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电梯曳引钢丝绳磨损问题,以8×19S钢丝绳为对象,对其进行了受力与磨损情况的理论分析。对钢丝绳与曳引轮槽之间的接触力进行了分析,随后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讨论分析了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得出了影响钢丝绳磨损的几个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载荷、运行速度、绳径等情况,并分析了与磨损情况的相关关系。为电梯钢丝绳的研究与检验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曳引轮发生不均匀磨损后曳引系统的受力情况,推导出钢丝绳滑移的数学模型,得到了钢丝绳滑移的周期和频率,总结了电梯在全行程内钢丝绳不发生滑移的条件。引入乘坐舒适性概念,提出将不均匀磨损量的舒适值作为衡量曳引轮不均匀磨损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起小区电梯曳引轮普遍磨损、钢丝绳落槽的案例,通过对现场运行情况的检查、不同电梯使用情况的对比;对已磨损的曳引轮进行光谱分析、硬度检测、轮槽的几何形状检测等专项检测,以及对多台电梯钢丝绳张力进行测试和比对,分析钢丝绳落槽、曳引轮磨损的原因,得出钢丝绳安装时扭力未释放、张力调整不均,使用过程中未适时检查和调整钢丝绳张力、钢丝绳脂挤出未及时清理的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4.
电梯溜梯会导致电梯出现冲顶、蹲底、在非平层区停梯等故障,对乘客造成剪切、挤压、碰撞等严重的人身伤害。详细分析了一起由曳引力不足导致的电梯溜梯故障案例,通过量化计算电梯曳引能力,分析钢丝绳摩擦系数和曳引轮绳槽对电梯曳引能力的影响,确定了案例的故障原因为钢丝绳润滑过量和曳引轮过度磨损,提出了相关维护保养措施的建议,以减少此类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引起电梯曳引轮绳槽磨损不均的原因,并证明了当曳引轮绳槽出现磨损不均现象后通过调整钢丝绳张力平衡无法阻止磨损不均现象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6.
电梯曳引钢丝绳张力不均直接影响乘坐舒适感,而且是曳引轮和悬挂钢丝绳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液压原理为理论基础,研究设计一种曳引钢丝绳张力调整装置,实现多根曳引钢丝绳之间的张力自动平衡,改善电梯的乘坐舒适感以及延长曳引轮和悬挂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升电梯曳引系统传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化电梯曳引系统中受力部件钢丝绳与绳槽之间的受力情况。本研究首先分析电梯曳引系统的结构与失效形式,然后提出并建立新型电梯三角股曳引钢丝绳及其绳槽几何结构,最后建立电梯曳引三角股钢丝绳与绳槽接触受力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电梯载荷为1 kN,捻角分别为12°、16°和20°时,曳引三角股钢丝绳的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229.6MPa、430.5MPa和648.6MPa,捻角越大,曳引钢丝绳接触应力越大,越容易磨损失效。该研究为三角股钢丝绳在电梯曳引系统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6年3月,湖南某办公楼一台电梯发生了一起很少见的电梯曳引轮从主轴脱离的事故,曳引钢丝绳也全部从曳引轮轮槽脱出,曳引轮的3颗端盖固定螺栓全部断裂,现场调查发现,曳引轮与主轴之间采用锥形连接配合,并且平键与键槽之间存在明显的间隙,文章结合机械设计相关理论对事故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了事故主要原因为曳引轮与主轴的平键连接配合质量不合格,为制造单位改善设计,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安全系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电梯曳引轮轮槽磨损的检测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电梯曳引轮轮槽异常磨损的识别方法。首先提取曳引钢丝绳相对离散特征参数,以表征曳引轮轮槽的累积异常磨损量;然后采用改进的Canny算子对曳引钢丝绳的正、侧向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与边缘检测,再利用随机Hough变换和最小二乘法提取钢丝绳在正、侧向图像中的轮廓;最后根据钢丝绳在正、侧图像中所覆盖的像素数判断曳引轮轮槽的异常磨损程度。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电梯曳引轮轮槽异常磨损识别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测量法,能准确评估曳引轮轮槽的异常磨损状态,大幅节约检测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止老旧曳引式电梯制动试验过程中轿厢失控滑移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本文基于制动试验中轿厢可能失控的原因分析,针对额定速度在0.63m/s~3.5m/s之间的曳引式乘客电梯提出了一种轿厢保护装置的设计方案。该装置可以通过对电梯制动试验前后装卸载荷过程中和制动试验时轿厢与曳引轮的位移实时监测,判断轿厢是否处于失控滑移状态,从而决定是否触发保护装置执行机构联动制停轿厢,以对轿厢和工作人员进行保护,为在役老旧电梯制动试验时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提供一道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起实例,从钢丝绳与曳引轮槽的匹配、轮槽磨损及钢丝绳与曳引轮包角三方面的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并找出了引起曳引力变化的原因。得出了在设计值符合国标的情况下,由于安装、使用、维护的不到位也会导致曳引系数的增大的结论,并提了相关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国际著名品牌高层电梯在使用多年后,由于轮槽和钢丝绳的严重磨损,导致出现对重压实缓冲器后曳引轮能继续提升空轿厢这一危险现象,从独特的视角对风险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电梯运行至行程最上端时曳引力条件发生改变,曳引力明显增强,最终导致冲顶现象发生这一结论。并提出了消除这一潜在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国家标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9.10规定.曳引驱动的电梯应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9.10.4规定,该装置应作用于:轿厢、对重、钢丝绳系统或曳引轮(例如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作用于最近曳引轮的曳引轮轴上)。按此标准。近几年出现的小机房和无机电梯的驱动主机,  相似文献   

14.
