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天津市轨道交通路网中典型的大客流车站—水上公园东路站为参考实例,将涉及的利益相关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理论对天津轨道交通典型运营车站大客流人潮控制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相应模型。研究结果为城轨交通运营车站大客流人潮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光伏发电、冷热电三联供、储能技术等在铁路客运站的应用逐渐增多,以分布式能源系统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系统相关技术正在凭借其灵活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推动传统的铁路能源管控系统改造升级.采用基于能量流的综合能源系统建模方法,对铁路客运站进行综合能源系统建模分析,提出不同情景下的系统运行优化控制策略,并基于某车站开发相应...  相似文献   

3.
<正>引言风能做为一种绿色能源,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纷纷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其中应用特别广泛的即为风力发电。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发展速度迅猛,因风力发电机组装机速度及数量增加,电网对风机的低电压穿越要求日益明显。本文就风力发电机的低电压穿越问题进行简要探讨。风力发电是一项绿色的产业。我国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建立  相似文献   

4.
为探寻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安全漏洞,制订完善的火灾应急预案,构建火灾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客流安全疏散能力综合评价模型。首先,选取车站设施、管理水平以及客流疏散过程参数等相关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定评价向量,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FANP),结合软件仿真,完成指标的量化、标定及权重设定,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某城轨车站典型场景的实际数据为例,用所建模型对其客流疏散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型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场景总体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包括项目建设方案、节能措施、能源利用状况测算、能源消费和能效水平等内容;在项目综合能源消费增量及其影响、能效水平、建设方案、用能装置(设备)、节能措施等方面的审查意见具有法定约束性。本文分析说明了城市轨道交通耗能系统的构成及各用能系统的能耗比重关系,提出了地铁系统主要应从列车牵引和车站的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电扶梯、照明系统采取节能措施;通过节能评估,在敷设方式优选、节能坡设置、采用综合节能管理控制系统技术等方面引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
温念慈      倪少权      陈钉均      张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7):48-54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大客流下的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的制定与调整,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分析,将协同矩阵与多目标规划理论运用到突发大客流下多车站协同客流控制应急决策研究中。在协同车站间路网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分别考虑各车站协同与不协同、协同车站加入或退出、协同车站评价标准变化等情况下,初始应急决策的制定与动态方案调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能够表达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间协同作业的各种状态,实现突发客流冲击情况下的路网多车站动态协同应急决策的制定与动态调整,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协同作业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站内客运设备设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愈发强烈。从公共卫生安全及公众健康常态化保障的需求出发,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防疫体系、现有设备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梳理,总结并提出了一套站内客运设备防疫系统的选型设计思路,可为轨道交通新增系统及改造提升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ANP-DEA的城轨网络应急演练组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演练综合评价是衡量应急演练效果好坏的关键。以城轨网络应急演练综合评价为研究对象,将城轨网络应急演练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总结三个阶段。针对评价指标间存在的关联关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进行定量化处理,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进而得到三个演练阶段的重要度。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计算三个阶段不同城轨线路应急演练的排序值,结合不同阶段的重要度,构建得到城轨网络应急演练的组合评价模型,实现对城轨网络应急演练效果的综合评价。结合算例,应用ANP-DEA组合模型,对某城轨网络的应急演练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枢纽车站具有工期短、观赏性强、体量大的设计特点,枢纽车站的选址需要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律与特点,使车站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体量、平面、形态作为轨道交通枢纽建筑设计的切入点,配合使用BIM、VR技术开展仿真设计,构建车站建筑体量参数化模型。在把握车站建筑交通流线基本方法路线、控制要点的基础上,结合车站建筑垂直结构的特点,运用BIM、VR开展垂直流线设计,以此保证任意情景下车站建筑交通的流畅性。同时,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轨道交通枢纽车站管理的重要课题,尤其在人员密集、空间封闭的环境中,火灾等突发事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基于此,本文针对轨道交通枢纽车站建筑消防设计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价城轨信号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及影响因素,基于云理论对定性与定量因素的良好融合优点,构建城轨信号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云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并基于专家意见,利用正向云发生器生成标准云。结果表明:该云模型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对城轨信号系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有效测评,同时能够发现安全运营中的缺陷,有助于协助管理方进行针对性改善,以提高城轨信号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耗能设备量大面广,用能分散,节能减排缺乏有效切入点的现实瓶颈,本文运用信息传感和互联网技术,设计绿色智慧用能互联网云平台,并提出用云平台结合工程技术中心的运营模式,整合分散用能产业链,做绿色智慧能源供应商。即通过互联网+智慧锅炉、炉窑,将分散用能企业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整合产业链资源,并通过工程中心技术支撑及合同能源托管运营,使耗能设备安全、节能及环保运行。在应用上,已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锅炉物联网监测系统,创建了锅炉物联网监测智慧云平台,并建立了日常巡视值班制度和诊断处置机制,已有133台在用锅炉接入平台。平台运行期间,已成功消除20余次安全隐患,监测到上千次能效超标报警,成功帮助80余家企业节能,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GFI模型的工业能源强度变动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核算了2001-2010年天津市34个工业行业的能源强度,利用GFI(Generalized Fisher Index)模型将能源强度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因素.结果表明,从逐年各因素效应的累积值来看,产业结构对天津市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能源结构,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小;在各因素效应值的波动方面,能源结构与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波动较小,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值波动较大.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天津市2001-2010年重工业产值的增加快于轻工业,二者的差距逐渐加大,这种态势抑制了能源强度的降低;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由于绿色生产技术的广泛使用,天津市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都呈下降趋势.因此,天津市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的重点还应该放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同时,不能忽视能源结构和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和新能源,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轨道交通在引导城市布局调整、环境保护、能源节约、民众出行、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都拥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1座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并还有数十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批复。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里程已达3473公里,车站数已达2350座。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3-4万亿元,作为反恐安全重要领域的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新  相似文献   

