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监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探讨运用生物的敏感性来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生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重金属废水排放量增加。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水体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目前研究最多的汞、铬、镉、铅和砷等重金属,详细分析了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价态变化、吸附与解吸附作用、吸附和共沉淀作用等动态过程;简要地阐述五种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危害;重点讨论了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采取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和生物修复技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黑龙江省科委和省环保局的主持下,“松花江哈尔滨——通河段水体稀释自净规律研究、松花江三岔河——哈尔滨江段汞污染分布现状探讨”和“哈尔滨马家沟灌区重金属污染评价”等三项科研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嘉陵江干流(广元段)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其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水体温度、pH及DO对重金属(Pb、Zn、Cd、Cu)含量变化相关性和重金属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到2015年重金属Pb、Zn、Cd、Cu总含量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Hg含量呈上升趋势;枯水期重金属含量低于平水期和丰水期;不同水文时期对水体温度、pH及DO对重金属含量变化影响不同;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可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滨湖河网不同时空下重金属分布规律不一,探究并掌握此种分布规律对精准治理、防控无锡滨湖河网重金属污染有着重要作用。以无锡市滨湖河网水体重金属污染作为研究基点,通过野外监测、主成分分析及水环境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河网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汞含量超标严重,其余重金属浓度均达标。除铬、砷以外其他重金属浓度均表现为枯季大于洪季,铬含量随着与泵站距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重金属峰值主要出现在梁韵大桥。河网东南部非调控区河流受重金属污染总体优于其余区域。致癌重金属健康风险远大于非致癌重金属,主要健康风险物质为砷。铜、锌、铅、镉、镍来源于相同的污染源。调水对重金属分布影响较小,调水对铬浓度起改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河网部分重金属污染现状,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成渝经济区主要水系水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Eri(单一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和RI(多金属潜在风险指数)等定量诊断工具分析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成渝经济区战略环评提供数据支撑。根据风险指标评价结果和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将区域水系分为3种生态风险功能区。结合沉积物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得出区域Cd的生态风险较...  相似文献   

8.
2014年8月~2015年5月对工程蓄水后的湘江长沙段水体中砷、汞、铅、镉4种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水质监测,并运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同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水域的黑石铺和杜甫江阁断面水体中汞含量超标率均达到100%,所有断面总超标率为66.7%。多个断面重金属镉监测浓度超过1ug/L,最高浓度为1.469ug/L。工程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镉含量基本持平,砷、汞、铅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汞为湘江长沙段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在各个监测断面中,坪塘、黑石铺和杜甫阁断面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余断面分时段出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对于金沙江的水质情况,我们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着重进行了金属的测定。随着攀枝花钢铁联合企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与生活活动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环境,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健康,特别是对水体,危害更大,在工业发达的渡口,重金属的废弃物、丢弃和散逸到水体,造成了水体的污染。金,少江在我市境内全长130.5公里,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城市半封闭河道水体重金属污染分配特征,以旴江-南丰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分析了Cu、Zn、Cr、Pb 4种重金属在水-沉积物中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旴江-南丰段沉积物中Cu、Zn、Cd、Pb 4种重金属的浓度分别为53.17~63.24mg/kg、7.94~8.93mg/kg、26.13~40.13mg/kg、44.56~48.12mg/kg;河道水体中Cu污染水平最低、其他3种重金属浓度均无法满足水功能区划中相应的水质标准。研究结论可为旴江-南丰段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液体有机菌肥在矿区周边农田污染土壤重金属去除效果,以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开展液体有机菌肥吸附混合液重金属试验和土壤重金属浸出毒性吸附实验,分析液体有机菌肥对重金属离子去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液体有机菌肥用量的增加,水体重金属铅、镉和锌含量浓度呈显著下降,液体有机菌肥容易吸附铅,吸附量高达到1667mg/kg,其次是镉和锌。在1%质量比添加量下,经过液体有机菌肥修复后的土壤镉、锌和铅含量下降率分别是29.62%、23.94%和11.66%,土壤重金属TCLP浸出毒性去除率效果显著。有机菌肥处理可改善土壤环境,对土壤和水体的铅、镉、锌重金属有一定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地考察,采集了阿尔金山保护区主要地表水体的水质样本。受考察期限和水质样本保存要求与期限限制,只对样本中铜、锌、镉等重金属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了各指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不同标准限值的关系,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本次考察分析的结果可作为后期水质考察的背景信息,是进一步开展保护区水环境调查和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毒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水体中重金属的生物转移和生物转化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影响重金属毒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影响重金属毒性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值、硬度、溶解氧、光、盐度等,另外,有机物和其它综合因素对重金属毒性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厦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的生态效应远比Cr^3+大的多。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5.
我国蔬菜和蔬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一般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想  张勇 《四川环境》2008,27(2):94-98
本文对我国部分城市农用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重金属污染在蔬菜种植土壤和蔬菜中主要是以Pb、Cd、Hg为主,且工业城市和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尤为突出。分析了植物吸附重金属的一般规律与影响因素。为防治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几年水体中重金属检出率和超标率变化的分析、重金属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等对河北省地表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虽然总体呈好转趋势,但仍然存在环境健康风险。由此分析了河北省地表水污染原因主要有地表径流少、企业排污等,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重金属以及氨氮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物质,在对水体重金属以及氨氮的去除方法中,活性炭吸附法有一定的进展.本文参照常见的酸类物质如硝酸、盐酸、硫酸、磷酸、柠檬酸和其他酸性物质对活性炭改性去除重金属和氨氮的研究,综述了各种酸改性的机理和对活性炭的影响,定性地比较了活性炭在各种酸改性后的去除能力.总结了对酸性改性活性炭在去除重金属和氨氮应用中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对于日后用酸性废水改性活性炭以达到以废治废的功效有着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几年水体中重金属检出率和超标率变化的分析、重金属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等对河北省地表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虽然总体呈好转趋势,但仍然存在环境健康风险。由此分析了河北省地表水污染原因主要有地表径流少、企业排污等,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同赋存形态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不同,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其潜在环境危害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本研究在西湖和东苕溪设置12个采样点采集沉积物样品,采用改进BCR分步提取法,提取了重金属污染物的4种化学形态,分别为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d以弱酸提取态为主,对外界...  相似文献   

20.
成都平原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富华 《四川环境》2009,28(4):60-64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不合理施用使得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逐渐增大。本文对成都平原农用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发现农用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均以Pb、Cd和Hg三种元素为主。分析了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迁移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了农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为预防和防治污染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