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是去年冬天,我在《泉州晚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一家公司派员去宾馆接一位美国客商来公司洽谈商务。路上恰逢一队小学生放学回家在过斑马线,驾驶员不仅不停车,反而一冲而过,吓得小学生四散奔逃。这位美国人见此情景目瞪口呆,连连摇头,感慨道:“不可思议!简直不可思议!” 在这位美国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在咱们这儿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而这种司空见惯的事确实有悖社会道德。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渠道建立起小学生“安全通道”,以维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首先,这条“安全通道”应建立在广大公民们的思想意识中。咱们说,社会道…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2017年开展“车让人”活动以来,斑马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但本文经统计发现,近两年交通事故量并未明显降低,即“车让人”虽有效控制了斑马线事故,但并未明显影响整体交通安全形势。为此论文设计了3种人车博弈仿真实验,分析不同典型情况下的礼让司机心态:在没有规定车让人时,积极礼让率约20%;在规定车让人时,积极礼让率约50%;当给予司机正向反馈时,积极礼让率约70%,仿真结果验证了:如果没有很好地兼顾司机情绪,“车让人”并不能实现本质安全,即大量交通事故只不过是从斑马线推移到了公路的其他地方(事故外溢)。论文最后建议在斑马线处分别设计给司机和行人阅读的2套标语,综合调控司机心境,有效防控“斑马线事故外溢”。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美国人来说,最兴奋的事可能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他们驾车、玩车、修车且不说,还往往在“车屁股”上,别出心裁地用五颜六色的贴纸剪成的字母拼在车尾,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对交通的点滴感悟,或者自己的人生观念等等,构成一道独特的汽车文化。车子行驶在路上最怕后面车撞上自己,美国汽车文化中这方面的内容也最多,且以玩世、戏谑的口吻出现:“我不是同性恋者,千万别吻我。”“不要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公路上不玩碰碰车游戏”、  相似文献   

4.
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高发,我们何时能够放心过马路?连日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走上福州街头,我们在福州市的华林路、鼓屏路、白马路、杨桥路、仓山学生街等街道,就斑马线安全问题展开调查采访,受访的过半行人认为过斑马线没有安全感。斑马线上,当行人遭遇机动车时,究竟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  相似文献   

5.
5月7日,杭州的胡斌在斑马线上撞死谭卓。8月4日,杭州的魏志刚酒后驾车在因胡斌案而设的“爱心斑马线”旁把马芳芳撞死。这条“爱心斑马线”为警示“70码”事件而设立,启用于5月18日。然而才过了两个多月,悲剧再次发生。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万余起,造成7万多人死亡和30多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  相似文献   

6.
1982年10月的一天,河北省邯 郸矿务局康城煤矿三坑掘进工石贵 样、顾正芳下班时走在运输大巷轨道 中间。这时从后面开来一辆电车,响 起急促的铃声促他们让道。石对顾 说;“咱俩别让道,看开车的怎么办!” 顾说:“行,咱们谁先躲谁就是大狗 熊!”他俩就这样仍在轨道中间行走。 电车司机以为他们听到铃声会躲开, 没准备刹车。谁知车到了跟前,两人 仍不让道,这才急刹车。但时间已迟,车又继续向前滑了几米才停下。石、顾都被撞倒。要不是司机打反车,两人就丧命了。 三坑领导和坑口安全监察站对他俩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每人罚款25元如此“英雄”@冯奇…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央视曾经连续播出过专题片<直击斑马线>,针对斑马线上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作了报道.在杭州就流行起"拇指感谢法",不管是车让人还是人让车,对谦让的一方伸出拇指予以夸奖、感谢.对此"感谢法",笔者很有感触.  相似文献   

8.
当朋友走出公寓大门看到我那辆捷豹轿跑时,虽然努力保持着矜持,但也不由发出一声惊叹:好车!同行的一个“美媚”则毫不掩饰地发出极其夸张的尖叫:太酷啦! 打开车门,掀开座椅,让“美媚”坐后面,朋友在副驾,系上安全带,松手刹,轰油门,捷豹就像豹子一样窜了出去  相似文献   

9.
“捡人”     
想必谁都坐过车。不过,坐过车的,不一定能碰上这等事,如坐自家车,单位车,环城车等等。要是坐上各类营运的大小中巴,你就会常听到“今天捡到多少人了么?”不信,就看看我春节间坐的这趟车——  相似文献   

