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重庆万达仪器有限公司、成都天宇仪器有限公司等 2 0多个单位的代表。会议主要讨论了《环境试验设备国家标准》制修订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落实本标准制修订中如何贯彻实施今年年会确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机电部1990年“全国第四次电子产品可靠性工作会议”关于“提高机电产品可靠性是机电工业的根本,搞好可靠性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所在”的有关文件精神,机电部决定除了在“八五”期间继续对部份机电产品采取限期达到可靠性指标的考核措施外,还下达了“环境试验设备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课题,为了使这二项工作能深入而顺利地进行,国家环境试验设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起草了一份“环境试验设备可靠性考核方法”(讨论稿)并于1991年4月2日~7日在广州召开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主要环境试验设备生产厂的有关领导、设计检验人员和部份设备使用单位的可靠性跟踪联络员共40余人,五所副所长兼“检测中心”主任黄秉祺、五所计量维修室主任兼“检测中心”副主任马道蓉参加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范》将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作为我国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法规文件,该规范将环境空气监测技术规范上升为国家标准,对环境空气监测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做了系统的规定,能满足我国现阶段对环境空气监测的管理要求,具有可操作性。该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监测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湿度试验是环境试验中最重要的试验。对温度、湿度试验设备参数的测量,在考虑经济合理和满足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情况下,本文阐述测量中的一般要求、测量仪器的选择、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可满足GJB 150及MIL-STD-810F等军用标准的大型防水试验设备的设计要求以及试验设备的主要组成。重点分析了出水喷嘴的优化设计、喷嘴点阵的空间布置和试验用水循环系统流程设计等,提出了喷嘴压力实时测量、试验台自动升降等动态闭环控制方法。该试验系统研制成功,为考核装备的环境适应性和产品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8.
标准动态     
《环境技术》2017,35(2)
<正>21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4月1日开始实施近日,国防科工局依据《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发布"-100~-70℃低露点精密露点仪检定规程"等21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详见表2),并于2017年4月1日起施行。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环境技术》2008,(1):46-46
《中国机械工业国家标准汇编机械振动与冲击卷(第二版)》(上、下册),《环境试验与环境试验设备用湿度查算手册》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和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81第010文件精神,决定编制《各类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及其检定方法》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检定方法》标准),并由电子工业部第五研究所、机械工业部广州电器所、电子工业部七○九厂共同负  相似文献   

11.
以陕西省18家30万kW以上火电机组自动监测仪器设备、比对监测的结果作为参考依据,指出CEMS比对监测存在缺乏统一管理、监管薄弱、监测方法不同、设备安装位置不规范、参数缺项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规范设备供应商、严把CEMS验收关、加强监管、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强化环境执法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自行研制的砂尘一体化试验系统进行了介绍。设备研制中对基于文丘里原理的加砂/尘试验系统和自动监控除湿试验系统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根据环境试验要求,指出了该试验设备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加砂方式优化、温度调控、砂/尘浓度的测量与控制以及吹砂吹尘合一等技术难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该试验系统研制成功,为考核装备的环境适应性和产品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胡小弟 《环境技术》2005,23(1):8-12
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系统是实施电子设备可靠性试验的重要技术手段,根据试验对象的试验技术要求编制试验设备系统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是关系试验设备能否完成试验任务的关键。正确合理地编制系统配置和技术指标无论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正确的配置设计和指标论证依托于对试验设备构成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相关关系的准确把握。综合环境应力可靠性试验系统的配置设计和技术指标论证方法,对其他环境试验设备的选型论证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潘飞 《环境技术》2009,27(1):5-11
任何一项环境试验标准在描述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时。直接或间接地对其相应的试验设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正确选用试验设备是保证试验准确性的前提,本文介绍了霉菌试验设备的选用及检定,同时建议建立一种新型的气候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品运输、使用环境的复杂性,单一环境因素模拟已不能满足产品测试需求。溶液浸泡腐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试验,目前,其试验形式除单一的溶液浸泡外,周期性浸泡腐蚀试验也逐步开展。对此,GB、TB、ISO、PSA、ASTM等相关标准给出了规定要求和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其要求相应的试验装置也逐步开始开发和应用。基于不同标准和现有试验设备对周期性浸泡腐蚀试验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各个标准的不同适用范围和试验条件,并针对其原理共性提出开发通用性设备的展望,为浸泡腐蚀试验标准的选取及试验装置的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信息化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当前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企业方和运维方的责任意识、自动监控设备的技术条件、环保部门的管理水平和系统应用等四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信息化在突破当前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瓶颈中的优势,并指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发展的具体途径:1通过信息化,构建先进的现场端自动监控管理体系,如增加治污设施运行监控、开展远程控制和站房信息化管理等;2提升监控平台智能化管理水平,支撑并规范自动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提升系统自动巡检修复和报警信息推送的能力,提升数据有效性审核的效率;3建立高效的自动监控数据应用能力自动评价体系和数据共享渠道,提升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能力和水平。通过全方位提升自动监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按照"以用促管"的思路实现自动监控运行和环境管理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对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上装用的电子装备振动环境试验标准化过程和要点作了介绍.也列举了一些验证中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供产品标准制修订和实验室在设计试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许涛  朱文昌 《四川环境》2008,27(1):42-45,60
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数值修约规则及相关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了相应的Excel修约公式和修约函数,可方便地用于对环境监测工作中实验测定和计算得出的各种数值进行修约。修约公式是一个利用Excel工作表函数构造的满足数值修约基本规则的工作表计算公式,在给定修约位数的前提下,可直接在工作表单元格中使用修约公式对数值进行修约,对于简单应用,具有方便、快捷、直观的特点。修约函数是一个利用Excel VBA编制的自定义函数,共有四个参数,其调用方法同工作表函数,具有针对性强、灵活、便捷的特点,可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特定要求,实现自动按有效位数或小数位数进行数值修约,并按相应的格式输出数据。  相似文献   

19.
黄细花  李传红  冯建军 《四川环境》2003,22(4):87-89,86
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影响贸易活动和促进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工具,给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绿色壁垒提出了我国环保部门应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标准、促进清洁生产、积极开展ISO14000认证和提高绿色意识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