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二氧化铅电极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采用高压塑片的方法制备了一种PbO2电极,用X衍射、扫描电镜、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该电极性能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该电极降解硝基苯的机理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电极与普通石墨电极相比,CODCr去除率更高,电解5 h 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65%.由于PbO2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在阳极极化下,PbO2电极表面易生成·OH,这是其电解效率高的主要原因.该电极电解硝基苯的最适条件:ρ(硝基苯)为501.5 mg/L,电极间距为3 cm,溶液pH为7.利用该电极处理含磷酸盐和氯离子的硝基苯废水效果尤为突出,但由于阴极的还原作用,电解过程中硝基苯不能被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氯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有机污染物和氨氮的兰炭废水,考查了NaCl添加量、外加电压、初始pH值等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电化学氧化过程及污染物氧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随着NaCl添加量、外加电压及电解时间的增加,废水中COD与NH3-N去除率逐渐增大.在NaCl添加量为60g/L、电压6V、极板间距10mm、废水初始pH值不变、电解时间3h的条件下,兰炭废水中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为84.31%和95.77%,远高于不添加NaCl时的41.18%和34.10%.废水中COD和氨氮的降解主要归因于间接氧化,阳极反应产生的Cl2水解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ClO-.电解过程中大部分NH3-N在ClO-的作用下转化为N2,而小部分以含氮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以酚类物质为主,电化学处理后其含量大幅降低,部分会转化为醚类或者烷烃类物质.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Ti/PbO2电极的稳定性与催化氧化能力,将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以共沉积的方法修饰于β-PbO2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交流阻抗(EIS),产羟基自由基(·OH)能力,强化寿命等测试方法对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并以酸性红G(ARG)为目标降解物,评估PbO2-RGO电极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电极经RGO改性后晶型仍为β-PbO2,析氧过电位由1.60V升至1.83V,膜阻抗由144 Ω/cm2降至16.2 Ω/cm2,强化寿命提升了43.6%.通过ARG降解实验表明,改性后的PbO2-RGO电极催化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PbO2-RGO(0.05)电极具有最优的催化能力,120min内对ARG的脱色率可达到98.5%,同时对COD的去除率可达76.89%.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铟掺杂PbO2电极 (In-PbO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X射线衍射 (XRD)、循环伏安 (CV)、极化曲线 (LSV)、强化寿命试验和荧光光谱分析了铟掺杂对电极物理、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铟掺杂PbO2电极对强力霉素模拟废水的电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与未掺杂PbO2电极相比, In掺杂后PbO2电极表面更加平整致密,裂纹数量减少,晶粒明显细化,比表面积增加,产生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当掺杂量为2g/L,制备的电极电化学性能最高,析氧电位最高(1.73V),电极强化寿命从84h提高到148h.电解150min后,强力霉素降解率、TOC去除率、矿化电流效率(MCE)分别为98.2%、30.4%和3.01%,优于未掺杂PbO2电极(90.1%、26.4 %、2.63%).  相似文献   

5.
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Fenton法对含苯酚废水进行处理,以石墨为阴极、铁为阳极,并向阴极不断通入空气,电解过程产生的H2O2与阳极溶解的Fe2 形成Fenton试剂,Fenton试剂在电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活性羟基自由基,能够很好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苯酚.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苯酚去除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值、电解质浓度、电解电压、电解时间、进水苯酚浓度.单因素分析得出电-Fenton法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最优反应条件:pH值控制在2左右,反应时间为60 min,电解电压选10 V,Na2SO4的浓度为30 g/L,进水苯酚浓度为150 mg/L.在最优条件下苯酚的去除率为82%.  相似文献   

6.