14.
<正>AR实景指挥技术现已应用在20多个场景,如公安、交通、机场、水利等,为各行各业的安全保驾护航。AR实景指挥可以在交通上对重点路段通过实景指挥作战地图查看大范围的交通资源、警情资源等信息,所有交通资源集约在一张实景图上,可以精准管控、实景指挥、异常事件精准定位。AR实景目前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并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智慧监所,在监所制高点设立全景球,通过全景球的高空视野,俯瞰和覆盖整个监所,  相似文献   

1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诱发的次生灾害多发频发,气候变化脆弱度较高,亟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的协同。研究对该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协作的现状与问题、形势与挑战进行分析,针对川渝两地在能源开发、交通运输、治理体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强化区域产业链协同集群、建立区域间能源协调机制、加快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区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策体系、开展生态系统和灾害防治适应性管理、提升碳资产开发和管理能力以及加强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或降低连通型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对车站疏散带来不利影响,基于地铁车站现场调研数据,利用仿真软件模拟了某连通型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前后车站的疏散过程,分析了该地下空间商业开发对既有地铁车站疏散能力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了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空间与车站之间的防火卷帘不落下时,商业开发虽然对站台层的疏散无影响,但会增加与地下空间相邻2个出口的疏散人数,导致2个出口产生拥堵,增加了疏散时间;车站和商场可以通过工作人员或利用广播引导乘客向各出口均匀疏散的手段来降低商业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的研究方法可以评估连通型空间开发对车站疏散能力的影响,为此类商业开发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锂的用途及其资源开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锂在原子能工业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 ,被誉为“高能金属” ;它推动着能源工业 ,尤其是电池技术的发展 ,无愧于“能源金属”和“推动世界前进的金属”的称谓。随着技术的发展 ,世界锂业的传统格局和市场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盐湖提锂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半个世纪以来锂资源的分布和供应格局 ,而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和津巴布韦等硬岩型锂资源大国将失去其在世界锂资源和锂盐供应市场上的优势。智利、中国、阿根廷和玻利维亚等国将成为世界拥有锂资源大国。盐湖工业生产的锂产品适应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市场前景广阔。笔者介绍了金属锂的一些重要用途 ;分析了锂资源开发的现状 ;指出我国盐湖卤水提锂技术已取得了重大突破 ;透露了作为国家计委批准的西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有关信息 ,年产 30 0 0吨碳酸锂生产线 ,将于2 0 0 5年 6月正式投产。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提升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管理水平,基于韧性理论,提出了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概念。以随着火灾发展阶段依次涌现的韧性吸收能力、抵抗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表征为核心,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识别影响因素,建立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权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将贴近度原则和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确定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等级,构建基于改进变权物元可拓的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评价模型,解决了以往韧性评价过程中未考虑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最后应用该模型对青岛某地铁车站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铁车站火灾安全韧性等级为Ⅱ级“较高韧性”,但略有偏向Ⅲ级“一般韧性”的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并通过对比改进模型与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模型可以为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地铁车站应急预案现实演练过程中,出现火灾、爆炸、水淹、突发大客流等紧急情况的危险性、组织实施难的问题,应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各类预案进行场景设计,模拟相应的应急预案过程。首先,运用业务流程建模与标注(BPMN)语言对应急预案流程进行建模;然后,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创建地铁站内基础设施三维模型,并研究模拟火灾爆炸、恐怖袭击、水淹、突发大客流等应急预案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以地铁燕塘站为例设计应急预案情景。结果表明:基于VR技术的情景设计及过程模拟将地铁车站应急预案的各类场景要素、事件过程、乘客及岗位人员的活动状态集成到同一平台;直观、动态、多视图地展现应急预案实施效果,有助于提高地铁紧急情况预案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将社会发展概念从单纯经济增长拓展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交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发展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大城市普遍面临的交通环境压力和经济、交通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通过构建经济-交通-环境间的压力与响应关系,建立了可用于"回顾过去、解析现状、瞻望未来"的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隶属函数对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的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Visual Basic 6.0及Office的Access 2000,开发了交通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估系统,并以上海市为案例进行了研究.本系统的开发可为城市交通环境可持续状况评价及发展对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