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保护》2007,(2):41-4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总体预案》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总体预案》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4级。…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庄严地向海内外宣布:“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制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安全》2007,28(6):70
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  相似文献   

4.
《安全》2007,28(6):71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相似文献   

5.
宋芸芳 《安全》2006,27(1):59-60
2006年伊始,根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严峻考验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公开发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随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 预案》。 会议指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国家突发公共 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05个专项和部门预案以及绝大部 分省级应急预案编制基本完成,全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庄严地向海内外宣布:“我们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建设法制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2):108-108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  相似文献   

10.
《劳动保护》2006,(12):I0011-I0014
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工作,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大面积停电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电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广州市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1月8日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二○○六年六月十五日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13.
《安全》2007,28(6):72
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制定的.  相似文献   

14.
本期政策法规附刊要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煤炭资源整合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1总则1.1编制目的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1.3分类分级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其最大特点使提高应急能力及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有了法制化依据。《总体预案》无论是在遏制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综合灾情观,还是在理顺对机制的综合减灾管理上都前进了一大步,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它颁布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颁布在2005年11月13日由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101厂连续爆炸所引发的恶性生态事故的大讨论之后,无疑对分析当前突发事件频发主因,迅速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有益。我以为,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安全》2007,28(6):70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的.本预案旨在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突发事件中公众的心理应激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安全》2009,30(10):19-21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总体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只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1)突发性和紧急性;(2)高度不确定性;(3)影响的社会性;(4)非程序性决策。  相似文献   

18.
《安全》2007,28(6):71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旨在做好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其最大特点使提高应急能力及强化政府责任意识有了法制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增多,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