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到春季,不少人会出现一种总是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作"春困"."春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适应环境所造成的.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冬天,人的皮肤血管受到寒冷的刺激,血流量减少,同时大脑和内脏血流量增加,而进入春天后,随着气温的暖和,人的皮肤血流会增加,流入大脑的血流却相应减少,因而一时无法适应,便出现了"春困"现象.  相似文献   

2.
复康 《安全与健康》2004,(4S):53-53
春天,不少人常感到困乏,早晨不易醒来,醒后又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春困。为何春天人们会发生“春闲”呢?这还得从气候环境因素与人体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谈起。寒冬腊月时人们在低温的作用下,皮肤的毛细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这时汗腺闭合,皮肤血流量减少,脑部和内脏器官的血液量增加,大脑血氧供应充分,所以冬季哪怕是寒风刺骨时人也不易困倦。  相似文献   

3.
春天,不少人常感到困乏,早晨不易醒来,醒后又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春困.为何春天人们会发生"春困"呢?这还得从气候环境因素与人体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谈起.寒冬腊月时人们在低温的作用下,皮肤的毛细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这时汗腺闭合,皮肤血流量减少,脑部和内脏器官的血液量增加,大脑血氧供应充分,所以冬季哪怕是寒风刺骨时人也不易困倦.  相似文献   

4.
春天,不少人常感到困乏,早晨不易醒来,醒后又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春困。为何春天人们会发生"春困"呢?这还得从气候环境因素与人体生理功能相互作用谈起。寒冬腊月时人们在低温的作用下,皮肤的毛细血管经常处于收缩状态。这时汗腺闭合,皮肤血流量减少,脑部和内脏器官的血液  相似文献   

5.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3):48-48
一到春季 ,不少人会出现一种总是打呵欠、无精打采、昏沉欲睡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被作“春困”。“春困”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隐患 ,它能引起各种事故。如汽车司机出现“春困” ,在驾驶车辆时 ,就会因昏昏欲睡和头脑不清 ,造成判断失误而发生车祸 ;生产第一线的工人 ,如果出现“春困” ,再加上机器轰鸣声 ,会产生一种迷迷糊糊的感觉 ,其危险性会更大。克服“春困”现象的有效办法是坚持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每天早晨起床后用冷水洗脸 ,然后做广播操 ,打打拳 ,跑跑步 ,或到野外散散步 ,呼吸些新鲜空气。因为野外空气中富含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相似文献   

6.
春天,人们常感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道理何在呢?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出现的生理现象,原因是:冬天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热能,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整个皮肤的血管处于收剑状态。到了春天,由于天气变暖,大地复苏,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  相似文献   

7.
春天,空气由干燥变得湿润,人体皮肤逐渐舒展,皮肤末捎的血液供应增多,脑组织相对供血减少,于是易产生一种“催眠状态”,即所谓的“春困”。  相似文献   

8.
春困是随着气温回升而出现的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有些驾驶员朋友认为,只要春天多睡就不会发困了,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每天睡足八小时就可以了。若再增加睡眠,反而会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并极易导致交通事  相似文献   

9.
春困是随着气温回升而出现的一种暂时的生理现象.有些驾驶员朋友认为,只要春天多睡就不会发困了,其实不然.一般情况下,每天睡足八小时就可以了.若再增加睡眠,反而会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之处于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并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进入春天,很多人都有睡不醒的感觉,导致精神不集中,驾车容易出现昏昏欲睡的“春困”现象,使司机遇到情况反应迟钝,在处理紧急情况时的应变力下降。  相似文献   

11.
正1.犯困。俗话讲,"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春困是肝血偏亏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生理反应,血虚不能周济大脑则易困。整个冬天忙碌劳累的人们春困现象更加严重。春困时可以在午后休息一会儿,晚上尽量早睡,可以适当喝些绿茶、茉莉花茶,醒神清热毒,也可以喝菊花茶,菊花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但脾胃偏于虚寒、经常吐酸水的人不建议喝绿茶。因为绿茶性质偏于寒凉,可以喝红茶加菊花比较好。  相似文献   

