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COD_(Cr)测定中消除亚硝酸根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CODCr测定中 ,掩蔽剂氨磺酸和氨磺酸铵消除亚硝酸根干扰的方法。探讨了这 2种掩蔽剂对亚硝酸根的掩蔽性能 ,并建立了亚硝酸根与掩蔽剂加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掩蔽剂对亚硝酸根的掩蔽效果很好。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刘昌文 《环保科技》2005,11(3):36-37
通过对CODCr消解方法的改进,使得CODCr的检测结果重现性好,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增强,能耗降低、操作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3.
皮革废水中高浓度的氯化物影响COD_(Cr)的测定。经过实验,加入等摩尔的AgNO_3,按水样中加入K_2Cr_2O_7,溶液与Ag_2SO_4—H_2SO_4。溶液体积比为30:17,改变酸度,可排除Cl~-干扰,准确测定COD_(Cr)的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湖北省磁湖的实测水质数据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该水体BOD5和CODcr间的相关关系,同时也指出了一些BOD5和CODcr的相关性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催化快速法测定CODCr是我国目前环境监测中普遍使用的最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 ,该法的检测范围是 60~ 1 0 0 0mg/l,我们经过研究测出催化快速法的定量下限为 1 0mg/l,扩大了该法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考察6个实验室中,标准溶液和标准样品的试验分析数据,得出闭管法较开管法具有更优的准确度、精密度和氧化能力,其闭管法的最佳氧化浓度(并非检测限)在150~850mg/L;结合水样的监测数据,研究了两种快速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得出两种方法均普遍适合工业废水监测,其中闭管法在测定中、高浓度荧光废水时,结果更准确、更环保,而开管法适用于相对低浓度的废水测定;总结归纳了CODCr监测分析过程中影响准确性的因素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理论分析,提出CODCH4/COD值作为废水厌氧可生化性的评价指标,确定了CODCH4/COD值表示厌氧可生化性的数值界限。同时,在BMP分析的基础上,采用CODCH4/COD值考察了垃圾渗滤液的厌氧可生化性,并与BOD5/COD值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显示,CODCH4/COD值与BOD5/COD值用于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的评价,得出的结论具有相似性,但CODCH4/COD值大于BOD5/COD值。究其原因:好氧条件下,总的生化耗氧量(BOD)u小于理论完全需氧量(COD);厌氧条件下,有机物完全去除时CODCH4(理)等于理论完全需氧量。此外,BOD5测试时间仅5 d,而BMP测试时间一般在30 d以上,从而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废水水质,故能较好地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8.
混酸介质微波消解快速测定炼油污水COD_(Cr)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针对传统CODCr回流法测定消解时间长、分析费用高等不足,研究了微波消解法在测定炼油污水中CODCr的应用。通过对微波消解功率、消解时间、混酸介质H3PO4H2SO4的用量及体积比等试验,确定了微波消解测定炼油污水CODCr的最佳条件。用该方法对炼油污水各处理装置的出水CODCr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传统的CODCr回流法一致。该方法具有精密度好、分析费用低、消解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密封消解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_(Cr)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国标重铬酸钾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时的不足 ,采用密封消解法来测定高盐废水CODCr,通过丁酮氧化率、氯离子干扰、混配水样和实际水样测定结果的比较 ,对国标法和密封消解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在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值时 ,密封消解法优于重铬酸钾法 ,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废水的CODCr。  相似文献   

10.
液膜法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液膜法去除并回收水中Cr(Ⅵ)。对膜溶剂、载体、稳定剂的种类及用量进行了优选。用优选出的膜配方制成乳液处理含Cr(Ⅵ)水样,对制膜速度及时间、混合速度及时间、内外水相pH、膜内比及乳水比等操作条件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污染物(COD_(Cr))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深、流速等水动力条件对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强度的影响,以苏州河底泥为例,通过水槽试验,分析了动态水流条件下河流底泥中污染物释放及其对上覆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ODCr释放率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CODCr释放强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率与水深和流速有关,在相同水深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流速的条件下,底泥的释放率随着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10cm、流速0.10m.s-1的动态水流条件下,底泥向上覆水体释放CODCr的释放强度与时间的关系为:C=1.06C0e-0.06t.  相似文献   

12.