1引起电梯轿厢上行超速的原因 众所周知.如今的电梯的保护装置还是比较可靠和安全的。电梯经过强迫减速、限位保护、极限保护等一系列保护装置后。一般不会发生超速冲顶的事故的。但从电梯的机械组成结构上来看,还有存在超速的可能的。第一,现在的曳引式电梯是靠主机上的曳引轮轮槽与曳引钢丝绳的摩擦力来实现传动的,当曳引轮的轮槽磨损严重会造成打滑,这是就会发生电梯中所说的“溜车”。第二,齿轮和蜗轮啮合失效,也会导致电梯的超速。此外。当制动失效时电梯也存在超速现象,即发生抱闸故障、制动器刹车摩擦片过度磨损、制动回位弹簧回复力不够或失效等情况。但这些电梯超速的可能.可以总结为在轿厢空载上行时,对重侧的重量大于轿厢的重量的情况下。当传动系统、曳引系统、制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失效时,都可能造成电梯轿厢上行超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研制的CDY曳引轮磨损量测量仪对成都市在用电梯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通过检测得到的1020个样本,能表征成都市电梯曳引轮的磨损情况,该数据样本可以为本项目的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成都市电梯曳引轮的△R概率分布:磨损区间[0,1]的占比为98%,磨损区间(1,4]的占比为2%;△R随着电梯平均使用年限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曳引钢丝绳作为曳引式电梯的主要组成部件,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环境影响等,需要及时地进行更换,从而保障电梯安全运行。本篇文章提供了两种电梯钢丝绳的更换方法,其中一种相对来说比较节约劳动力和时间,讨论了在电梯钢丝绳更换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出了更换钢丝绳后的检验、检测试验方法,为实际工作中的电梯钢丝绳更换和检验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电梯验收检验中,电梯平衡系数的测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牵涉到电梯运行时的人员和设备安全及电梯节能问题。为了能更好更快的测定电梯平衡系数,每个检验员都应该深入的理解平衡系数的内涵和测量的方法。1平衡系数的含义电梯的驱动方式有曳引驱动、强制驱动、液压驱动等多种方式,曳引驱动是现代电梯应用最普遍驱动方式。曳引电梯的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于曳引轮的两侧,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曳引轮绳槽的结构型式对曳引轮绳槽的磨损影响,分别从设计制造阶段、安装调试阶段、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阶段三个阶段分析了导致绳槽磨损的原因。接着给出了检查曳引绳的磨损状况、检查曳引轮绳槽的磨损状况和曳引能力的试验三种检测绳槽磨损的方法。最后针对磨损原因的三个阶段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目前电梯制动系统试验的实际状况,分析了电梯曳引条件与曳引机制动能力对电梯制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制动系统试验的评价方法。通过算例,分别讨论了曳引条件变化、机械制动器制动力变化与制动试验滑移距离的关系;并揭示了曳引条件与机械制动力综合作用时对制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电梯平衡系数与电梯轿厢、对重关系的论述,说明平衡系数取值影响电梯曳引能力大小,影响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及安全钳、缓冲器、曳引钢丝绳、制动器等安全部件的选择,影响电梯启、制动加速度,说明了电梯平衡系数取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