12.
午睡的学问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人在夏日为什么要午睡一会儿呢?夏日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气温很高。这时,人体为了充分散热御暑,皮肤血管大量扩张,引起体内血液分配的不平衡,大脑的血流量减少;加上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学习或劳动,人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另外,昼长夜短,酷热难当,人们常常晚睡早起,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为了补偿精神和体力的消耗,午睡一会儿是必要的。有人把午睡比喻为“充电”,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怎样才能睡好午觉呢?首先,午  相似文献   

13.
电扇综合征是夏季常见的由于使用电扇导致的全身性症状。空调综合征是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 ,也带来的一种“病症”。长期在电扇下吹风 ,就会因风而使全身自觉症状增加 ;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 ,也会因空气不流通 ,环境得不到改善 ,而出现鼻塞、头昏、打喷嚏、耳鸣、乏力、记忆力减退、易感冒等症状 ,以及和皮肤过敏性特征相关的症状 ,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皮肤变差等。这类现象在现代医学上称之为“空调综合征”或“空调病”。两者加到一起为 :电扇、空调综合征。据统计 ,有30%的人怕使用电扇 ,在40岁以上的人有90%不愿…  相似文献   

14.
春困与安全     
古人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草乍绿,百花盛开,到处是暖洋洋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和弥漫的花香,春天的确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节。但是由于天气和生活习惯的原因,造成了人们的春困现象。难怪古人又说什么“春眠不觉晓”了。但春困对于安全生产来说,无疑是一个看不见的杀手。由于春困而使人乏力嗜睡,精神委靡,行动迟缓,应急反应灵敏度大大降低,从而引发了无数的交通、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春困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何防止春困呢?笔者通过多年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江苏劳动保护》2011,(10):50-50
自古有“伤春悲秋”的说法。让人产生悲伤情绪的是一种激素,叫“褪黑激素”,它不但让人抑郁,还能让人入睡,是由我们大脑底部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产生的。充足的阳光可以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但入秋后,阳关照射时间明显减少,特别秋天多雨,人体的褪黑激素就会增多,同时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受到抑制,细胞也就会“懈工偷懒”,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春天来临,由于气温变化等原因,人体会感到疲乏,即所谓“春困”。这对于行车的驾驶员来说,不利于安全。但如能在饮食上加以调理,能解除“春困”,使精力充沛,聚精会神开好车。 一、早餐要摄取较多的热量。驾驶员要养成每天早餐摄取食物大部分热量的习惯,因为早餐的摄入热量最多,是理想的饮食安排。  相似文献   

17.
深秋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有心脏病的人往往会突然感到胸痛、憋气和心悸等;有高血压的人易出现头晕、麻木或烦躁不安.这是因为秋天天气转凉,引起机体的"应急反应",肾上腺分泌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管阻力也增加,心脏血管负荷量增大,血压升高.寒冷刺激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另外,如果原来就有心、脑血管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以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苏劳动保护》2011,(3):47-47
每到春季,人体感觉是舒服多了,不过也出现了很多身不由己的身体反应,比较常见的就是春困。北京协和医院有着20多年从医经验的老中医张教授提醒大家,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同时多食蔬菜、水果、酸梅汤等碱性食物可有效缓解“春困”。  相似文献   

19.
(1)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2 )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 ,大脑营养供应不足 ,时间久了对大脑有伤害。(3)甜食过量。甜食过量会减少人体对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 ,导致机体营养不良 ,从而影响大脑发育。(4)长期吸烟。长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易患老年性痴呆。(5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 ,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 ,聪明的人也会糊涂起来。(6 )少言寡语。经常说富有逻辑的话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 ,反之则会加速大脑退化。(7)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20.
正春季是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有些人却有白天犯"春困",晚上辗转难眠睡不着觉的现象。春季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调节好生物钟,合理运动科学饮食。失眠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减少压力。以下是几个能帮助您快速入睡的方法。1.抓住入眠良机春季是最适宜人们睡眠的季节,由于春天季节的特点,人们往往会感到困倦,这时就应该合理地安排好作息时间。人体到了夜晚,自然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