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脱钩"模式的低碳城市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历史及现状等诸多因素,以二氧化碳减排绝对量为基础的低碳城市评价模式并不适用于中国;本研究从经济发展、物质消耗与污染物排放相互关系的视角,以"脱钩"模式为目标层,经济发展、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发展为准则层,CO2排放等8个具体指标为指标层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描述经济发展过程中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降低的态势,进而表征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资源、环境变化的历史趋势并反映城市低碳建设现状.针对沈阳市的案例研究表明,沈阳市2001年至2008年总体的生态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呈现逐渐提高的态势,沈阳市现阶段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处于"相对脱钩"阶段,与目前中国经济宏观发展态势相符合.本研究表明,"脱钩"评价模式可以避免基于污染物总量的评价模式中忽略经济发展因素而产生的片面性,可以表征中国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前提下的城市低碳建设水平,为目前的"低碳城市"评价方法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发展实践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气候变化问题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内已有许多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然而发展低碳城市的高度热情背后,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城市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征选择适宜的低碳发展模式。本文在对国际低碳城市发展实践和国内城市的相关探索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总结出现有低碳城市实践所遵循的四种发展模式,包括综合型"低碳社会"目标模式和低碳产业拉动、"低碳支撑产业"、示范型"以点带面"三种过渡模式。中国需要探索一条工业化进程中的低碳转型路径。低碳城市的建设需本着发展优先的原则,重点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城市可以通过建设低碳示范区摸索转型经验。低碳产业拉动和"低碳支撑产业"模式的选择则需要因地制宜。而无论采用何种过渡模式,城市都应注重低碳理念在全社会的渗透,以长远的战略眼光辅以合理的城市规划向综合型"低碳社会"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冀中南地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5~2011年冀中南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冀中南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呈逐年提高的势头,其中邯郸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最佳。目前,冀中南地区整体水平由早期的超高碳经济已转变为中碳经济阶段,表明冀中南地区在向着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转变,而且预测该地区于2015年始正式步入低碳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4.
中国低碳城市关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和社交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到包含"低碳"和"城市"的文献共8 574篇,新浪微博51 081条。利用文献代表学者对于低碳城市的观点,利用新浪微博代表公众对于低碳城市的关注度,分别统计文献和新浪微博中城市出现频率以及关键词出现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低碳城市相关的文献和新浪微博从2010年开始增长,2013年达到峰值,2014年后略有回落。文献和新浪微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30位城市基本一致,城市出现频率与城市行政地位和政策支持力度高度相关,另外文献和新浪微博中均未统计到的城市还有3个。词频统计结果表明:公众和学者对于低碳城市认知相差较大,学者更关注低碳城市建设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低碳城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公众对于低碳城市的关注角度主要是从日常生活出发,更偏向于把低碳城市理解为低碳生活。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低碳城市的宣传力度,通过调整政策加大对非低碳试点城市和欠发达城市的扶持力度。并出台低碳城市的考核细则和评价标准,进一步理顺低碳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一股低碳城市建设热潮。但在这股热潮背后,还有许多尚不明晰的问题需要理性思考。围绕低碳城市相关议题,开展了如下5方面工作:①解读低碳城市概念,指出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多目标问题,要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并实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目标的共赢;②概括低碳城市评价指标,指出针对指标还没有建立明确的标准;③从城市规划、低碳政策、生态产业、可持续能源、绿色交通等方面总结了保定、上海、吉林、杭州等城市的低碳建设途径;④分析城市低碳发展现状水平评价结果,指出低碳城市建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⑤最终在分析低碳城市建设尚存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今后需深化认识的几个问题,如不能因低碳而放弃其它城市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建设要因地制宜,低碳城市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各领域专家通力协作,需从系统规划、阶段性方案实施、实施后评估与修订等环节进行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希望这些思考能对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本文先综述了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最新的低碳城市研究的发展动态,并在借鉴这些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观点,引入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给出了城市经济整体的低碳发展应以实现碳排放与人均GDP关系脱钩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低碳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践行低碳理念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较为成熟的可归纳为"哥本哈根模式"、"伦敦模式"、"伯明翰模式"、"东京模式""保定模式"、"上海模式"等。中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中国城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低碳发展不能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模仿,而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本文将中国城市的类型和特征与其低碳发展模式的选择相结合,从人口规模、区位、资源禀赋及工业化阶段等角度对我国城市进行类型划分,并认为任何一类城市的低碳发展都必须依据自身特征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的案例研究表明,因地制宜的选择一条重化工集聚、中部特大型城市的综合低碳发展模式是武汉市实现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产能结构调整和城市空间规划是低碳城市建设两个重要因素。本文在探究低碳城市内涵和梳理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从产业影响和空间重构两个视角,分析了天津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思路。