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从8月5日召开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卫星遥感应用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到2006年,我国将发射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小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使我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卫星资料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环境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行政措施节省了宝贵时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使用后,我国环保部门将拥有自己的专用卫星。可以做更多的环境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2008年9月6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首次发射专门的环境卫星。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与地面监测网络形成天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大格局。  相似文献   

4.
卫星资料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环境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行政措施节省了宝贵时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使用后,我国环保部门将拥有自己的专用卫星。可以做更多的环境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环保信息     
我国将建环境和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透露,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将向太空发射多枚光学小卫星和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建立一个专门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小卫星星座,以形成由灾害信息运行系统和空间资源相结合的天地一体灾害管理体系.摘自《中国环境报》2004-04-29联合国召开可持续发展国际峰会,章琦获“全球生态和环境杰出成就奖”应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邀请,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于4月28~29日出席了以“水城市卫生人居环境”为主题的联合国第十二届可持续发展国际峰会,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华民族将奋起…  相似文献   

6.
环境一号卫星是我国2008年自主发射的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其2d的时间分辨率使其成为环境变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源.根据实测的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的水面光谱信息以及水质参数,构建基于环境一号卫星多光谱数据的富营养化评价模型,对太湖、巢湖、滇池和三峡水库2009年水体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环境一号卫...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卫星及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针对遥感技术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监测原理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遥感技术在我国环境管理上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植物监测具有传统理化监测没有的特性,利用地面、航空、卫星监测技术监测植物基因、组织、个体、群落等各个层次对人为胁迫的响应变化,分析污染物、环境因子与植物的综合作用,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时空分布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为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等领域提供科学的依据,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了遥感技术在大气、水体、生态环境以及灾害监测上的最新研究,介绍了大气有害气体监测、水质和油污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以及洪涝灾害等多种遥感监测关键技术方法,并对环境遥感监测中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江明 《环境》2010,(Z1)
本文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建立适合我省实际情况的高时效的生态环境监测、调查、评价和预报系统,能够解决传统监测方法耗时、费力、数据准确度低的弊端,实现准确、客观、动态、简便、快速的生态状况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从而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特.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学会第一号通知,得知全国第二次火山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1月卜旬在云南省卜关(国家地震局滇四地震预报试验场)召开。本次会议是展示和交流近几年未我国火山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研究和讨论我国火山学的发展和火山灾害的防御工作,进一步加强火山学会领导机构的建设,以推动我国火山监测和火山研究工作的进展,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会议研讨的中心议题,是我国我国近代火山的活动性、火山监测和火山灾害预防。研讨的内容包括近代火山的火山学、火山地质学、火山与人类环境及全球变化、火山匕地震、…  相似文献   

12.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带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以陕西神府煤矿区为例,以IKONOS卫星影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人机交互和目视解译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灾害进行监测,为保护和整治矿山地质环境、实时矿山环境监督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赤潮灾害是目前已知海洋最大的生态灾害之一,它危及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危及人类健康,造成的海洋经济损失逐年增加。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赤潮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赤潮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本系统集成卫星遥感、浮标、船载快速监测和走航等多源监测数据,实时或准实时地监测赤潮灾害的环境、生物和灾情各相关要素的状况与动态变化,提供实时监测数据和赤潮灾害的决策信息,并按照赤潮灾害的生消变化分成灾前、临灾、灾中和灾后四个阶段,以达到快速、实用、准确地提供专门的赤潮灾害决策成果,为有关部门的赤潮灾害预测预报及选取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和必要性出发,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进展和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一套比较可行、实用的生态环境地面监测技术指标与方法,以供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监测和管理的人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批准和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或议定书有30多项,大致涉及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化学品和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这些国际环境公约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监测需求。本文在系统梳理上述国际环境公约涉及的生态环境监测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履约监测技术面临监测动力与机制不畅、监测点位与指标有待优化、监测技术发展迟缓和监测科研转化滞后等问题,提出统筹建设国家生态环境履约监测网络、完善履约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履约监测研究成果应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批准和参加的国际环境公约或议定书有30多项,大致涉及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化学品和废物管理、生物多样性三个方面,这些国际环境公约均不同程度地提出了监测需求。本文在系统梳理上述国际环境公约涉及的生态环境监测要求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履约监测技术面临监测动力与机制不畅、监测点位与指标有待优化、监测技术发展迟缓和监测科研转化滞后等问题,提出统筹建设国家生态环境履约监测网络、完善履约监测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履约监测研究成果应用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卫星大解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勇 《环境》2008,(10)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7秒,太原卫星发射基地,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颗火箭正飞速上升.而它所运载的卫星,正是我国环保工作者梦想了十年,可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夫候、全天的动态监测的环境卫星——"环境一号".作为我国首次发射的环境和减灾卫星,"环境-号"是我国目前民用卫星中技术最复杂、指标最先进的对地观测系统之一.那么,这颗环境卫星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逐渐重视环境问题,不仅包含污染物排放等问题,还包含可持续资源、生态环境与保护等问题。对于我国环境监测而言,生态环境破坏与环境污染等监测,处于一种落后状态。若仅凭借生物指标与理化指标,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不足,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是生态监测。  相似文献   

19.
冯刚 《环境》2022,(1):72-74
<正>近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据国家航天局相关人员介绍,这是生态环境部牵头研制建设的首颗具备大气和陆表环境综合观测能力的业务卫星。这颗卫星将全面提升我国大气、水体、陆地的高光谱观测能力,满足我国在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环境监管等环境保护主体业务提供国产高光谱数据保障。高分五号02星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卫星家族”的第6位成员,它也将和其他5名“兄弟姐妹”一起,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磷资源采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理好磷资源开采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项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文章以王集磷矿一、二期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为实例,研究了保护矿山生态环境的对策,进行了矿山开发事故灾害等风险分析及采矿工程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为矿区环境管理及同类型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际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