电-Fenton法预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电-Fenton法预处理腈纶聚合废水,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阳极采用Ti/SnO2-Sb2O3网状极板,阴极采用网状钛板,对腈纶聚合废水进行电解处理. 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电解电压,FeSO4·7H2O投加量和pH对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为pH>电解电压>FeSO4·7H2O投加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电解电压为15 V,pH为5,FeSO4·7H2O投加量为1.44 mmol/L,电解时间为3 h时,腈纶聚合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1.98%,丙烯腈的去除率为74.10%,出水c(Fe2+)为0.004 mmol/L,废水的ρ(BOD5)/ρ(CODCr)从0.05升至0.47,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TiO2光催化对树脂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树脂废水Ti02光催化处理过程中的3个主要因素pH、TiO2量及废水初始COD进行优化,并以COD去除率为响应值。经统计学分析和响应面模型建立,确定了悬浮态TiO2光催化处理树脂废水的最佳控制条件为:pH值4.06、TiO2投加量2.45 g/L、初始COD 2 007mg/L。在因素最优组合的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可达39.8%,与响应面模型最大预测值41%非常接近。与其他物化预处理方式相比,Ti02光催化对废水COD和挥发酚的去除率最高,且对废水生化性有很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稀土、化肥工业中NH4Cl废水难以处理,危害较大的问题,针对广东某厂处理碱性氯化铜蚀刻液废水产生大量NH4Cl的实际废液,提出用电解法处理NH4Cl废液并对最优实验条件进行探究。发现采用阴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隔为两极室可防止Cl2与NH4+接触产生易爆炸的NCl3,保证操作安全,且能有效分离阳极产生的Cl2和阴极产生的H2,便于产物收集。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阳极室电解质种类及浓度、阴极室NH4Cl溶液浓度、电解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实验条件为向阳极室加入20 mL浓度为5 g/L的NaCl溶液,向阴极室加入相同体积浓度为100 g/L的NH4Cl溶液,在0.3 A恒电流下电解3 h。在此条件下,反应器中93%的Cl-转化为Cl2和NaClO。该厂每天处理15 t NH4Cl废液,可为企业创收至少1950元。该双室隔膜电解法在有效去除NH4Cl废水中Cl-的同时能够产生NH2·H2O、Cl2和可用于消毒的NaClO,具有装置简单,去除率高的优势,是速率可控、清洁高效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光/电/化学催化降解水中二甲基甲酰胺的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以负载型TiO2薄膜电极为阳极,以高纯多孔石墨为阴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光/电/化学催化反应器,对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进行降解. TiO2/Ti薄膜电极能对阳极槽中的DMF进行降解;同时,阴极槽中产生的过氧化氢(H2O2)可与亚铁离子形成Fenton催化体系,对DMF溶液也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 结果表明,在以0.02 mol/L的Na2SO4和0.01 mol/L的FeSO4混合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初始pH为3.5,阴极电位(-Ec)为0.66 V,曝气强度为1.5 L/min和反应时间为60 min等的条件下,阳极槽和阴极槽中DMF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10%和82.95%.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水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氟苯尼考(FF)的高效降解,本研究设计了一种以碳纳米管(CNT)膜为阳极的穿透式电化学降解系统.采用真空过滤法制备CNT导电膜(CNT-CM),考察了流速、电压、电解质种类及浓度、初始pH值和FF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NT-CM降解氟苯尼考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NT-CM为阳极的穿透式电化学系统对FF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性能,流速、电压等对FF的去除具有显著影响.当停留时间为1.1 min(进水流速为2.5 mL·min-1),电压为3 V,对pH为3~10、初始浓度为0.05~10 mg·L-1的FF废水的平均去除率均可达97%以上.自由基淬灭实验表明,在Na2SO4体系中,CNT-CM降解FF主要通过直接氧化和·OH介导的间接氧化实现,在NaCl体系中,主要通过直接氧化作用和电极生成的活性氯实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将不同浓度的碳纳米管(CNT)掺入PbO2电极,得到具有高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CNT-PbO2复合电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等测试分析发现CNT掺杂到PbO2电极表面活性层中,CNT掺杂使得PbO2晶粒尺寸减小,活性表面积增大。