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涛  小邱 《安全与健康》2006,(12):11-11
网络上曾经有个这样的笑话:课堂上老师提问学生:“世界上哪里的人口密度最高?”一学生毫不思索地回答道:“公交车上!”毫无疑问.这个笑话说的是日前市区内公交车上下班高峰期时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     
《安全与健康》2010,(6):33-33
结巴坐公交车某人坐公交车,刚上车就问售票员:“下,下,一站到哪里?”售票员没有回答;那人又问:“下,下下一,一,一站到哪里?”售票员还是没有回答。到达目的地,那人很生气地下了车。  相似文献   

3.
读者之声     
编辑同志: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公交车发生167起事故,有15人命丧车轮下。继而,8月8日公交车闯上护栏,造成车门脱落,一名乘客被甩出车外葬身轮下。8月11日,公交车竟然在斑马线上撞倒过路老人。“ 斑马线”就是“安全线”,在安全线上都不能给行人安全保障,请问这“斑马线”设而何用呢!?  相似文献   

4.
假了啥?     
在福州市的几条主要公交线路上,一路公交车每天多则收一百元,少的也有三五十元假币、残币。福州每天奔跑在公路上的公交车约有1400辆,每天的乘客大概有70多万人次,公交总公司各路车每天收到的“假币”、“残币”高达10000元,每年超过300万元。若依此算来,全国那么多城市,那么多辆公交车,那么多  相似文献   

5.
中学周围环境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中学周围的某些单位和人员从不同方面对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的问题。 中学周围环境的安全问题,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 一、学校高学生住地过远 一位署名“阿防”的家长发表在某晚报上的一篇题为(学校不可太远》的感想,这样写道:“每天六点多,孩子就得起床了,辗转一个多小时,换三趟公交车,才能赶到学校。下午放学,路上也得耗费一个多小时。有一回学校组织活动,孩子到下午六点半以后才离开学校,那时,进入小区的末班公交车已经开走,他只得给家里打电话。让我们赶过去…  相似文献   

6.
有一则笑话说,古时有一人,好吃急食。妻把饭端上,他便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每次都被烫得鼻涕眼泪直淌,嗷嗷乱叫,痛苦不堪。妻问他:“您等一会儿待饭稍冷一些再吃不好吗?”他便回答:“吃急食是我家传统,我爷爷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伯父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父亲亦因吃急食烫伤致死,我也将因此而死,你要早作准备。”妻说:“那您不能改改吗?”答:“我是传人,这一传统怎能在我这儿失传改变呢?” 睢,笑话中的那个人愚得可以,自己的祖父、伯父和父亲业已因吃急食死了,自己也屡屡深受其害,且明知自己必将因此而死,但仍不思悔改…  相似文献   

7.
在巴西的坎皮纳斯市,许多公交车上都喷上了“此车用生物柴油驱动”的字样.坎皮纳斯华人社团巴中联合会总干事宋天乐先生告诉我们,他们的工厂炼制的生物柴油,按一定比例与柴油配制成生物燃料,供当地的公交车使用,这些喷了字样的公交车就是用他们的生物燃料驱动的。  相似文献   

8.
驾车或行走在福州市区的道路上,时不时会听到公交车发出“请注意安全”的语音提示。公交车使用这种语音提示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前方的车辆或行人注意交通安全,这本来是一件挺好的事,只可惜在现实中,却有不少公交车在滥用这种语音提示,让人听了很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9.
随着九月份各学校的开学,中小学生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问题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本该淘汰的残疾车。焊个铁条,加几根木凳,成了接送小学生的“笼子车”:早已报废的面包车,稍加改装,就成了“黑校车”:还有改装的小货车,后车箱封死,加上扶手条凳,照样高速飞驰,接送孩子……几经演变,如今,校车队伍中又有了公交车。 对于公交车现身校车队伍,议论纷纷中,更有专业人士发出肯定的声音——这种作法可以提倡,因为公交车从车况到司机驾驶水平,都更专业。这未尝不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是……  相似文献   

