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今年55岁,担任山东肥城矿务局国家庄煤矿安全监察站监察员已经有15个年头了。干煤矿,安全是头等大事,人命关天,安监员工作只能干好,不能干坏。15年来,我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有人说,安全监察是工作好干关系难处。我说:“如果抓安全讲关系,怕得罪人,干脆别于。”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1985年10月的一天,我上夜班查岗时,发现掘五区有1人放哨,5名工人合伙违章。其中3人是矿里一些领导干部的孩子,1人是我好朋友的孩子。 抓住了违章,罚还是不罚?我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狠下心来,决定一视同仁,不看人行事。于是我向监察站作了汇报,并…  相似文献   

2.
好榜样     
按我厂规定,锅炉 检修工人一年可领一双 单胶鞋,一年半领一套 单工作服。共产党员何 俊秀同志五年多来,只领过两套工作服,一双单胶鞋。有几次,当别人都试穿刚领来的新工作服时,老何坐在一旁看。有人问他为何不去领?他总是说,我这套还能穿,领新的干啥?也有人说:你不穿,可以领来给爱人呀!他笑着说,我爱人有衣服穿,工作服是劳动防护用品,不是给老婆孩子穿的。老何的工作服破了就补补再穿,胶鞋破了就缝缝再用。同志们都称赞他是节约防护用品的好榜样。好榜样$辽宁发电厂宣传科@郭玉明  相似文献   

3.
<正>幸福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幸福呢?如何获得幸福?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我们似乎就在探究"幸福"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有人说,幸福很简单。对忍饥挨饿的人来说,一日三餐不间断就是最大的幸福;对处于寒风中的人来说,御寒保暖就是最大的幸福。有人说,幸福很复杂,执着一生,追逐名利,本想找到幸福,但最终子然一身,潦倒一生,一辈子都没弄懂幸福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对二手车,是真心的情有独钟。于是几个熟悉我的人,常常骂我重口味。他们骂重了!我想我只是不迷信,不封建而己。二手车怎么了?二手车便宜啊?这对我们穷人来说,就是降低60%的门槛啊!这个正当的便宜为什么不占?有人反驳我,说,被人开过的车就是不知道有没发生交通事故,我们买车,都喜欢买新的,就  相似文献   

5.
鹅头岭煤矿开采公司总经理尤丁卯死了。他的死,有人说“活该”;有人说“可惜”。说“活该”的,差不多都是“公司”的人;说“可惜”的,差不多都不是“公司”的人。那么,尤丁卯或许在生前是一个“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人,答案好象又不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看法呢?话还得从头说起。一鹅头岭并没有什么高峰峻岭。它的外形就象平地凸起来的一个鹅凸包。草不多,树不大。远观象个鸭蛋,近看象个瘌痢头。但是就在鹅头岭的那一层黄土乱石下边,藏得有宝──煤! 这几年,荒山包给了个人。 53岁的尤丁卯经过三思,十多年前“深挖洞”时在鹅头岭地下发…  相似文献   

6.
误解一:视频分析能够替代和超过人的工作 如果有人说视频分析能够做这个那个事情,那么我就会问:人是否能够做这个事情?答案是"能"或者"不能".如果是"不能",那么,视频分析技术也就不可能做到这个事情.  相似文献   

7.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铸钢分厂有一台16.7吨的大型变压器。检修时要吊上火车皮运到变压器修理间。以往都是用15吨的轨道吊超载装卸,由安全处派人到现场监装、监卸。工人们对此很有意见,他们说:“超负荷吊装是违章作业,难道安全处来几个人在现场一站就合法?就安全了?” 去年12月又要检修这台变压器,安全处的同志下决心,不再为超负荷吊运开绿灯,拒绝去现场监督装卸。问题很快反映到总厂厂长那里,厂长立即打电话质问安全处处长: “喂,铸钢的变压器怎么不吊?” “违章超负荷不能吊!” “你们派人到现场去指挥嘛!” “既是违章作业,我们怎么能违…  相似文献   

8.
说到汽车环保,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电力驱动汽车。用电力来驱动,听上去很不错,但做起来很难。这里有很多难题,比如:如何能够有充足的电能支持普通汽车的行程;再比如:如何能快速的充满电,就像加一箱油那么快;再比如,我们在哪里充电?先让我们讨论一下以下几个问题:插电式电动车究竟环保?不环保?  相似文献   

9.
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哪里?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回答也不同。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爱情;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金钱;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理解;有人说,矿工家庭的幸福来自于和睦……。那么,矿工家庭的幸福究竟来自于哪里呢?我的回答是来自于安全。我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我深深懂得“矿工没有安全,家庭哪有幸福”这个道理。 我是一名煤矿工人,曾经在井下奋战了十个春秋。在安全生产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曾多次在安全课堂上问学员:对于企业而言,零事故是否能做到?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不能,也有人说大事故可以为零,小事故根本不可能。一位生产经理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只要吃芝麻饼就一定会掉芝麻粒,企业只要生产就一定会出事故。对此,笔者并不赞同。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人在采访爱因斯坦时问道: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安康漫画     
《现代职业安全》2008,(3):48-49
什么是幸福?可能会有多种答案。有人会说:"有钱就有幸福"。有人会说:"名誉、地位就是幸福"。…诚然,这些可能会给您带来幸福,但最基本点就是"平安",没有"平安",什么金钱、名利都谈不上,整天只能与灾难、病痛纠缠,天灾人祸不断,谈何幸福?所以说,平安才是幸福,平安是最要珍惜的!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杜荀鹤在《泾溪》中写到:泾溪石险人兢慎,终身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其意是说,面对湍急险恶,乱石林立的河流,过河的人都能小心谨慎,倍加提防,终年没听说有人落水或淹死,而在平流无险的平静水面上,却经常传来有人遇险的消息。为什么泾溪石险无事故,平流无石却有沉沦?这是因为当人们身历险境时,能够自觉提高警惕性,做事小心谨慎,便达到“无事故”的效果,而在人们自以为安全的地方,放松了警惕,  相似文献   