CNT-PbO2电极降解双酚A体系中自由基生成量减少,但其降解效果反而提升。循环伏安测试(CV)、电极加速寿命测试表明,CNT-PbO2电极降解双酚A的机理主要是改性后的电极具有更强的电化学直接氧化能力和更高的稳定性。最后通过UPLC&Q-TOF MS测试得到双酚A的主要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测试和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处理两种手段评估了填充床电极反应器电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电极性能.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拟合结果表明,填充床体系的电极面积是PbO2/Ti阳极面积的1.54倍(即床层拓展系数l为0.54),PbO2/Ti阳极(γ)和活性炭复极化粒子电极(β)用于MB氧化的有效电流占比分别为0.63、0.34;采用废水处理结果拟合所得的λγ+β为0.54和0.99,所得数值与前者相符,两种方式得以相互验证.对体系能耗和电流效率的回归分析及F检验结果证明了所构建评估策略的准确性,可为填充床体系电极性能评估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低压汞灯(LPUV,253.7nm)光照条件下,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加入量对二嗪磷降解动力学、产物生成和降解途径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二嗪磷水溶液在单独UV和UV/H2O2工艺中的降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且反应速率常数(k)随H2O2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H2O2加入量为0,5,10mg/L时的k分别为0.0234,0.0301,0.0341min-1.在UV光照处理条件下,二嗪磷水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碳(DOC)随H2O2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其矿化度均相对较低(光照120min时的DOC去除率均低于20%).此外,UV光照处理时,H2O2的加入对二嗪磷光氧化降解产物的种类及生成量均存在显著影响.二嗪磷水溶液单独UV光照处理60min时检出了8种中间/降解产物,但经UV/H2O2工艺处理60min时仅检出了6种中间/降解产物,且不同H2O2加入量时的光氧化降解产物生成量或浓度及随UV光照处理时间的变化幅度与趋势均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别.基于二嗪磷及其降解产物的定性、(半)定量分析结果,提出了二嗪磷水溶液在单独UV和UV/H2O2工艺中的降解途径与机理.  相似文献   

14.
张李  付永胜  刘义青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2):5260-5269
研究了Cu2+强化UV活化过氧乙酸(Cu2+/UV/PAA)对水中双氯芬酸(DCF)的降解,考察了pH值、PAA投加量、Cu2+投加量、无机阴离子(Cl-、SO42-、NO3-和CO32-)和溶解有机物(DOM)对DCF去除的影响;探讨了DCF在该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转化机理.结果表明:UV和Cu2+都能活化PAA产生活性自由基促进DCF降解.DCF在Cu2+/UV/PAA中的降解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其降解可能归因于直接光解、HO·氧化和CH3COO·、CH3COOO·等其它自由基氧化.在pH=3~11范围内,DCF降解的最佳pH=8.5.DCF的降解效率随着PAA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增高,过量的PAA能与DCF竞争HO·.Cu2+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DCF的去除,但是过量的Cu2+可生成Cu(OH)2导致其催化能力下降.由于NO3-在UV照射下可以产生HO·,其对DCF降解有促进作用,且NO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浓度的Cl-、SO42-、CO32-和DOM对DCF降解影响较小.在Cu2+/UV/PAA降解DCF的过程中,共检测出13种降解产物.根据这些降解产物,提出了DCF可能的转化机理,包括8种不同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李  付永胜  刘义青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2):5260-5269
研究了Cu2+强化UV活化过氧乙酸(Cu2+/UV/PAA)对水中双氯芬酸(DCF)的降解,考察了pH值、PAA投加量、Cu2+投加量、无机阴离子(Cl-、SO42-、NO3-和CO32-)和溶解有机物(DOM)对DCF去除的影响;探讨了DCF在该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转化机理.结果表明:UV和Cu2+都能活化PAA产生活性自由基促进DCF降解.DCF在Cu2+/UV/PAA中的降解遵循准一级动力学,其降解可能归因于直接光解、HO·氧化和CH3COO·、CH3COOO·等其它自由基氧化.在pH=3~11范围内,DCF降解的最佳pH=8.5.DCF的降解效率随着PAA投加量的增大而逐渐增高,过量的PAA能与DCF竞争HO·.Cu2+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DCF的去除,但是过量的Cu2+可生成Cu(OH)2导致其催化能力下降.由于NO3-在UV照射下可以产生HO·,其对DCF降解有促进作用,且NO3-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不同浓度的Cl-、SO42-、CO32-和DOM对DCF降解影响较小.在Cu2+/UV/PAA降解DCF的过程中,共检测出13种降解产物.根据这些降解产物,提出了DCF可能的转化机理,包括8种不同的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霞  樊金红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5):1704-1711
