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成为自古到今,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因为安全是组成生命的另一类元素,须臾不可远离,一旦失去,属于人们的只有一次的宝贵生命便毫无保障.  相似文献   

2.
我曾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组安全漫画,描述的是一位矿工看到墙面上的一幅“百日安全”标语,便蹬上梯子,将其中的“百”字改为“日”字,使这幅标语成了“日日安全”。这位漫画作者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了人们对安全的永久期盼。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主安全管理机制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宋大成安徽省劳动保护科技学会朱世伟一、指导思想与方针企业应把以下观念作为安全生产的根本指导思想:1.重视人的生命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向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转移,安全生产已成为职工的首选...  相似文献   

4.
王健  王维利 《安全》2013,34(2):33-35
正工程建设必然伴随着安全问题,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从"安全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由此可以看出,在工程建设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这也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体现。虽然如此,但国内甚至各省至今没有针对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安全资料的编制和组卷的标准或办法,为了逐步规范施工单位安全资料  相似文献   

5.
安全工作需要严细认真,要注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抓人心首先要剔除人们心中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只有心中想着安全,重视安全,才能在行动上注意安全,彻底摒弃"要我安全",而转变为"我要安全".当"我要安全"深入到每名员工心中时,一切规章制度给人的感觉便不再是行动的"枷锁",而是生命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具有传承功能。安全文化是指有一种氛围,能潜移默化地让大家都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安全文化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关键得从思想人手,从行动上约束。下面以力拓集团安全文化举例,讲述安全文化建设不能只是表面文章。  相似文献   

7.
薛黾 《安防科技》2004,(10):27-28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劳动保护指导方针的形成是付出了生命和血的代价,于1984年底才正式确立起来的。通过近20年的实践,特别是经历许多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后,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仅为一般的重视是不够的,必须高度重视,必须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警觉。同时,也使人们逐步认识到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必须把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以“预防为主”的超前意识把工伤事故和各种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反复就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因为安全生产是民生问题,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保护生命是企业的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实体,担负着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负有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义务,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是新时期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全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安全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安全理念的总和、安全意识形态的理论概括。安全文化可以从三方面来表述 1.安全文化应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2.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意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3.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文化至少有如下特征: 实践性。安全文化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实践。安全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自人们在生存理念与安全理念之下对于自然与社会长期认识、适应和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既  相似文献   

10.
姜晓林 《安全》2012,33(11):41-43
正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对企业设计、建设、生产、销售各个环节中有可能出现损害生命与财产的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干预、监督和管理的一个整体,是预防企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损失的一种管理方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生活过程的安全问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运用有效的资源、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避险。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保障人的生命更安全、更健康 ,生活更幸福 ,既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目的 ,也是人类生活的必然需求。但是 ,人民提高生命质量的安全需求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通过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史进行深入分析发现 ,人的安全需求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有相似之处 ,虽然内涵不同 ,但需求总是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当一种低层需求得到满足后 ,更高层次的需求就占据支配地位 ,成为人的行为激励因素。笔者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安全需求层次类型、每一层次的特征、发展规律进行了探讨 ,其结果有助于安全管理有针对性、科学性、时效性地进行宏观决策和微观调控 ,也有助于更好地增加安全投入 ,从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把握人性化需求规律 ,对保护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处理好人的生命价值与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蒙 《安全与健康》2012,(17):39-40
今年7月1日,《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正式实施,我国第一部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为千万家庭"保驾护航"。据悉,这一"汽车童锁国标"参照欧盟ECER44标准制定,其基本参数和该标准完全一致,而E-CER44是目前儿童安全座椅领域最为先进的行业标准。严格的国标从酝酿到实施历时8年多,此次正式实施,能否唤起人们对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视,能否真正保障儿童安全?"妈妈的怀抱"有风险一家三口驾车出行,年轻母亲怀抱  相似文献   

13.
揭示安全的本质和规律,确认安全、安全规律和安全定理的概念,指导人们从本质上超前有效预防事故发生,这不仅对安全的认识是一次理性飞跃,而且对如何预防事故发生和达到征服事故的目的也是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团队的安全文化,对团队里的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都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文化的约束与传统管理上制度的约束不同,制度的约束属于硬约束,容易引起人们的抵触和反抗情绪。文化的约束属于软约束,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安全文化约束里虽然也有成文的制度硬约束作基础,但它更着重于不成文的文化软约束来熏陶、来培育。一切安全管理工作都伴随着安全文化,没有良好的安全文化,谈如何做好、做强安全管理工作都只是空谈。  相似文献   

15.
以安全与文化的概念及联系,来探讨安全文化的属性,目的是通过对安全文化属性的探讨,进一步提醒人们勿忘安全,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是长期积累和沉淀在企业职工中约定俗成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习惯,是一种深层次的安全管理方法。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的功能,对维护企业安全稳定,实现和谐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要从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安全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和美国卫生工程学会(ASSE)正在向美国的利益相关者寻求研制该安全标准的支持。在过去,全球有成千上万的服装厂工人的生命被残酷的剥夺,其中孟加拉共和国一家工厂的坍塌就带走了1,100多名工人的生命。对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宣布,他们将研制一项针对全球职业健康安全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8.
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关爱。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员到职工都把安全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安全工作在认识上、行为上、工作上,在措施上,在效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安全是灯,安全是天,安全是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人们永远追求的绿色生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生命经济价值理论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生命是有经济价值的,同时生命的经济价值是可以衡量的。我国现在的生产安全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工人的生命价值较低而且发展不平衡。由于企业对伤亡员工的生命经济价值的补偿占企业因生产安全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的主要部分,员工生命价值的提高会促使企业增加对预防安全事故的经济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