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水传染病是当今世界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人类肠病毒通过污染水体导致人类感染的胃肠道等疾病是主要传染病之一。本文以人类肠病毒经过污水处理厂排放为起点,分析其进入海洋环境后通过海水或海产品等途径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的最新进展,指出目前我国海洋环境微生物监测指标和评价方法还不能满足指示人类肠病毒污染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为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我国迫切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的风险监管措施,包括构建科学的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相关的监测网络体系,构建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制定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中人类肠病毒的污染监管办法等。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意识是人类意识中与海洋环境有关部分,包括人们对自身和人类生存海洋环境及行为取向和社会心理等"’。海洋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因此学校的海洋环境教育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因此,对中学生的海洋环境意识特征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临沂市高中生的海洋环境意识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海洋环境意识的主要对策,以加强中学生海洋环境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中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和潜在危害,选取三屯碑水库(STW)、八一水库(BYW)和蘑菇湖水库(MGW)为典型水库进行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水库水样经FeCl3絮凝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富集获得浓缩病毒颗粒,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病毒多样性及其功能,挖掘并分析病原体的基因序列.结果表明:①天山北麓中段典型水库STW、BYW和MGW中分别获得病毒序列36 784 178、32 434 254和30 537 928条,形成重叠群15 400、11 894和30 771个.②水库病毒分属9科、26种,在科分类阶元上优势病毒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Caudovirales),BYW和MGW中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的相对丰度最高,STW中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的相对丰度最高;在种分类阶元上,STW、BYW和MGW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病毒分别为链霉菌噬菌体(Streptomyces phages)、微囊藻噬菌体(Microcystis phages)和欧文氏菌噬菌体(Erwinia phages).③病毒功能基因分析表明,噬菌体主要衣壳蛋白和尾蛋白等结构蛋白以及病毒复制和装配相关蛋白编码基因的相对丰度较高.④水库中存在多种植物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其中MGW中肠病毒相对丰度较高,并从中获得了人类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0(Coxsackievirus A10,CV-A10)的VP1基因序列,其与原始株Kowalik序列一致.研究显示:天山北麓中段水库优势病毒均为噬菌体,病毒复制活跃;不同水库的病毒群落组成存在差异,其与周边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相关;水库中检测出CV-A10等致病性病毒,存在潜在公共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3,(6):4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萨斯(即国内所说的“非典”)病毒的出现?目前还没有权威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推测,较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萨斯病毒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但仅寄生于动物体内,并能与宿主共存,相安无事。有些人在宰杀或生吃某种野生动物时,使原本仅寄生于动物身上的萨斯病毒,传染到了人身上。由于人类对该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萨斯病毒进入人体后显示出了极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另一种推测是,由于病毒基因的变异,使本身对人体危害不大的冠状病毒发展成为杀伤力极强的新型病毒。病毒基因的变异过程人类还知之甚少,但  相似文献   

5.
海洋污染是指在环境中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化学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破坏海水质量,影响正常的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海洋环境化学是研究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化学行为、变化规律及其对海洋环境的作用,为控制和消除海洋污染而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海洋化学则是研究存在于海洋环境中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海洋环境化学是海洋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化学的新分支。研究污染物在海洋中的化学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目前,在海洋环境化学领域中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检测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星状病毒是典型的水媒病毒,可引起腹泻等疾病. 为了明确污水中人类星状病毒的分布及去除规律,利用常规PCR和定量PCR方法对西安市3个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出水进行了为期1 a的监测;采用特异性引物,确立了人类星状病毒在环境水体中的定性PCR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 结果表明,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呈较高的阳性率,分别为91.5%和36.6%. 经过核苷酸测序鉴定,人类星状病毒的主要血清型为HAst V-1和HAst V-4. 人类星状病毒在进水和未消毒二级出水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7×104和1.03×103 copies/mL,污水处理厂对人类星状病毒的去除率为93.15%. 污水处理厂进水中人类星状病毒浓度呈季节性变化,春季和冬季较高,夏季和秋季较低,这一分布规律与该地区历年人类星状病毒的流行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7.
李皓 《环境》2003,(6):13-13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萨斯病毒的出现?目前还没有解释。从科学的角度来推测,较大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萨斯病毒本来就存在于大自然中,但仅寄生于动物体内,并能与宿主共存,相安无事。但由于有些人有喜吃野生动物的恶习,在宰杀或生吃某种野生动物时,使原本仅寄生于动物身上的萨斯病毒,传染到了身上。由于人类对该病毒完全没有免疫力,萨斯病毒进入人体后显示出了极高的致病性和传染性。在药物对病毒无效的情况下,隔离病毒感染者,是切断病毒在人群中继续传播的唯一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全球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是聚宝盆,海洋与人类的物质和文明建设息息相关.从全球的范围探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离开海洋环境科学的知识是很难得到科学答案的. 海洋环境科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  相似文献   

9.
实验表明,即使病毒剂量低到一个感染性病毒也可使人感染,并可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因此,水环境的病毒污染深为人们关切。 水中的致病性病毒主要来自人和动物的排泄物及医院废水。目前已从各种水体中检测出120多种危及人类健康的肠道病毒和其它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用最灵敏的方法试验,在100—1000L饮用水中应不含病毒。因此,病毒的浓缩技术是监测水中病毒的前提。 现在国内外使用的浓缩技术方法很多,但都不甚理想。我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回收自来水和污水厂出水中实验性污染的病毒,以便选择具有快速、简便、适用性广泛、浓缩水样体积大和回收病毒效率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海洋环境文化是海洋文化和环境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建设状况对海洋环境保护影响甚大.本文从引入海洋环境文化的概念入手,探析其内涵及重要性,分析了海洋环境文化与海洋经济的辩证关系,并就海洋环境问题,从海洋环境文化层面剖析原因,提出了海洋环境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