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似车     
生活本身就充满着选择:太阳选择了炽热,月亮选择了温柔,大海选择了浩瀚,天空选择了蔚蓝,而我选择了司机这片天地。这是我无悔的选择,因为我从小就崇拜司机,渴望将来长大后能当  相似文献   

2.
车走如人生     
十几年的一个冬天,高中毕业的我带着美好的希望报名参军了。顺利通过部队政审那天,想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手握钢枪的军人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到部队后,领导让我学开车。那年代,当兵学开车可是大美差,虽然不能天天与钢枪为伴,但还是让战友们羡慕死了。  相似文献   

3.
几个朋友学开车,交了学费却嫌驾训班的教头不好伺候,拼老命给我戴高帽子:老哥你技术一流啦,老哥你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跟我们一块到野外做有氧运动啦。死缠烂打要我陪他们练车。 正逢长假,闷在家里也是下雨天打孩子,况且我这人本来就有些好为人师,干脆就汤下面就坡下驴,给他们当教练去吧。于是两三部车,  相似文献   

4.
会车不占线车辆在没有划分中心线的道路上相互交会,与道路的宽窄、视线的好坏、车速的快慢、横向间距的保持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注意保持横向间距、会车不占线是决定的因素。只要按规定的时速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会车即可。在没有划分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或在窄路、窄桥上会车则必须减速靠  相似文献   

5.
6.
7.
为何西方的车轮越来越多而我们却越来越少最后竟至于无?为什么驾车的动力从常乘的四马到牛羊驴骡,最后竟沦落到让人来做牛做马?为什么中国的车文化不进反退?为什么中国的车文化会由先秦时期的繁荣昌盛的峰巅而跌入低谷?秦汉混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道路扩张延长,车文化理应较前有更大  相似文献   

8.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以及由农业经济产生的农民文化是阻碍中国车文化发展甚至是造成中国车文化退化的原因。但这只是外部原因,它只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解释了停滞和退化的原因,而没有说明为什么不能发展的理由。  相似文献   

9.
10.
人·车·路,构成一个动感纷呈、光色斑驳的交通世界。穿越历史驿道和时间长河而来的现代交通世界,呈现一派壮观、一片纷繁,装点了人类生活的丰富和多彩。在壮观与纷繁的缝隙,却也时不时难以杜绝地掠过堵塞的尴尬与烦恼、车祸的忧患与无奈。人们生活在交通世界,既感受着车水马龙驮来一路阳光,也注视着它那  相似文献   

11.
车与政治的关系除了形式政治和实质政治之外,还衍生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学说或理论,不妨暂时称之为"车政治论"。  相似文献   

12.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18):22-24
现在我要介绍一种比"指南车""和计里鼓车"更大、更重要的车——"花车"。"花车"的"花"指的是附加于车体上的外在装饰性成分。"花车"是笔者借用俗语来指非本质性、非实用性的一种"另类车"。这样说听起来好像成了一种纯粹  相似文献   

13.
汉代以后的车文化虽然在实质和总体上是一部"开倒车"的退化史,但在另一方面,也有它的"发展"与"繁荣",那就是车子在古代中国被作为象征符号而畸形膨胀(或者可以称之为"文化过度")的"车服制度"。我们知道,礼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分等级、别贵贱、辨亲疏、明尊卑。要实现这些目的,彰显这些意指,就必须有外在的区别性标志物作为象征。而人类最能彰  相似文献   

14.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20):17-19
既然"花车"只是形式上的装饰,那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还会那样重视它,认真到斤斤计较的地步呢?现在就要回到上一章开头提到的话:"它还是有另外作用的,而且很重要。"她的重要作用就是它的符号象征意义。由于统治阶级看中的是这一点,所以使得车子的这种象征功能大于它的使用功能,最后把它  相似文献   

15.
16.
17.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24):20-23
车文化对宏观文化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谈:一是"实作用力",一是"空作用力",也可以称之为"存在作用力"和"非存在作用力",或者还可以称为"‘有’作用力"和"‘无’作用力"、"明作用力"和"暗作用力"等。这些都是笔者杜撰的概念。为了简单方便起见,我们就使用  相似文献   

18.
车战与非车战对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商业伦理以及战争伦理所发生的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这方面至今还没有人对之做出过深入、全面的探讨。笔者不惜破"零度风格"之自律,痛揭其间的隐秘关系,将成名竖子绳之笔法,为天下英雄长出一气。后车战时代反贵族精神的普遍兴起经过战国时代贵族的下战车与下政坛的去贵族化风潮摧折,贵族精神屈居下风,到了战国末期,几于荡然无存;而  相似文献   

19.
20.
余出 《安全与健康》2011,(22):22-24
古代王公大臣以下的车制比五辂车制更复杂,这除了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原则和礼穷则通,下得通上造成混乱之外,历代的官制不同也是个重要原因。先秦以前比较简单,虽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分,但实际行政性质的级别只有公、卿、大夫、士四级制:孤乘夏篆,谓五色画毂约也。卿乘夏缦,夏缦,亦五采画,无篆。大夫乘墨车,墨车,不画,但以漆革车而已。士乘栈车,不革鞔而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