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山市的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在推进工程实施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信息工作的开展,本文简单介绍了佛山市珠江综合整治信息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并提出今后要继续开展信息公开披露工作,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努力提高珠江综合整治信息的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2.
2002年以来,我市扎扎实实开展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8年多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珠江综合整治八年江水变清目标,我市水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根据省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考核评定,  相似文献   

3.
宋惠莹 《环境》2007,(7):94-95
本文简要介绍了广州从2003年-2005年这三年来在综合整治珠江过程中的工作成效及亮点,并从中总结经验,为进一步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珠江综合整治工作的决定提供参考,加快推动珠江综合整治向"江水变清"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4.
黄慧诚 《环境》2003,(4):15-15
为研究部署2003年珠江整治工作,全面实现“一年初见成效”目标,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广州召开了珠江整治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会议要求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陈铣成,广东省环保局污控处副处长,<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起草人之一.在珠江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一年之际,本刊记者就河涌整治对其进行专访.  相似文献   

6.
黄慧诚  钟奇振 《环境》2004,(2):12-13
珠江,南粤人民的母亲河,不仅以其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两岸数千万人民,而且为流域内十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珠江水环境保护,可谓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全省人民切身利益。为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保护珠江,2002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提出了。一年初见  相似文献   

7.
黄慧诚 《环境》2003,(12):4-5
河涌整治是珠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来,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河涌整治初见成效。今后,随着河涌整治工作的深入,泛舟采莲、濯足捉蟹、观鱼亲水……久违的景象必将重现珠三角。  相似文献   

8.
共护碧水     
韦倩 《环境》2002,(11):1
如果说,两年前召开的广东省水污染防治会议,吹响了全省向水污染宣战的号角,那么,不久前召开的全省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则奏响了广东“为水而战”的强音。这是一次高规格的会议,除省委书记、省长亲自与会外,还有四位省委副书记、五位省委常委参加了会议。这充分表明了广东省委、省政府对综合整治珠江工作的高度重视。会议提出,要在若干年内切实抓出成效,使珠江水环境得到根本改善。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广东省珠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一年初见成效,三年不黑不臭,八年江水变清。  相似文献   

9.
张丽英 《环境》2003,(1):19-19
近日,江门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综合整治珠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江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统一行动,彻底改善江门市的水环境质量。市长雷于蓝代表市政府分别与各市(区)长签订了《江门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书》。  相似文献   

10.
多功能环境监测船是珠江流域第一艘集日常水环境监测、水环境应急监测和应急指挥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监测船,具备水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应急指挥,污染事故处理和环保执法,以及珠江整治和科研考察等方面功能,为顺利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常规水体质量监测、环境保护执法以及珠江整治和科研考察提供安全、有效的科学工作平台,保证亚运会水体安全。  相似文献   

11.
单力 《环境》2006,(8):58-59
从严重的水体污染到可以下水游泳,珠江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曾经污染的珠江正在走向水变清的阶段。正如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在横渡珠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横渡很重要,说明政府治理珠江的决心。重游珠江很不容易,是很了不起的变化,标志着珠江的新生。如果说,横渡珠江只是一次检验阶段性成果的行动,那么这一成果离珠江“水变清”的目标还是有距离的,要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江段都可以游,需要加大珠江综合整治力度。巩固阶段性成果亦艰辛珠江综合整治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是,珠江治污形势仍相当严峻,经济快速发展对水环境压力还很大,人民…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广东着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改善。然而由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原因,省内部分河涌黑臭现象没有改变,水环境污染问题需引起重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近年来高度重视水环境整治工作,大力实施珠江综合整治,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大江大河水质总体良好,85.5%的断面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然而  相似文献   

13.
石头 《环境》2003,(2):14-14
“珠江综合整治、粤东三河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欢迎各位前来广东投资建设环保设施。”1月10日,在“广东省环保项目产业化投融资暨实用技术产品研讨会”上,省环保局局长袁征向到会的各位嘉宾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据悉,“十五”期间,全省环保投入将达1500亿元,而在未来8年,广东将投入440亿元整治珠江。2005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45%,2010年达到60%。因此,在今后5~10年,广东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形成一个很大的规模。如珠江整治  相似文献   

14.
行者 《环境》2013,(6):28-30
"今年年底前,珠江广州河段水质实现稳定达标,佛山水道水质达到五类,广州珠江河段稳定达到四类。2015年底前广佛跨界河流水生态基本恢复……"列入省重点环境问题挂牌督办,实施区域限批、实行河长制、整治460公里河涌……近期,笔者从广东省政府召开的广佛跨界区域水污染整治工作现场会上获悉,继流经深莞惠的"两河"(淡水河、石马河)整治之后,广佛跨界河流今年起将被广东省祭"重典"治理。对此,广东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3,(2):17-17
近日,广东省环保局长会议在佛山市三水区召开。会议决定,以珠江整治为中心,认真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努力做好2003年广东环境保护工作。今年是开展珠江整治的第一年,为确保“一年初见成效”目标,流域内14个市要完成各地整治方案的审定,落实起步工程,并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和办法。今年各地要规划整治一条污染严重的河涌,沿江各市镇河涌两岸的窝棚等违章建筑和露天垃圾场,必须全部拆除;完成禁养区禽畜养殖场的清拆工作,10月底前,对限期治理后排污仍不达标的规模化养殖场实行停产整顿和关闭;临江第一重山不得批准开设新的采石场,对现有临江采石场及整治不达标的中小型污染矿山关闭;各地必须加快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6.
何惠明 《环境》2004,(9):24-25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建设经济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特别是200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来提升全省环保工作水平,全面实施珠江综合整治、治污保洁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三大工程”,进一步加大全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环境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再接再厉     
韦倩 《环境》2004,(2):1
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在佛山召开了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会议肯定了一年来沿江各市、各有关部门所做的工作,认为基本实现了“一年初见成效”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8.
珠江,既是广州市包括流动人口在内近540万人的饮用水源地,又是广州市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纳污河段。近几年来,难以估量的污水和垃圾日复一日地涌向珠江,使水资源污染日益扩散,导致水质性缺水危机步步逼近,极大地威胁着羊城人的生活条件和广州市的经济发展。为解决珠江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南方日报》向全社会发出了强烈呼吁:全民行动,拯救珠江!近一段时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讨论,众多的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广州市政府制定“近期珠江环境卫生整治方案”,首期工程已于今年7月中旬动工。整治珠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必须抓住几个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突破,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单力 《环境》2006,(8):54-57
“游完珠江感觉怎么样?跟在游泳池相比如何?”面对记者的提问,许多人表示,游珠江感觉很好,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坏。据《广州市志》记载,从上世纪30年代到1976年,广州至少组织了16次横渡珠江活动。之后,这一活动中断了30年。珠江水干净与否,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游泳大概是最大众化的一种。一条可以游泳的江河,水质至少要达到Ш类水以上。这说明珠江广州河段的水质已取得明显好转。此前,广东省政府对外公布,珠江综合整治“三年不黑不臭”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在全国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水质居最好水平。拒绝污染珠江治污经过多年的综合整治,珠江…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07,(6):48-48
2006年,韶关市在珠江综合整治工作考核自评得分为90.7分.监测数据表明,2006年北江韶关城区段孟洲坝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