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本文构建了天津市各行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其中工业行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大都在1附近波动,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八大优势产业中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说明天津市各行业发展比较均衡,八大优势产业是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石油加工炼焦业等重化工行业的产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比较高,说明了这些行业是高碳排放行业,是天津市实现碳减排目标应重点调整的行业。各行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产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引领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行业不一定都伴随着高碳排放。根据两个产业影响系数的值将天津市各产业划分为四个群组:高产业影响力-低碳排放产业群组,高产业影响力-高碳排放产业群组,低产业影响力-低碳排放产业群组,低产业影响力-高碳排放产业群组,产业群组的划分可作为天津市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遴选的依据。区域间协同发展和产业对接协作是产业功能区优化布局的重要因素,天津市应积极完善环渤海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努力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产业功能区布局优化、生活功能区布局优化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是天津城市低碳发展空间重构的主要方面,本文从这三个层面给出了天津低碳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碳城市系统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学者们在低碳城市领域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成果进行分类,并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然后本文提出低碳城市研究与规划必须采用系统论的思想,低碳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因此在系统论基础上开展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低碳城市系统模型,分析了构建低碳城市系统的必要性和低碳城市系统运作的规律,其中低碳城市系统中的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他们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耦合方式、组织秩序以及失控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最后根据低碳城市系统的系统运营规律给出了低碳城市系统发展的建议,以期低碳城市系统朝着城市人类群体希望的方向发展。低碳城市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低碳城市系统是指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行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低碳城市是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导向和路径选择.从低碳城市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设计了低碳城市发展愿景.结合城市化快速推进预期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分阶段提出了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从总体模式、指导理念、基本思路、主要领域等对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进行了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实施步骤和行动策略.研究认为,我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应选择“C”模式,以低碳发展为主导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为主要方法.按照控源、减碳、增汇的基本思路,依靠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以及低碳生活等领域,通过构建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框架、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标准和体系、加快相关政策规章与制度建设、开展城市碳交易试点以及加强监督指导等措施,立足国情、统筹兼顾,分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低碳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备受推崇,但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尚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探讨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核心要素,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其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低碳经济应该包含四个核心要素,即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其中生产过程的低碳化、能源结构的低碳化和消费模式的低碳化都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依据一定方法和原则,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为维度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以期为定量评估低碳经济发展潜力提供参考依据。目前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还存在诸多问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已经达到低碳水平,因此在推动我国低碳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今后更重要的是切实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交通系统碳交易实现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移动点源碳排放不同于电力和钢铁等固定排放点源,具有不易于管理和监测的特点,且方法学发展滞后,使得大多数碳排放交易系统未将其纳入早期控排范围。本文分析比较了交通系统碳交易方法学的发展状况,将碳交易项目开发潜在领域归纳为4类:道路交通领域,涉及到的方法学比较复杂,有十几种之多;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主要采取ACM0016和CM-028-V01方法学;航空运输领域,至2014年10月尚未有适用于该领域的方法学获得批准;铁路运输领域,涉及到的方法学主要是AM0101。并分别各领域计算出相应的潜在减排量。分析了交通系统3个碳交易项目案例,其中,已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的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碳开发项目,认可的温室气体清单为:基准线排放量27 078.936 103 t CO2e;项目排放量20 975.456 103 t CO2e;泄露0;项目减排量6 103 t CO2e。已完成碳核查报告的城市燃料替换公共交通项目,第一年减排量计算结果为:基准线排放量218 333 t CO2e;项目排放量158 824 t CO2e;泄露0;项目减排量59 509 t CO2e。正在开发的城市轨道公共交通项目,预计在整个10年的计入期内可以产生减排量2 057 064 t,平均每年205 706 t。基于案例分析,提出在总量控制碳交易试点下的交通系统碳交易项目测量、报告、核查建设要点:1建立交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核算和管理体系。2编制城市交通体系温室气体清单。3参与制定《交通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4建立节能减排管理制度和团队,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企业能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3.
