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余热锅炉发生水击对全厂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阐述了余热锅炉启动和运行中出现的水击现象,通过分析和实践,采取有效的运行调整及必要的技术改造,消除了水击产生的根源,为防治余热锅炉水击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保证锅炉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烧结机废气余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结机及烧结矿冷却机的废气温度在400 ℃以下,为了回收低温废气的余热,开发了纯低温余热锅炉.概述了锅炉及汽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情况,并展望了应用前景.讨论的余热锅炉为发电用锅炉,用于回收烧结机和烧结矿冷却机排放的低温余热,机组安装于360 m2烧结机.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证余热锅炉安全运行,预防爆炸事故发生,利用FMECA方法和模糊FTA方法,研究余热锅炉事故致因。通过对余热锅炉潜在危险因素的分析辨别,探讨设备故障类型、原因及相应处理方法,引入模糊FTA对余热锅炉爆炸事故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而构建了基于FMECA与模糊FTA的余热锅炉安全分析框架,并计算得出事故发生的模糊概率以及对基本事件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余热锅炉系统的可靠度大约为96.92%,未按规定排污,报警器失灵,安全阀压力连接管堵塞及除氧器不合格事件对顶事件发生概率的影响最大,从而为该系统的安全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的发电机组利用余热锅炉为周边的生产生活提供热源,生产方面的热负荷为壳程式原油换热器。换热器内漏造成了原油进入热水循环系统,其腐蚀性影响到了余热锅炉及管线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这次余热锅炉水系统污染事件的发现及处理,总结了余热系统原油污染的清洗及评估方法,提出了从锅炉、管网到壳程式原油换热器的系统性清洗及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某水泥生产企业在水泥炉窑的窑头和窑尾各装1台型号为QC328/325-24.6-1.25/305的余热锅炉,正常工作压力为1.05MPa。余热锅炉投产运行后,锅炉运行中常常发现锅水呈间歇性黑褐色水的现象,影响锅炉安全运行。针对该现象笔者进行了具体的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锅炉和水处理情况此类余热锅炉通常为层状支管式结构,从上至下有数层密排热交换管,如上述型号的窑尾炉有12层,共分3个循环回路,其中1层至4层热交换管路与汽包为一个循环回路,5层至8层及9层至12层又分别与汽包形成二个循环回路.三个循环回路之间通过数根下降管连通;窑头炉有9层,由于热交换管路较少,分为二个循环回路。锅炉运行时将与水泥熟料热交换后产生的热空气从锅炉顶部引入,从上至下逐层通过热交换管进行热交换。其中窑头炉余热气的进气温度为400℃,窑尾炉余热气进气温度为325℃,极大的利用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工厂余热利用受到普遍重视。废热锅炉作为一种特殊的热回收设备,正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冶金、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建材以及其它工业部门的企业. 但是由于废热锅炉种类繁多,工况复杂,不少管理人员缺乏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实际运行经验,以致废热锅炉的事故时有发生。 笔者意欲通过本文就有关废热锅炉的安全问题谈谈看法,与读者共同探讨。 什么是废热锅炉 废热锅炉也称“余热锅炉”,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与普通工业锅炉没有本质区别。图1所示的就是一种较典型的废热锅炉。 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废热锅炉是利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现成余热作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在我国有了很大发展,余热锅炉是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最关键的设备,余热锅炉受热面腐蚀是垃圾焚烧处理利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合理布置余热锅炉受热面,优化选择余热锅炉参数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余热锅炉受热面腐蚀,从而保证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结晶气体提出一种套管式余热锅炉,阐述了其基本结构与原理,对其自然水循环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循环流速和循环倍率与影响因素的变化关系,并对自然水循环进行安全校核,得到安全情况下内外管管径之比。根据阻力均衡原理,对套管式余热锅炉进行优化设计,得出蒸发套管内外管径和各部分管段截面的最佳比,并以五氧化二磷套管式余热锅炉进行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9.
NG—M701FR型锅炉也叫9F燃机余热发电锅炉,锅炉高压过热系统和再热系统各布置一个多孔喷管式喷水减温器。再热减温器立式布置在一、二级再热器导管之间,设计运行参数为:4.07MPa,557℃;  相似文献   

10.
