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对于心理疗法似乎还不十分熟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 所谓心理疗法,它是通过开导、劝慰、说服鼓励等方式来影响人的情绪,使其精神、心理状态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正>员工的安全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它的形成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通过运用心理学手段,企业可建立员工安全心理模型,以形成员工的安全心理定势,从而改变干预对象的不安全心理状态。这种方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对其效果也需全面、系统地综合评价。干预方法对于易引发事故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3种:员工安全心理  相似文献   

3.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常规手段,要实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就必须防止"四种效应"。一要防止"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及产生的心理效应,在以后的生活中,又会不自觉地根据第一印象对交往的人作出评价,而忽视此后获得的与第一印象不相一致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常规手段,要实现安全检查的预期目的,就必须防止"四种效应".一要防止"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与陌生人初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及产生的心理效应,在以后的生活中,又会不自觉地根据第一印象对交往的人作出评价,而忽视此后获得的与第一印象不相一致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安全》2020,(7)
为推动不安全心理研究的发展,从心理层面控制或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主要从不安全心理类型、研究领域、影响因素以及不安全心理测量4方面来解析不安全心理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不安全心理类型方面,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有8种不安全心理类型;在不安全心理研究领域方面,不安全心理在煤矿和建筑行业研究较多;在不安全心理影响因素方面,仅对不安全心理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在不安全心理测量方面,国内不安全心理测量方法仍是借鉴国外,并且国内不安全心理测量量表较少。总之,目前对不安全心理的深入研究较少,未来需要从量表开发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6.
《现代职业安全》2003,(5):53-53
最近,瑞士权威美容和心理研究机构CN5中心发现,精神压力可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出现持久的身心功能失调,以致皮肤干燥松弛、失去光泽、肤色呈病态状。由此,精神美容法大行其道,该方法包括洒泪排忧法、诉说法及工作疗法、休闲疗法、笑疗法等。笑疗法是见效最快且人们最乐意接受的方法。许多爱美的瑞士女人们真的每天大笑,果真使很多因工作或生活压力而令皮肤变得糟糕的女士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7.
正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保龄球效应",其表述的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理需要。当面对指责的时候,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往往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多赞赏和鼓励,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很多管理者充分发挥了这个效应,毕竟无论是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还是关键产品的研发和售后,"人"均处在关键核心的位置上,而通过不断的鼓励和赞赏,往往能够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进而给企业带来不断前进的动力和财富。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不安全心理与行为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应用已开发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不安全心理和不安全行为量表,调查206名有限空间一线作业人员;运用SPSS软件方差分析收集问卷中的各人口变量不安全心理得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各维度不安全心理得分和不安全行为得分。研究结果表明:除性别、年龄这2个变量外,不安全心理水平在工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单位属性方面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安全心理各维度均与不安全行为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的7种不安全心理中,从众、侥幸、捷径省能和厌倦心理这4种心理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从众心理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侥幸、捷径省能和厌倦心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心理契约的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许多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仍然停留在表象层面,并没有形成员工的理性安全自觉,难以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研究证明,心理契约是安全文化构建的基础与着陆的关键环节。基于心理契约理论,首先考察心理契约与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的内涵,其次挖掘心理契约与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相互影响的机理,最后提出全新的煤炭企业本质安全文化模式。认为只有基于心理契约,以本质安全精神文化为核心,以本质安全制度文化、本质安全行为文化、本质安全物质文化为支撑,方能构建煤矿企业本质安全文化模式,真正实现人-机-环境的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0.
浅谈违章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张太宪,邵生人的一切行动受心理状态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和掌握违章作业人员的心理状态、活动规律,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自觉地规范人的行动,从而达到提高技术、遵章作业、减少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松花江林区3...  相似文献   

11.
超产有奖,在煤矿早已有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利润,职工多劳多得,并非是错误的。然而,一味追求超产奖,自觉不自觉地把矿工们的思想引导到"生产第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便于职工和安全管理者因地制宜、对照参考的进行心理减压和自我疗法的具体措施,具有非常强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为预防和控制新生代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出现,探讨心理资本、犬儒主义与工作场所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以行为实验方式检验心理资本干预的有效性。基于构建的假设理论框架,通过行为实验对心理资本开发干预在增加心理资本、减少犬儒主义和不安全行为方面的有效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心理资本与不安全行为负相关;犬儒主义与不安全行为正相关;心理资本与犬儒主义负相关。心理资本干预措施效果良好,能够直接减少犬儒主义,间接降低不安全行为出现概率,支持心理资本干预的有效性,多组中介模型分析支持假设提出的犬儒主义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新生代员工安全管理水平,深化心理资本和犬儒主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施工现场工人不良职业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利用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不良职业心理与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安排、工作环境、管理政策及人际关系带来的工作压力与不良职业心理及不安全行为均显著相关;个体因素带来的工作压力对不良职业心理无显著影响,但对不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不良职业心理在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不仅存在直接显著关系,且工作压力还可以通过产生不良职业心理从而影响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5.
《江苏劳动保护》2011,(3):40-40
一、什么是习惯 习惯是由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为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习惯在工作、生活、与人交往或是思考问题。俗语说:“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形成都是一个“渐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人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与一般心理测量的区别;阐述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量表的编制依据和具体的编制方法;给出了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初步施测量表,即包括8个分量表的总计750条指标项目。在确定施测范围、选取测量对象的基础上,实施对人不安全行为初步施测量表的心理测量,通过对初试量表测定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750条指标项目中约减择取152条重要性程度较大的指标,组成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综合量表。通过对综合心理测试量表的现场施测,结果表明:该综合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满足人不安全行为心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产生机制,从冲突处理模式选择的角度,对148名男性矿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AMOS7.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探讨合作型、竞争型、回避型冲突处理模式分别对冲突当事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冲突处理模式与不安全心理有显著相关关系;不安全心理显著导致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产生;不安全心理是冲突处理模式与矿工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的中介变量;人际关系亲密度在冲突处理模式与不安全心理的作用中起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型活动中人群的不安全心理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安全技能培训、面临危险时的行为和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该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型活动中人群的心理,结果表明,大型活动中人群的不安全心理主要包括安全意识不足、凑热闹心理、恐慌、从众心理、责任感缺失。这些心理受到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女性更容易受到周围恐慌情绪的影响;面临危险时,男性更容易保持镇定;受教育程度越高,遇到突发事件时更不容易惊慌与随大流。针对几种不安全心理,本文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一名优秀基层安全监督员在介绍工作经验时说,要履行好安全监督员职责,就必须始终保持"越干越胆小"的谨小慎微心理,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全身心投入监督工作。这位安全监督员为什么强调"越干越胆小"?细想起来也很容易理解。因为随着从事安全监督工作时间的延伸,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不安全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情况和预测作用,采用自行编制的组织管理测评量表及不安全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对安徽两家大型煤矿的250名一线矿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组织管理因素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及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矿工不安全心理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行为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心理受组织公平、组织支持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矿工不安全行为受组织安全态度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煤矿企业提供了参考,煤矿管理者可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矿工的不安全心理,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