对COD_(Cr)测定中干扰因素及其消除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玉文  袁东 《环境工程》2007,25(6):73-74
针对CODCr测定中,对消除氯离子、亚硝酸根、亚铁离子和硫离子等干扰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所采用方法科学、可靠,并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海市桃浦河的河道形态和地貌特征,共设计和采集了15个柱样,在对其进行CODCr、NH3-N系统测定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桃浦河底泥已受到严重污染,CODCr、NH3-N的平均含量分别超过参照标准值(CODCr9699.6mg/kg,NH3-N78.79mg/kg)1.1~10倍和1~5_8倍,污染最严重的是真大路桥到沪嘉高速公路段;其次是环镇北路桥到陈太路存瑞桥段,云岭东路桥到中科化工厂桥段,杨柳青路桥到北石路桥段。(2)垂直分布呈现由下而上污染加重的趋势,表明现代污染日趋严重。(3)不同河段污染程度出现差异主要与其所处周围环境的排污有关。(4)基于桃浦河底泥污染程度的不同,在底泥疏浚时应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光电Fenton技术处理污泥深度脱水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光电Fenton技术处理污泥深度脱水液,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光电Fenton技术能快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即初始pH为3.0,H2O2投加量65.3 mmol·L-1,FeSO4投加量6.53 mmol·L-1[n(Fe2+)∶n(H2O2)=1∶10),外加电压为7.5 V时,经光电Fenton技术处理20 min后污泥脱水液的COD去除率可以达到59.0%.同时TOC、TN、NH+4-N及TP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49.3%、20.6%、73.6%和96.5%.该项研究为光电Fenton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要从整个监测过程全面进行质量管理,本文以晋煤集团寺河煤矿矿井废水和生活废水中重要指标COD为研究项目,从水样采集的质量保证到具体实践操作中的质量保证、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数据分析和比对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真实可靠的数据及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CODcr与BOD5的机理,并对纺织印染、食品制造、造纸及城镇生活的废水CODcr与BOD5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研制了煤渣-沸石复合多孔介质材料用于去除苇田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和COD_(Cr)。通过材料中煤渣、沸石不同配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其配比为2:1。进而以吸附实验探讨了该材料对水中氨氮和COD_(Cr)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对氨氮和COD_(Cr)的吸附过程可用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方程描述;在25℃条件下,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出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271 mg/g、0.680 mg/g,而吸附速率主要受到边界层扩散和内扩散的控制。该材料对实际水体的吸附效果显示,在不同COD_(Cr)浓度条件下其对氨氮的去除有着较好的稳定性,对COD_(Cr)的去除效率随着COD_(Cr)初始浓度的增大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屠宰废水生化处理过程中COD快速测定法和传统的重铬酸钾法所测数据的分析比较, 证明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相互替代。并根据BOD5 的测定结果得到COD快 与BOD5 的回归方程式, 且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从而为屠宰废水生物化学处理装置的运行管理快速的提供数据,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苏州河截流区外河段(城郊段)东大盈河口—北新泾,按河道形态,支流与城镇分布等因素,沿程采集24个底泥柱样,测定其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底泥中COD_(Cr)和NH_3-N含量,分析COD_(Cr)和NH_3-N在沿程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底泥中污染沿程分布呈不规则波状起伏,东大盈河、蕴藻浜、盐铁塘、封浜、华漕港、新槎浦等支流口,浮泥层中COD_(Cr)含量达2万mg/kg,超过背景值2—3倍,支流口下游200m范围内均较高;黄渡小支流口、华漕港支流口浮泥层中NH_3-H含量达250mg/kg,超过背景值3倍。在垂向分布上,底泥柱样都出现峰值分布,在某些弯道及支流口出现递减分布。底泥耗氧污染程度主要与支流及其排污量有关,其次是弯道凸岸处污染物易于沉积富集。这为苏州河市郊段环境综合治理、底泥疏浚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