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尔斯顿坚持机体哲学的观点,即价值本身是某种自然资料所形成的。其属性是由自然创造的,而非人所给予的。自然资料所形成的价值是第一性的,属于自然价值。它是人意识判断的基础。由于自然资料被生态系统本身所承载,它也就是一种客观价值。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顿把价值评价关系引入了自然系统,想从自然的创造性关系引出价值的关系,并把价值最重要的属性看作是创造性,因而,他也就偏离了主体设定的价值取向,把价值的生成看成是自然本身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学坚持内在属性的理论,把价值看成是自然价值。自然价值被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决定。它的存在,乃是自然自身创造性的一种结果。自然价值表现着自然自身的特质关系,它是一种客观价值。与人的评价系统无关。另一方面,环境伦理学又坚持了人的主体性,在罗尔斯顿那里,审美价值是需要人的主体介入才可以形成的,而人们的情感体验又是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这样,环境伦理学也就确定了双重的价值关系,它的理论也就具有了二元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罗尔斯顿的环境价值理论强调了自然的创造性,把自然本身看成是价值的产生者和创造者。这样,他的价值就偏离了主体设定的维度,而把价值的所予性基础抽离掉了。  相似文献   

5.
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分析了传统伦理学关于善的那种性质。指出善并不是一种自然之属性。而是一种非自然的属性。在严格的意义上说,善是不可定义的。并认为传统伦理学是犯了一种自然主义的谬误。摩尔的理论也波及到环境伦理学,特别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受到了挑战。罗尔斯顿对自然主义的批评作出了回应。他把伦理义务的条件置于科学规律之前,并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指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才是一切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环境伦理学的目的性理论有其内在的矛盾。一是它没能说清自然的整体目的与个体目的之间的关系,它们是从属的关系,还是各自独立的关系?二是它在坚持自然目的性的时侯,忽略了人的精神目的性。当它去解释自然事件时,用的是前一种关系,而当它去解释人类的精神事件时,又用了后一种关系.在这个地方,罗尔斯顿的理论陷入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7.
陈也奔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3):192-194,94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矛盾形成与其理论内部。一方面,他把价值形成的关系归属于自然的创造性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了价值判断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些价值本身也需要主体的认知者来确定。这样,他的自然价值的观点便发生了矛盾,双重价值的观点使他陷入了二元论。  相似文献   

8.
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者,其生命承载着多重性的价值.人不光具有自然价值,同时还具有精神价值.这正是人类优越于其它生命的地方.环境论理学的目的性理论,是把意识的价值还原到自然的价值上去.它肯定了生命的权利,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它也混淆了人的精神价值与自然价值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缘起于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指导下形成的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一般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以环境为中介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也是人类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对待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受机体哲学的影响,他的创造性理论,是对怀特海创造性概念的运用和发展。他扬弃了怀特海的神学形而上学的原则,吸收了机体哲学的有机联系的原则,并把创造性引入了自然的发生系统。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人与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价值等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自然关系的总和的统一,环境向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尊重环境的价值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绿色无价     
人的视觉对绿色最为轻松愉悦。这是自然进化的选择:人类是自然之子,而绿色植物的历史远比人类久远。因此,人类是在绿色之中孕育的,它对人类弥足珍贵。但是有史以来,人类对此大多浑然不觉,甚而对绿色破坏有加,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20世纪。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终于认识到人类不能离开绿色,而且将绿色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广泛的扩展,认为凡是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类自身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为都是绿色的, 21世纪将是绿色运动的绿世纪。这样,我们更有理由珍视绿色的价值。   那么绿色的价值在哪里 ?是否仅是虚无飘渺、无法度量…  相似文献   

13.
4.人对自然作用的机制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人类用文化方式适应自然、改变自然,用文化改善自己在自然界的状态.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主要机制.人的作用成为自然界发展的新的机制.这里人的力量不是由人的生物量(或体力)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意识和智慧决定的.人的意识和智慧之所以成为重要力量,就在于他能够调动自然界的其它力量,发挥自然界的力量为人的目的服务.社会文化的发展主要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接连遭受大自然的惩罚之后,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必须要扔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口号,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把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推广到整个自然界。而研究如何用这种先进的文化影响和教育少年儿童是目前小学教育尤其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实践“三个代表”,建设小康社会成人的许多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于童年时期,对儿童进行生态教育,有利于他们接受生态学所提出的价值平等、世界多样化等先进思想和理念。生态文化有物质和心理两个层面。优美的自然环境、感人的文艺作品、典型的人物形象等,不…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总和,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后觉悟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自觉自律,加强自我修养和约束,将人类对自然的干扰控制在自然的承载力限度以内,并且帮助大自然恢复受损的部分,实现多样性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需要之变是创新之变的根源 需要是人的存在的展现方式。换句话说,人的存在方式也就决定了人的需要方式。"存在"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就是不断需要和不断满足的过程,人是通过需要来展现自我的存在,又通过满足需要来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首先,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这是人之为人的物质基础;其次,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也曾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不但作为物质层面的自然存在物,还作为社会关系层面的社会存在物;  相似文献   

17.
生态价值的整体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价值的自然基础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功能和能值衡量都具有整体性特征.生态价值的主体意识体现着人类的需求,生态恢复和生态消费需要社会整体的规划和管理.生态价值的自然基础和主体需要决定了它的整体性特征,速对宏微观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与环境,环境在先,自然为本,人类本是自然进程演变造化的产物.自有人类以来,人与环境相互依存,历经千百万年时空沧桑,共生共荣,和谐如初,俨然一体.及至工业革命,祸端肇起,人类以为从此掌握依自我意愿改造自然之权力及能力,妄自尊大,忘乎所以,超越环境容量,耗竭再生能力,竭泽而渔,究其原因,无不为了当今现世一己之利.  相似文献   

19.
陈赛 《环境保护》2022,50(7):78-79
<正>自人类文明诞生后,诗词与人类生活的各个阶段紧密相连。在中华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典诗词占有重要的地位,彰显出重要的文化价值。古典诗词是对古代人们生活过程的记载,是情感表达的方式,所涵盖的内容丰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尤其描述自然、人性和社会生态的古典诗词,其呈现的意境,容易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描述,表达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崇尚。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只有人类才能将其所学习的宝贵知识传给同类和子孙。这样,每个新生的一代,都能够使他们所学习的东西更加完备,不断增加新的知识。这其实是一种新的进化方式——由知识的积累和交流而来。 随着文化的发展,人类有了新的力量,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他们渐渐觉得人类已不再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自然的主宰——是宇宙一切事物的中心,开拓自然是人的职责,征服自然是一种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