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是当代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又是一项高科技领域。它不仅可以直接观测和研究大陆地壳深部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深部环境、动力学、地壳演变的历史进程以及地壳深处目前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而且在深部矿产资源评价、能源开发、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或手段无法比拟的。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将会给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着重论述了当前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所取得的地质科学成果,并对我国开展超深钻探计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介绍了德国大陆科学超深钻计划(KTB)的目标和任务。详细介绍了KTB的实施情况: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论证,选定上普法尔茨地区作为KTB超深井和试验井的井位;试验井于1987年9月21日开钻,1989年4月4日完成钻进任务;超深井于1990年10月6日正式开钻。论述了试验井的地质研究成果及对打超深井的影响。最后,根据德国实施KTB所取得的经验,对我国开展大陆科学超深钻计划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超深厌氧塘的技术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超深厌氧塘是一种稳定塘新工艺。与常规厌氧塘相比,具有BOD5容积负荷大、占地面积小,受温度影响小的优点。探讨了它的工作机理,本研究确定了负荷、水深和去除率之间的定量关系以供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系列设计法,对超深厌氧塘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费用估算模式并计算出临界地价,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近海底打钻揭示出在大洋脊上的小海丘内水热流体活动生成铜矿体和锌矿体。小海丘矿化部位大量无水石膏的产状表明海水由其边缘渗入海丘内导致玄武岩蚀变,而后从海丘顶部冒出黑、白烟囱,由烟囱释放硫化物,经过交代作用而形成硫化矿体。 相似文献
7.
1.引言人类为了生存必然需要能源,而使用能源又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废弃物质。产业革命前,废弃物质可通过自然循环予以消除,对环境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后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现在人口不到世界人口1/10的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能耗的一半,另外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爆炸性地增长,与此同时对能源的需求逐年按指数增加。和粮食问题一样,能源问题亦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特别是随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包括产业废物在内的废物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来则会留下无可挽回的祸根。对此应一方面直接抑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和抑制世界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8.
9.
10.
介绍了温州世贸中心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钻进工艺.简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易发生的问题。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事故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该文考虑建筑业产业关联度高的特性,将建筑业间接碳排放引入到效率测算框架,同时剔除各省域外部环境变量的影响,基于中国30个省区建筑业2004-2015年的相关数据,使用超效率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了各省建筑业的碳排放效率,对效率值的变化情况及地区、省际差异性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前后所测算的碳排放效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期内各省(市)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均值达到有效的仅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5省(市),并且中国各省区间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效率值变化角度来看,中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整体表现出波动增长的局面,山西、辽宁、浙江、山东、广东、四川等6省出现了效率值降低的情况,其中广东降幅最大;中国东、中、西部3个地区的平均建筑业碳排放效率随时间缓慢增长,但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声学超材料主要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等。布拉格散射型声子晶体通常需要其晶格常数与声波波长处于同一数量级时才能产生声波禁带,从而使得其应用领域受限。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利用其共振单元的共振频率与声波频率接近时所产生的耦合作用而消耗声能,其尺寸比作用声波波长降低了2个数量级,从而实现了小尺寸声学超材料对长声波的控制。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采用特殊的声学结构单元设计,使其在常规介质中具有一些超常物理特性,如负折射、负质量密度等;其在低频段具有声学禁带,在该禁带频率范围内将阻止声波传递。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已发展出了具有谐振特性的声学结构单元、表面附加局域共振单元板结构声学超材料、薄膜型声学超材料等结构形式。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的研究和发展为低频降噪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地球与环境》1992,(3)
涉及活生物或碎屑碳质物的地球化学过程,常常用来解释富有机质沉积层中金属元素的优先富集,以及某些沉积矿床中各种有机组分与金属元素的伴生关系。尽管观点上的某些差异取决于所考虑的金属(Pb-Zn-Cu,U,Au)及地球化学环境或地质背景,但是有关涉及有机质的金属富集机理的观点或多或少与矿石沉淀的成因模式趋同发展。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和活生物富集各种金属的能力,首次使得研究人员重视生物聚集过程。其次,对腐殖酸和海洋物质的吸附特性和配位体特征的评价,使得人们强调金属螯合机理。对有机质有限的交换阳离子能力的认识和对主要元素与微量元素争夺螯合位置的认识,使得人们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还原反应上。硫酸盐与有机质形成的还原硫类型,基本上被认定为许多金属的大吸收器(sink):形成金属硫化物后直接沉淀,与金属硫化物共沉淀或还原非亲铜元素。然而,生物和非生物途径的硫酸盐还原过程的发展条件(有机质、温度)仍有争议。同样,有机质直接还原金属(没有任何硫类型参与)的可能性也知之甚少。所有的机理在表生富集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长期以来,同生矿床被认为是沉积矿床的一种重要类型(例如,含铜页岩、碳酸盐岩型Zn-Pb矿)。然而,岩相学,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资料以及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研究结果都表明, 相似文献
20.
《资源节约与环保》编辑部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1,(1):1
十一五以来,天津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通过强化目标责任、推进结构调整、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民行动等措施,以大约9%的年均能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