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物接触氧化物净化微污染原水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姚江水质为pH6.8 ̄7.4、浊度9 ̄20NTU、色度25 ̄37度、NH4^+-N1.0 ̄9.0mg/L、NO2^--No0.075 ̄0.25mg/L和CODMn8 ̄18.9mg/L的条件下,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除污染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化池进水处填料层生物膜厚度为0.3 ̄0.5mm,出水处填料层膜厚为0.1 ̄0.3mm,仅为污水处理中普通生物膜厚的1/10左右。当水中溶  相似文献   

2.
强化微污染原水净化效果的生产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肖羽堂  许建华  王冠平 《环境科学》1998,19(3):28-30,34
针对姚江水源受污染的现状和原传统净水工艺去除污染效率低、药耗大等缺点,对宁波市梅林水厂的传统净水工艺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去除污染效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姚江水质为pH6.5-7.6、浊度7-20NTU、色度25-37度、NH+4-N0.25-9.0mg/L、NO-2-N0.025—0.25mg/L、CODMn6-18.9mg/L的条件下,改进后的生化工艺系统对浊度、色度、NH+4-N、NO-2-N及CODMn的平均去除率比传统工艺分别提高了24.5%、30.0%、58.5%、70.0%和27.5%,除污染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净水工艺;并且可节约矾耗50%以上和氯耗77%左右.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某高职院内小河水为原水,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改变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回流比和有机负荷等参数,分别测定出水的浊度、CODMn、NH3-N.结果表明,采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中的最佳运行参数为:回流比0.6,溶气罐表压0.3MPa,PAC投加量10mg/L,生物接触氧化池容积负荷1.8kgCOD/(m3.d)~1.9 kgCOD/(m3.d).在最佳运行工况下,污染物的最高去除率可达到:浊度,97.86%;CODMn,61%;NH3-N,27%.利用强化混凝气浮-生物接触氧化作为微污染水源水常规给水处理的预处理方法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悬浮生物填料床处理微污染原水硝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采用新型悬浮填料床处理微污染原水硝化过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自然挂膜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研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悬浮填料床硝化效果。通过春、夏、秋和冬季的中试运行效果表明:在温度适宜、停留时间60min、填料填充率50%条件下,氨氮平均去除效率达到77.60%,定义了氨氮填料表面负荷指数判断氨氮去除效果,水温对硝化的影响较大,在低于20℃时,氨氮填料表面负荷随温度呈指数增长,高于该温度时则增长缓慢,但能维持较高水平;浊度对本工艺硝化影响较小;实验表明原水中氨氮浓度较低,硝化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为0.75h^-1。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不同间歇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微污染水的处理效果,比较了其对比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越性.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为4 m3/(m2·h),停曝比为6∶4~9∶1的间歇曝气条件下,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对氨氮和CODM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9.49%~93.51%和21.12%~24.29%,生物填料上的生物量为265.53~938.63nmol/m3.在保障溶解氧大于4 mg/L的前提下,停曝比大于等于8∶2,间歇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好于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且比连续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节省气量60%~80%.  相似文献   

6.
通过动态模拟方法,对污染原水的净水工艺进行现场研究。探讨了常规处理工艺和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合理工艺参数及各种影响因素;并对臭氧活性炭工艺的推广应用,作了技术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7.
受污染原水的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挂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东  许建华 《重庆环境科学》2001,23(1):59-61,75
试验研究了水温、曝气强度和气水比等因素对YDT生物接触氧化池挂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池挂膜受水温影响很大,水温越高,挂膜时间就越短,水温低于15℃自然挂膜难以成功。在挂膜期间,采用较小的曝气强度和气水比可缩短生物膜的成熟时间。对判断生物膜是否成熟的指示性参数-氨氮去除率和CODMn去除率进行了比较,认为用氨氮去除率作为判断生物膜成熟的批示性参数较适合。  相似文献   