研究排污权交易演进的内在规律,探讨科学、有效交易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对于我国低成本地建立高效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现实意义。从排污权交易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埃奇沃斯盒形图”研究排污权交易制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构建的排污权交易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了4个层面,最后运用规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排污权交易有效性进行评价,为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有效性评价标准提供思路,并期望能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39,自引:2,他引:139  
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本文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①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③设立碳基金.激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④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但现行城市规划在某些方面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针对于此,本文从低碳经济和现代城市规划的缘起着手,认为两者都源自于工业化进程,同根同源决定了其在社会发展中相生相伴的关系。之后采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多种相关规划理念的比较,探讨我国低碳经济和城市的实质,认为我国低碳城市应将低碳生产、生活与促进新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相结合。并据此进一步提出合适的规模、紧凑的形态、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实施等四点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低碳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方法重外延而轻内涵式发展、规划科学性和管理力度不足、相关标准指导性不足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不力等现行城市规划体系与低碳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并据此提出三点建议,即转变相关理念,建立低碳的城市规划体系;探寻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创新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强化低碳发展策略研究,重视规划实施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以评价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污染治理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而绿化水平、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单位GDP用水、空气质量和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则有很多城市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呈较好的发展态势.就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投资特别高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或者省级市等大规模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并不高.单位GDP用水量特别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特别低的城市基本以小城市为主.就各项指标的总体水平来看,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和浙江等(以首字拼音为序)沿海或接近沿海各省份的城市和4个直辖市均处在较高水平.而甘肃、吉林、山西和陕西等(以首字拼音为序)西北部省份的各城市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机会说、经济模式说、经济形态说、经济体系说、能源革命说等现有低碳经济概念,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客体、目标、途径和性质的角度界定了广义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引导需求等制度措施,促进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转型和生活消费朝向低碳、节约、文明方式转变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共存于人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中,各有特性,联系密切。两者根本区别体现在环境背景、观念理念、基本要求、主要特征、核心关键和评价角度等方面,其密切联系表现在国家战略的趋同性、发展宗旨的一致性、发展内容的相互包容性、发展成果的相互促进性、消费方式的共同性等方面。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气候变化,这将带来生态破坏、粮食减产等方面的灾难。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大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减缓气候变化威胁。  相似文献   

18.
随着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等概念的实践和推广,低碳旅游也越来越多的被提及和实践。低碳旅游由于其新,无国际经验可循,在概念、内涵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形成了一些认识的误区,实践中可能因为认识的偏误,阻碍旅游业的发展,而忽略了"低碳发展"所特有的协同发展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意义。本文认为,低碳发展是异于传统旅游业发展模式的一种转型发展方式,具有明确的保护气候环境的目的。同时,旅游业是主张消费和体验的行业,低碳旅游不应该以刻意减少或约束消费和体验为手段来实现,低碳旅游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不仅仅有节能减排,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选择以成本最低的方式实现低碳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期,实践低碳旅游发展必然会面临更多挑战,但尽早实现低碳旅游发展转型,不仅对发展低碳经济、保障气候安全做出贡献,也能为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世界关注焦点,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发展模式主导.然而,理论界对低碳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意义和途径,没有对低碳经济理论进行探讨.没有完善低碳经济理论会导致对实际指导失误.构建低碳经济理论体系,夯实理论基础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本文首先从经济史中探寻低碳经济理论根基,“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以造福人类为使命的科学和个人福利是完全依存于全人类福利的,这些经济学思想中全世界思维可以作为低碳经济思想源头.通过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气候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比较,借鉴和吸取其理论.最后,对低碳经济理论对经济学影响价值进行探讨,这些价值主要表现在提供经济发展新模式理论基石,引导消费方式转变,化解国际经济合作困境,完善国际经济学体系,拓宽了环境问题解决途径,丰富了相关经济学研究内容等方面.本文研究从理论上肯定了低碳经济有经济学理论来源,有经济学理论价值,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