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对目前国内外对含铬废水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电解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分离法、黄原酸酯法、光催化法、水泥基固化法、粘土吸附法等各自的优缺点作以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纺织印染废水作为工业废水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具有水量大、成分复杂、色度高、难以生化降解等特点.本文介绍了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等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一、含镉废水治理及回收利用1.硫化物絮凝沉淀-离子交换处理重金属硫化物溶度积很小,利用重金属硫化物沉淀的生成能有效地去除有害的重金属离子.但硫化物易形成胶体难以沉淀,且硫离子过量会造成二次污染.离子交换树脂法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效果虽好,但树脂的容量有限,经常洗脱再生十分麻烦.硫化法并辅以絮凝沉淀与树脂交换法相结合具有互补的效果.这种二级处理技术在治理生产金属触头所排出的含镉银废水中,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调节废水pH值至中性,再加入理论用量的60%的Na_2S,同时  相似文献   

4.
碱式氯化铝废渣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碱式氯化铝目前已在废水处理中被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它是一种多种水质处理的混凝剂,因此供应紧张,而且价格较贵。本文研究用生产碱式氯化铝的废渣,对各种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废渣的出路,取得了经济效益。一、碱式氯化铝废渣的性质根据碱式氯化铝生产工艺,铝灰“酸溶一步法”的流程,可知其废渣有与碱式氯化铝相同的分子结构和相近的化学成份,只是含量不一,详见表1。  相似文献   

5.
电镀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若不经处理,会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传统的电镀废水处理效率较低,一般还是会有废水流入到水体中,污染水资源。因而,需要对电镀废水进行深层次的处理,争取做到电镀废水零排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且对电镀废水的回用可以降低我国在生产方面用水的压力。因而,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的方法进行论述分析的。  相似文献   

6.
焦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废水,除含酚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多种芳香烃和杂环类有机物,成分复杂,水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焦化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多的受到相关学者及专家的重视。本文首先从焦化废水的来源及特征出发,根据其特殊性,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焦化废水的常规处理方法及深度处理方法,为以后焦化废水的处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问题作为一项事关人们健康生活的大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很多人员的关注,我国政府也出台了诸多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规范,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整体来看,现有情况下环境保护工作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包括环境保护技术水平不高、环境监测面临困境等,亟待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的有效性.而在环境工程中印染废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污...  相似文献   

8.
臭氧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印染废水大都采用混凝加生化的联合处理工艺 ,但处理后出水的CODcr和色度去除率低 ,尤其对高分子合成浆料和人工合成染料的处理率更低。文中选择了较为典型的印染废水用臭氧氧化的方法进行处理 ,并在不同的pH、温度、接触时间、初始浓度、UV状态下 ,通过试验探索其氧化降解过程及氧化机理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9.
有机氰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氰废水处理是石油化工污染治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有机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多为研究性的报道,工业化应用的方法不多,目前,国内外有机氰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进展,着重介绍电解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并对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个生化池中使生物膜与活性污泥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长处,对印染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废水中的CODcr、BOD5及色度的去除有显著的效果,其去除率均大于80%。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添加原水改善SBR工艺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性能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工艺直接处理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处理系统的效率较低,COD去除率仅有10%左右,NH4+-N去除率70%左右;处理出水水质较差,出水COD高于1 000mg/L,出水NH4+-N在200mg/L左右;处理系统的工作不稳定,效能逐渐恶化.在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中添加部分未经厌氧消化的猪场废水(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效率明显提高,COD去除率高于80%,出水COD降到250~350mg/L;NH4+-N去除率高于99%,出水NH4+-N小于10mg/L;处理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增强.添加原水后,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BOD5/COD比值从0.19上升到0.54,BOD5/TN比值从0.28上升到2.04,增加了微生物生长和反硝化所需的碳源,强化了反硝化作用,不仅提高了总氮去除效率,而且通过回补碱度,维持了处理系统的pH值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常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各自的特点,提出在环评阶段如何选择炼油碱渣废水的处理工艺,并结合炼油厂自身特点向建设单位提供适宜的切实可行的碱渣废水处理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生化—光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印染废水中污泥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处理单元中污泥活性的角度,研究了生物氧化-光催化氧化过程中各相关因素的影响。采用BOD测定仪连续测定了驯化前后污泥耗氧曲线,采用第一段斜率表征污泥呼吸活性。并通过电镜观察驯化过程生物相的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呼吸活性的变化与微观生物相的变化一致,并与处理效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石化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水资源,不断提高节水意识。并结合石化企业的具体情况,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节水和水资源化的方法和途径。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镇雄县煤矿废水未经处理或只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直接外排,造成惨重后果。为了防止这种恶性循环继续发生,结合镇雄县地域经济、社会环境和废水的污染性质,提出了经济适用的煤矿废水污染治理技术方案。经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混凝对微滤膜处理含磷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进  孙宇新  董强  刘杏芹  孟广耀 《环境科学》2006,27(6):1098-1102
采用直接微滤和混凝-微滤2种工艺对高浓度含磷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混凝预处理减轻了膜孔堵塞污染,改善了膜表面沉积层的存在形态,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与原水直接微滤相比,混凝-微滤组合工艺改进了出水水质,磷酸盐的去除率从11.0%提高到99.7%,出水满足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经过相同方法清洗后,混凝-微滤工艺的膜通量能恢复到初始通量的90%以上,而直接微滤工艺的膜通量只能恢复到初始通量的72%.  相似文献   

17.
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一种染料工业废水,在进水COD为1200mg/L,色度为500倍时,厌氧段有机负荷(COD)小于5.3kg/(m ̄3·d),水力停留时间6~10h,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6.5h的条件下,出水COD<200mg/L,色度<50倍,达到了排放标准。同时,还着重讨论了厌氧段在去除COD、色度以及提高废水在好氧条件下的可生化性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CWO技术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的工业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0 0 L/ d CWO小型工业试验装置对高浓度焦化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CWO技术装置对处理高浓度焦化废水 (CODCr,10 0 0 0~ 130 0 0 mg/ L、NH3- N12 0 0~ 2 10 0 mg/ L)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废水经处理后 (催化反应时间 30~ 4 5 min) ,废水中 CODCr、NH3- N的去除率即可达到 99%以上 ,处理水中的 CODCr、NH3- N浓度均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CODCr<10 0 mg/ L、NH3- N<15 mg/ L ) ,且废水的脱色、除臭效果明显。对于不同浓度焦化废水的处理 ,CWO技术及装置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国产化 2 0 m3/ d CWO工业装置对焦化废水的连续处理运行表明 ,CWO技术在国内已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 ,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液膜法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液膜法去除并回收水中Cr(Ⅵ)。对膜溶剂、载体、稳定剂的种类及用量进行了优选。用优选出的膜配方制成乳液处理含Cr(Ⅵ)水样,对制膜速度及时间、混合速度及时间、内外水相pH、膜内比及乳水比等操作条件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CODcr自动连续分析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测定废水中CODcr的自动消解,自动比色测定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在封密的玻璃管内,废水在200℃恒温消除20min后,采用光电比色法,在5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实验结果,回归分析的相关性在0.95以上,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0.3%。用设计的自动连续测定技术,与标准分析方法同步测定某些废水中的COD值,其相对误差在3.22%-1.8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