采用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强化Fe0-Al0体系还原水溶液中的O2产生H2O2和·OH等活性氧(ROS)的绿色高级氧化工艺,以4-氯酚(4-CP)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溶液的初始pH值、铁铝的质量比、EDDS投加量和4-CP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4-CP降解的影响.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苯甲酸捕捉法以及4-CP的降解产物等证实了ROS的产生及4-CP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EDDS强化Fe0-Al0/O2体系对4-CP的去除率随溶液初始pH的升高而降低,但在pH=2.5~9范围内,始终具有较好的4-CP去除率;随Fe0:Al0质量比增加4-CP的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质量比为4:1;随EDDS投加量和4-CP初始浓度增加,4-CP的去除率增大;EDDS可使体系的高级氧化能力提高9倍,在初始pH=2.5、Fe0=8g/L、Al0=2g/L、EDDS=1.5mmol/L条件下,反应3h后100mg/L 4-CP的去除率和脱氯率均达到近100%..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生物炭基-Co3O4复合材料(Co-O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IR)等手段对Co-OB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阿特拉津(ATZ)的性能,探究了PMS投加量、腐殖酸(HA)和Cl-对ATZ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OB活化投加量0.025g/L,PMS浓度200μmol/L,ATZ浓度20μmol/L,室温条件下10min内ATZ的去除率为86.3%,与生物炭(OB)和Co3O4相比,其去除率为后两者之和的2.2倍.随着PMS浓度增加,ATZ去除率显著提高.Cl-、HA的存在抑制了ATZ的降解,且随Cl-、HA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大.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OH和SO4·-是ATZ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出6种中间产物,并推测出ATZ的降解途径.稳定性实验表明Co-OB具有重复使用性及低Co2+溶出.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热浸渍法制备了生物炭基-Co3O4复合材料(Co-OB),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IR)等手段对Co-OB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阿特拉津(ATZ)的性能,探究了PMS投加量、腐殖酸(HA)和Cl-对ATZ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OB活化投加量0.025g/L,PMS浓度200μmol/L,ATZ浓度20μmol/L,室温条件下10min内ATZ的去除率为86.3%,与生物炭(OB)和Co3O4相比,其去除率为后两者之和的2.2倍.随着PMS浓度增加,ATZ去除率显著提高.Cl-、HA的存在抑制了ATZ的降解,且随Cl-、HA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大.自由基猝灭实验表明·OH和SO4·-是ATZ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出6种中间产物,并推测出ATZ的降解途径.稳定性实验表明Co-OB具有重复使用性及低Co2+溶出.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法合成Bi2WO6,并利用XPS,XRD,BET,UV-Vis和SEM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光催化性能实验考察了Bi2WO6投加量,溶液pH值对普伐他汀(PR)降解效果的影响;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及中间产物的鉴定探明了Bi2WO6光催化降解PR过程的主要活性自由基,中间产物及降解机理,并采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评估了PR降解前后的毒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i2WO6是由大量纳米片组成的正交晶系花瓣状微球,各元素物质的量比为Bi:W:O=2.5:1:6.7,比表面积为26.67m2/g,带隙能为2.74eV;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对于10mg/L PR,当溶液pH=6.5,Bi2WO6投加量为0.4g/L时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80.6%,矿化度为40.2%;自由基捕获实验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中h+起主要的氧化作用,·OH和·O2-的氧化起辅助作用.基于活性自由基和中间产物的鉴别结果提出了Bi2WO6光催化降解PR的机理,即以h+为主,·OH和·O2-为辅联合攻击PR分子中C-C键,C=C双键,酯键等化学键,进而将其分解为易降解小分子有机物.另外,毒性测试结果表明PR经光催化降解后的小分子产物与PR原液相比毒性并没有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