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5年8月2日至8月9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在秦皇岛召开了“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纲要”座谈会。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部分省、市环境保护局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2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本着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环境综合整治”精神,根据“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就如何编制环境规划展开了认真的讨论。与会代表从我国国情出发,针对前一段环境规划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将环境规划编制工作提高一步,以及强化环境管  相似文献   

2.
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是相互联系和渗透,同时又各有侧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两种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定时期的某城市,而环境规划则是针对“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城市建设发展纲领的性质,而环境规划则更侧重于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来说,环境规划更侧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而城市总体规划则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对城市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等都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涉及面更广.另外,两种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单位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 城市环境规划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正确处理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协调发展的法规性文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搞活的趋势下,必须遵循在人口增长中求发展,在经济持续发展中保护环境的大政方针,以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的三同步,做到三个效益的统一。因此,一个理想的环境规划的关键是要保证其可行性和严肃性,要立足于实施。因此规划的制定应做到技术方法上可靠,经济投资上可行,环境效益上可靠。  相似文献   

4.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优化城市布局为主线,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责权明晰的生态环境执法和保障体系,建立了《大连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 该规划的指标体系是以《生态市建设指标》、《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指标为基础,通过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环境容量分析、资源承载力分析,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目标,综合考虑了环境质量标准而设定. 采用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动态分析,生态足迹,虚拟水计算,决策分析,SWOT分析和3S等技术方法,在大气与海域环境容量、生态功能分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承载力等方面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大气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声环境规划、固体废物处置规划、核与辐射污染控制规划、工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自然生态系统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风险防范以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等10个方面的规划. 《规划》通过全域谋划、统筹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有效协调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是中国、新加坡两国跨世纪合作项目,首期8平方公里开发建设规划己获批准,桩基工程、道路工程等已经动工.在此同时,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在重环境保护规划的同步设计、实施.开发区环境保护的总体构思是: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开发区的经济发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充分利用绿化系统和水体净化环境.维护开发区环境的生态平衡.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环境规划包括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规划的目标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结合点。为使制定的规划能够可行,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基于对中国目前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的简要论述,对影响环境规划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公众参与的制度、对象、时间、形式、内容的设计、解决矛盾的能力、参与公众的热情等是影响中国环境规划公众参与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中国环境规划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结合点。为例制定的规划能够可行,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公众参考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规划制定者要自觉际充分地听取公从的意见,双方互相尊重、紧密结合、从全局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制订了一个完善可行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8.
环境规划工作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作用,通过环境规划来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中国环境规划的发展趋势包含3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提升阶段.今后,环境与经济协调型规划将会成为环境规划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从环境规划体系的角度分析了当前中国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完善中国环境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十一五"环境规划得到落实,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指标非常重要.根据"十五"规划完成情况和2005年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和指标.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15,43(3)
在把握新的历史时空坐标下国家发展对环境规划新要求的前提下,回顾了我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实践中我国环境规划面临的七个弱效困境及成因进行了剖析;并从理念与定位转型、规划体系统筹、理念到方案的差别化三个主要方面对未来环境规划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相连。城市环境规划应起到调整建设布局、防治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 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迫切需要有一个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基础的城市环境规划。武汉市城区内不仅水域宽广而且类型繁多,是武汉市环境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因此,武汉市城区水环境规划在整个城市环境规划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六五"期间,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确立了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大政方针,初步摸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的路子.从五年的统计数据和掌握的情况看"六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特别是在防治工业污染方面.防治工业污染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论环境规划的一般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规划是指政府(或组织)根据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所做出的、并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保护生态环境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行动计划。环境规划基本属性包括系统性、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性属性、经济效率属性和可操作性。根据这些属性,提出了环境规划的一般模式,即规划制定的一般程序、一般要素、一般内容和一般原则。其理论框架具体包括问题界定、干系人(stakeholders)确认、目标确定、行动清单筛选、实施计划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估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我国环境服务业将迎来大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载体一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在我国刚刚起步.本文在借鉴环境规划、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方法和步骤,并对优势分析、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建设目标、建设思路等八个规划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以环境保护部批准试点建设的第一个环境服务业集聚区—华南环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为例,详细探讨了上述规划方法在该案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环境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方法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境规划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环境规划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对旧的环境规划体系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科学的环境规划体系是我国环境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指出在建立新的环境规划体系过程中,应加强环境规划理论、环境规范法制建设、环境规划教育以及环境规划管理及实施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规划能否切实发挥重要功能,与其规划实施评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系统有效地分析和评估环境规划实施效果和问题.通过分析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层次分析法、逻辑框架法等评估方法,并实证分析环境规划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比分析发现,逻辑框架法可有效地分析环境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总体上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可为环境规划的实施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环境规划及其执行效果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借鉴欧洲和挪威的环境规划经验,提出我国应通过建立跨部门规划合作机制,强化不同部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技术协作;强化规划交流和培训,提高省级规划编制能力,建立能力建设长效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这篇文章根据生态可持续性的观点,挑战当前主流规划办法,适用于法治国家并建立在现代环境法办法的基础之上.这篇文章根据全世界环境政策大规模实施不利的一般经验,讨论了环境目标的设定和实施.在此,把环境规划与自适应管理办法作比较.环境规划中至少有一些法则来源于新西兰的<资源管理法>,更多则取自法律操作化的当代环境法律理论;而自适应管理办法在实施失败或似乎很难实施的情况下,允许考虑调整环境相关目标.自适应环境规划(AEP)观念被建议作为在通过环境限度合法界定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展的同时,选择可持续性规划的一个可能的路径.这篇文章提出了5个标准,这些标准是在自适应环境规划中必须要符合的.这些标准之一涉及到规划的层次,规划的层次与其它情况一起导致这样的结论:如果海岸带规划的目标是可持续性,就不能孤立地来对待,尽管在区域一级上这样的规划可能不得不面对非常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浅议城市发展规划中环境与经济的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前城市的经济规划和环境规划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规划,环境规划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未能反映出春应有的地位,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城市发展规划中应引入的新观念,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城市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20.
林娟 《福建环境》1997,14(2):14-14,29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安排。通过环境规划手段达到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做好乡镇环境规划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