8.
应用悬浮填料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采用悬浮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原水预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自然挂膜条件下的工艺启动过程,研究了停留时间、气水比、温度、浊度条件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夏、秋、冬季的中试运行效果表明:停留时间为60min,生物预处理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温度低于8.5℃,对氨氮去除效果影响较大;浊度对本工艺运行影响不大;气水比为0.375,足够满足生物预处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微污染原水的生物流化床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鑫  李旭东 《环境工程》1999,17(5):13-16
以二相颗粒活性炭生物流化床(FBBR)为反应器,对以有机物和NH4+N为主要污染物的某大城市内河原水进行了预处理试验研究,在HRT12~18min,气水比20~25∶1,回流比3~4∶1的条件下FBBR对CODCr、NH4+N、NO2-N、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132%、100%、97%~100%、6880%、30%~50%,而且对NH4+N和NO2+N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糕点行业废水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糕点行业废水,考察了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启动过程和提高负荷运行过程中的处理效果及其DO、进水COD浓度和温度对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池启动快;稳定运行时,有效容积负荷可达到1.3KgCOD/(L.d),COD、BOD5、SS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98%、83%,出水达到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DO为2.5mg/L时运行效果最佳;进水COD浓度对运行效果影响较大;温度下降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运行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技术处理微污染源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概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水质的原理、水质处理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了国内外应用情况讨论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对生物预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处理微污染水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Biostyr对浙江省T市某水厂微污染水源水进行生物预处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在气水比为2∶1,滤速6m/h,水温24~32℃的运行条件下,其对水中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高锰酸盐指数24.1%,氨氮81.7%,亚硝酸盐氮79.9%,浊度49.0%。完全能达到生物预处理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景观水体抽出处理回用中的应用,探讨了氨氮的去除规律。试验内容包括生物膜的挂膜及驯化;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强度下,氨氮的去除效果及三氮的变化情况;最后研究了水温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即曝气强度为0.030 m3/h,水力停留时间为3 h时,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COD的去除率达到43.5%,并且没有出现亚硝态氮累积的问题。该技术对温度的适宜性较好,即使温度在5~8℃,对氨氮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去除率,满足景观水体水质要求。当温度小于5℃时,系统氨氮的去除率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大部分净水处理厂都是采用预加氯消毒工艺,但在预氯化的过程中易生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降低了出厂水的安全性。文章以上海石化水厂微污染水源水为对象,针对折点预加氯工艺的不足,研究了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作为辅助手段的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辅助氯消毒工艺比单独预氯化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并能有效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最后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受污染水源水,采用气浮-生物接触氧化集成技术进行中试研究,考察各影响因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优化工艺参数和运行条件,并进行了冬季低温运行研究.与现有生化-气浮串联工艺比较,处理受污染原水(NH3-N质量浓度为5~7 mg·L-1),集成装置能取得更好的处理效果,而且具有占地小、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用生化净水工艺和传统净水工艺系统进行了受污染姚江水源水的对比试验研究,以探讨生化系统节约的混凝剂和液氯用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净水条件下,生化工艺系统处理污染原水比传统净水工艺节约混凝剂硫酸铝50%以上,节约液氯75%~80%,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水源水生物处理工艺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中试规模试验系统 ,分析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微污染水源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中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状况 ,探讨了亚硝酸盐氮积累量与氨氮去除率之间的关系。指出处理系统中硝酸盐细菌对亚硝酸盐细菌生化过程的依赖作用是亚硝酸盐氮积累的内因 ,而工艺参数等运行条件的变化是亚硝酸盐氮积累的外因 ,提高氨氮去除率是去除亚硝酸盐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强化混凝去除水源水中天然有机物的研究现状。水源水的复杂性决定了所选用的强化混凝过程的复杂性。如何保证强化混凝去除天然有机物的处理效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混凝机理与动力学做出进一步研究,才能更好的对混凝过程进行系统的模拟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强化混凝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活性炭纤维去除水中有机微污染物的效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 4种活性炭纤维 (ACF)作为吸附剂 ,对水中 CHCl3、CCl4、高锰酸钾指数 CODMn、紫外吸光值 EUV254等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与 ZJ-15型颗粒活性炭 (GAC)进行了对比 .吸附等温线的结果表明 ,ACF3对 CHCl3的去除效果最好 ,当 CHCl3的平衡浓度为 60μg· L-1 时 ,ACF3对 CHCl3的吸附容量为 212μg·g-1 ;GAC对 CCl4的去除效果最好 ,当 CCl4的平衡浓度为 3μg· L-1时 ,GAC对 CCl4的吸附容量为 0.83μg·g-1;GAC及 ACF1对 CODMnEUV254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当CODMn的平衡浓度为 2.5mg·L-1 时 ,GAC及 ACF1对 CODMn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2.16mg·g-1 和 1.98mg·g-1 ,当 EUV254的平衡浓度为 0.05时 ,GAC及 ACF1对 EUV254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0.32 g-1和 0.15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