对比了 GB/T 10863—2011中烟道式余热锅炉余热利用率与GB/T 10180—2017、GB/T 10184—2015中锅炉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 GB/T 10863—2011对于烟道式余热锅炉的适用性。除排烟热损失外,可燃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可燃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GB/T 10863—2011的计算与GB/T 10180—2017基本一致。对于排烟热损失,当余热资源可燃物质含量较高时,GB/T 10863—2011计算的出口烟气体积偏小,排烟热损失偏小。对于此种情况,建议按照GB/T 10180—2017中烟气体积的计算方法计算余热锅炉出口烟气体积。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硬盘驱动器的振动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盘驱动器是计算机重要的外存储设备。它对随机振动环境较为敏感 ,是控制计算机系统工作安全性和进行信息处理的薄弱环节之一。笔者对计算机硬盘驱动器在随机振动环境下的工作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导致硬盘工作失效的基本形式 ,针对读写过程中头盘振动响应位置偏移与读写模式间的关系给出了硬盘工作失效的判定方法。有关结果对计算机系统的振动安全分析和评估是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马头发电厂4#电除尘器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测试其除尘效率及振打状况,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对振打系统进行了改造和调试后,收到良好的效果,振打状况明显改善,除尘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铁路列车运行对周围建筑产生振动影响,古建筑对振动更为敏感。为比较不同控制点位置及方向的振动响应,以某历史城墙为保护目标,基于《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分析铁路振动对城墙的影响,得出水平方向振动速度对古建筑更不利,古建筑顶部水平振动大于底部水平振动;铁路引起的古建筑的水平振动中,垂直于铁路线方向是主要贡献量,并显著大于平行于铁路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堆垛机趋向结构大型化和运行高速化。而随之出现的是振动过大及噪声污染问题,既影响产品的动态性能,又存在着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从堆垛机的结构入手,重点分析振动和噪声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SolidW orks(三维绘图)及其插件Cosmos/W orks(有限元分析)、Cosmos/Motion(动态仿真)软件,通过对不同结构参数和不同结构形式的(超高速/大高度)高效率堆垛机的三维建模、动态仿真与有限元分析,评价其模态和频率指标,摒弃原设计的等截面形式而采用效果最佳的变截面结构形式。结果表明,改进的设计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进一步总结和分析应当重视的问题,对解决高效率堆垛机振动过大和噪音污染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职业卫生领域中,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是最常用的测量值,振动加速度级的运用方便了运算和表述。给出频率计权和时间加权的计算公式和方法、加速度与加速度级间的换算。测量中强调了传感器定位和紧固方法会影响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监控煤矿轴流风机喘振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轴流风机喘振的产生、特性及其造成的危害;研究了轴流风机喘振监控的工作原理,即以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电路为核心元件组成喘振监测装置,通过数字显示、声光报警及断电等形式监控轴流风机的运行状态;论述了喘振监测装置、喘振保护值的设置、安装及喘振监测装置的性能试验方法;介绍了轴流风机喘振时的现象及应急措施,为监控轴流风机的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机组带来的安全危害,讨论了风力发电机组振动测量的要求及对振动传感器的要求,分析发电机组振动的频率范围,简要介绍了小波变换及其算法,研究利用小波变换将加速度振动传感器测量的风力发电机组振动信号分解到不同尺度,在LabVIEW软件平台上设计了一套机组振动安全监测系统。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系统、振动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实现对振动信号的实时监控。介绍了振动测量方案,提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系统构成和程序设计流程图。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Drivers of earth-moving machines are exposed to whole-body vibration (WBV). In mining operations there can be a combination of relatively high magnitudes of vibration and long exposure times. Effective risk mitigation require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aspects of a task that pose a hazard to health. There are very few published studies of WBV exposure from India.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considered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omponent phases of dumper operations, on the overall vibration exposure of the drivers. It shows that vibration magnitudes a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at haulage tasks are the main contributor to the exposu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driver speed, haul road surfaces and vehicle maintenance/selection are optimized to ensure minimization of vibration. If this is not sufficient, operation times might need to be reduce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health guidance caution zone from Standard No. ISO 2631-1:1997 is not exceeded.  相似文献   

19.
Prolonged exposure to hand-arm vibration (HAV) generated by chainsaws can cause HAV syndrome, i.e., disorders in the upper extremities of forestry workers. Progress of HAV syndrome depends on the intensity of mechanical vibration transmitted throughout the body, which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coupling forces applied by the woodcutter to a vibrating tool. This study aimed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measuring coupling forces exerted by chainsaw workers in real working conditions. Coupling forces exerted by workers with their right and left hands were measured with a hydro-electronic force meter. Wood hardness, the type of chainsaw and the kind of forest operation, i.e., felling, cross-cutting or limbing, we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矿区及周边土地资源,以某铁矿爆破作业及临近拟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现场开展振动监测并结合修正后的撒道夫斯基公式得出振动速度等参数;针对单次爆破振动情形,依据不同类型建筑物在寿命周期内可正常使用对应的振动速度,得出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针对频繁爆破振动情形,采用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频繁爆破振动下建筑物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单次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仅对精密科研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长期爆破微振动会使结构出现“软化”趋势和疲劳损伤,当振动次数超过20 000次时(每天振动2次,约27 a),建筑结构压应力已超过破坏极限应力,从而预测建筑物使用寿命未达到设计年限要求;建议拟规划建设项目的选址距离振动源200 m以上(一般居住或办公用途)或1 km以上(精密仪器设备等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