10.
陈良宇上班挤公交车 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市长,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2003年第一个工作日的早晨,陈良宇便迎着冬日的寒风,汇入“上班族”人流,体察上海公共交通状况。 早晨8时不到,乘123路公交车。当得知该车每到一站都要挤上好多乘客,车厢塞得满满当当的时候,陈良宇关切地问乘客:“到终点站后还需换车吗?”一位女乘客抱怨说,公交车上的垂直拉手安装得太高,女乘客很不方便。陈良宇认真听着,频频点头,且感同身受地说:“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11.
客车带病又超员,利益驱使险上山:途中遇上小险情,惊慌飞跃“断头”崖。2月27日13时10分,一辆牌号为闽EYOXX3的“带病”公交车,在省道206线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元旦以来,北京刷卡乘坐公交车全部4折或2折,让600多万普通乘客节省一笔开支,更让人欣喜的是,“公交优先”的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政府的执行力上,落实到政府对“无车一族”的关心上。  相似文献   

13.
市区在拓展,道路在延伸,奔驰在大街小巷的大小车辆也越来越多了。中国,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令全世界都不能不为之惊叹。然而,对中国六百多座城市的大多数市民来说,当下首选的交通工具仍然是公共交通汽车。因此,“公交优先”,仍然是我们的发展战略;“挤公交车”,仍然是市民们的日常功课;公交车上的交响乐,也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元旦以来,北京刷卡乘坐公交车全部4折或2折,让600多万普通乘客节省一笔开支,更让人欣喜的是,“公交优先”的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政府的执行力上,落实到政府对“无车一族”的关心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报》日前披露,去年一年,杭州市公交车发生运营行车事故3169起,差不多每天达近10起。其中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15起,导致16人死亡。而在这15起致人死亡事故中,有8起属公交车负全责,两起负主责,有3起则是发生在被称为“生命安全线”的斑马线上,造成4人死亡。“安全线”不安全,既可叹,更可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交通安全需要交通法规意识,需要娴熟的驾驶技巧和应变能力,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一件发生在20多年前的交通事件,至今令人无法释情。北京一个冬季的早晨,人们像往常一样上班,一辆公交车突然“暴怒”起来,在道路上横冲直撞,行人猝不及防,纷纷倒在车轮底下,鲜血染红了大地,公交车上坐着一个余怒未消的年轻女司机。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商店里,一辆雅致的自行车上的车轮正在洋洋自得:“瞧瞧!我是多么的强壮和漂亮啊!”忽然,它觉得身边摇着个黑乎乎的东西,翻眼一看,原来是车闸。于是,车轮怒斥道:“你算什么东西?!黑不溜秋的,竟敢离我这么近!”  “我是用来保护您以及我们主人的呀!”车闸谦虚而又小心翼翼地解释着。“保护?!笑话!我们车轮堂堂的钢筋铁骨,难道还需要你这破橡胶──一个软骨头的保护吗?!快滚!给我滚远点!你这个丑东西,不要影响了我的容貌!!”  车轮不屑一顾地翻了车闸一眼,对车闸的解释毫不在乎。车闸满腹委曲,但又无可奈何地从自行车上…  相似文献   

18.
史瑞 《劳动保护》2009,(12):98-99
近年来公交车燃爆事故的出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公交车燃爆,造成人员伤亡大,社会影响坏,已成为消防部门重点防范的事故类型之一。2009年9月,随着全国第一辆“防火型公交车”在四川全新亮相,并顺利通过国家检测中心以及公安部消防局和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公交车燃爆终于有了克星。  相似文献   

19.
落枕有忧     
落枕有忧张维新职工医院给房产处挂了几次电话,告知住院部有间病房天花板泻顶,希望尽快修缮。一大堆“危言”并没令房产处长正襟耸听。末了,他还是将笑话传了过去:“是天花板泻了!哈,不是天上掉馅饼……”各队正在突击某项工程。属肥活。抽调人手修天花板无疑给某位...  相似文献   

20.
瞎侃公交车     
我总怀疑福州的公交车司机一个个都是文学青年,就连女司机大约也是文学女青年出身,至少也是文学爱好者。王朔写过“我是流氓我怕谁”,想来我们开公交车的朋友都是耳熟能详而且身体力行不止,所以你在马路上看到一部部庞然大物般的公交车轰轰然地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时,你一点也不必奇怪。或许这正是王朔精神的充分体现。倘若这位姓王的哥们儿到福州来看到如此这般情形,一准会“没事偷着乐”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