13.
人人都有生物钟 生物节律理论是一门既老又新的学问。远在古代就有人研究:雄鸡为什么能报晓,病人的出生年月与病情发展有什么关系。但是,直到20世纪初,科学家才揭开了生物节律的秘密,证明一切生物,包括人,都有生物钟,它存在于神经节(核)或神经细胞中。 乍听起来,生物节律理论似乎很深奥、很神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验出,在一段时间里精神好,浑身是劲,头脑灵活,工作效率高,而在另一段时间,则感到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头昏脑胀,心情烦躁,容易动怒。原因是什么?这一方面有思想意识、身体健康状况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4,(9):10-13
事故高发,规律使然?薛宁有人说,事故高发,乃各国之经济发展达到某一水平或处于某个阶段的不可更改之规律,只是其经历之先后有别、早晚有异而已。不幸的是,我国目前正当此时。也有人说,事故是人们的生产实践违背生产规律所致,遵之可免,背之则患。两种说法,既大相径庭,又针锋相对。前者指出发生事故的规律,奉劝国人尊重规律,接受现实;后者是说避免事故有规律,告诉人们只要循规蹈矩,就能实现安全生产。上述两说孰是孰非,笔者不敢妄言,也不知二者是否能在逻辑上共存;但仅凭常识,深感个中必有弦外之音,并由此想到几个问题,权作引玉之砖堆于文后:难道今天的中国经济所处的社会人文背景,仅用一个以美元为单位的 GDP 值就能描述?难道发展经济,必须违背生产规律?既然事故高发是规律使然,可否以废除安全法律、取消安全监管、停止安全科研之举来顺其自然?倘国人能以否定作答,安全工作将由被动变主动,安全生产之好局面必将再现。  相似文献   

15.
在北京市燕京铁厂的墙外,有个电石灰渣坑,上面盖着一块铁植。有人说这电石灰渣和白灰的性质差不多,能用于墙壁抹灰,所以附近居民常有人来掏。有一天,就在灰渣坑旁发现了一具被烧得焦头烂额的尸体。尸体旁有辆手推车和一把铁锹。 事故调查组的同志们来到现场进行调查。只见这灰渣坑是用水泥抹的,容积10米3,铁盖很严密,得用力撬才能打开。灰渣坑与燕京铁厂的乙炔站仅一墙之旧,墙下有一条管子相通。乙炔站每天用电石200公斤,清出的电石灰渣顺水排入坑内。据目击者说:“死者是个掏灰的人,他打开灰渣坑的铁盖时,从坑里突然冒出一道火光并发出一声…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市场瞬息万变,今日你登场,明日他上台.婚姻有七年之痒一说,能立足市场的产品,5年不倒牌已很不易了,况乎20年?可正是20年的时间,一只默默无闻的保险柜坐上了业界全国老大、全球销量第一的席位.   奇迹的发生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企业掌舵者胡小良.   很多人颇感费解,胡既不是个懂技术的人,更不像一个管理者,怎么就能成功?但很少有人知道,胡小良有着令人惊叹的市场嗅觉力,能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保险柜在哪里最好卖.   这个宁波商人用自己熟稔的反常规运作方式,经20年创业发展,开始建立保险柜王国——……  相似文献   

17.
安全小故事     
《安防科技》2013,(12):37-38
杞人忧天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成语故事: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有个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  相似文献   

18.
(一 )不会走路 ?每一个成年人 (除了残疾人 )都会走路吗 ?这话说起来有点儿可笑 ,仔细想起来还真有点儿耐人寻味。如同漫画中那位举着雨伞的先生似的 ,我们生活中还有 :有的人走路不望天 ,被从天而降的石子砖块砸伤 ;有的人走路不看地 ,被地面上凸起的坷垃绊倒 ;有的人边走边思考 ,与他人碰个满怀 ;……直立行走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因此笔者提醒那些不用心走路的人 :“可千万要走好啊 !”(二 )“我再也不会违章了 !”看到这幅漫画 ,有的人会对图中那位国外的严厉父亲的行为感到不理解 :小孩子的游戏 ,何必当真。然而 ,在笔者看来 ,…  相似文献   

19.
上午和下午     
从来不问安全工作的“应付”主任,突然煞有介事地对大家说:“同志们,请大家立刻把防护用品穿戴起来。” 小赵插嘴说:“穿戴那些东西干吗?多不习惯呀!” “应付”主任忙说:“同志们实在不习惯,也一定要坚持一个上午。” “为什么上午和下午不一样?”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 主任白了他一眼:“上午有检查团来,下午他们都走了么。”上午和下午@刘正中  相似文献   

20.
忠诚的坚守     
忠诚是什么?有人说是一座山,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思想的高度;有人说是一片海,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胸怀的容量;也有人说是一方蔚蓝的天空,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心中的希望。忠诚,就是始终如一地恪守信仰、职责和情操,绝不背叛自己的誓言。他,没有什么宏图伟略,但他的工作业绩历历在目,他心中始终存有的只是一份忠诚的坚守。他就是车河选矿厂铅锑承包组长,共产党党员陈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