10.
“捡人”     
想必谁都坐过车。不过,坐过车的,不一定能碰上这等事,如坐自家车.单位车.环城车等等。要是坐上各类营运的大小中巴,你就会常听到“今天捡到多少人了么?”不信,就看看我春节间坐的这趟车——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7日,杭州的胡斌在斑马线上撞死谭卓。8月4日,杭州的魏志刚酒后驾车在因胡斌案而设的“爱心斑马线”旁把马芳芳撞死。这条“爱心斑马线”为警示“70码”事件而设立,启用于5月18日。然而才过了两个多月,悲剧再次发生。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万余起,造成7万多人死亡和30多万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其中由酒后驾车引发的死亡事故就占1/4。  相似文献   

12.
当车缓缓驶入建阳,我们顿被市区“风景”所吸引:随着左毅指挥手势的变化,斑马线两侧的车流或停或走,有条不紊。此时,我们的眼球仍停格于左毅那潇洒自如的执勤手势。而左毅的闪光点, 更体现于他作为一名“马路天使”在绿色通道上几年如一日地护送学生过马路的殷殷深情。  相似文献   

13.
后面的车马上要追尾了,你的汽车突然警铃大作,一场事故由此避免;停车位紧张,你想没想过汽车也可以摞起来停放;开车累了,没关系,让车自动驾驶吧……  相似文献   

14.
乍看题目,有人会误会为“一眼”就是独眼之意。其实,在这儿,要讲的是“一眼准”的故事。 王“一眼”是谁?王“一眼”就是咱交警大队的王艮。他为啥会被人称为“一眼”呢?先让我讲一讲他的“一眼”绝活—— 一日,我驾驶着公务车与王艮一道出外勤查违章,刚上省道,遇一辆大巴迎面而来。我们才与大巴擦肩而过,王艮对我说:“掉头,截下它!”大巴停下后,我们登车厢检查,让人大吃一惊,发现  相似文献   

15.
爱情斑马线     
"爱情需要一条斑马线才安全。"这句网络上流传的话,说的就是成都合江亭的"爱情斑马线"。春节期间,这条爱情斑马线换上了新装,成为都市红地毯。"打造这条爱情斑马线,不光为新人,而是要让每一个走在上面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成都市交警三分局民警如是说。据了解,这条"爱情斑马线"在全国属首创。  相似文献   

16.
一场淋淋沥沥的大雨刚过。我漫步在泉州市的刺桐路上,空气里飘荡着路边一排排树木上花朵的清香。蓦地,三辆急驰而过的摩托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在我的不远处,一对唧哝正欢的年轻情侣被这飞速的车影,惊得不知所措……我猛然意识到:这是“飙车”,这是危险的“超速”! “飙车”,从有关词典和交通法规上的解释,就是严重超速,是严重危及交通安全的行为之一,是必须严禁的。时下有些年轻人,骑起摩托车飘飘然上路,开飙车、开狂车、开“英雄车”,超速行驶,强行超车,争道抢行,无视道路交通法规,由此酿祸肇事,不但丢掉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把无辜人一起带向灾难。 面对发生在泉州市的因飙车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我不禁感慨:生命诚可贵,“飙车”价更高。  相似文献   

17.
同学的父亲是个战功显赫的老英雄。与他交谈中.聊起了交通安全这个话题。我说现在网上热议的“兰州老汉砸车”事件.起因是在斑马线上车辆和行人都在抢行,人当然不能和车子“较劲”,于是老人拿砖怒砸抢行的车辆。社会各界对此有两种不同意见,各说各的理.闹复杂了。  相似文献   

18.
好友阿才自那日买彩暴富之后,便不假思索地买了一匹“白马”。每次相约逛街或游玩,他总是开着自己那匹“白马”,载着我在大街小巷里自由穿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有车的好处。  相似文献   

19.
二十年来,在夏开“三伏”,冬开“三九”的运营路上,“的哥”杜建琛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Hello,What can I do for you?”“你好,我能为你做点什么?”紧接着一连串的英语,让一位来榕洽谈生意的美国华侨非常高兴地坐上了杜建琛的车。这是在今年三月福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商贸交易会中,杜建琛为美国华侨服务的一幕。他的英语之流利,让众多人投入羡慕和钦佩的目光。后来才知道,杜建琛除了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外,日语和韩语也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20.
“的哥” 李雄是个好管闲事的人。 五年前,还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李雄曾发生过这样的一幕:“表哥,你开公家车,能不能给我10升汽油骑摩托?”面对表弟的要求,李雄说:“我只管开车,我没有权利把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