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薛秀慧 《四川环境》2001,20(3):49-50,53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测定水中硫化物的吹气时间可由原来的25min缩短到10min,与原方法进行对照,其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从而得出结论:将吹气时间原方法的25min缩短到10min,既节省了时间,又不影响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苏玛罐空气预浓缩系统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性恶臭硫化物,此方法采样简便,操作便捷,检出限低,监测结果可以满足日常监测分析。进样量为400mL时方法检出限为0.5~0.9μg/m~3,相应因子均值20%,方法精密度2.1%~10.3%,加标回收为96.1%~112%。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硫化物预处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土壤中硫化物测定预处理方法━━━━氮气吹气法的试验装置、预处理酸度、温度、吹气时间及载气速度等条件的研究和改进。以多孔吹球代替单孔吹管 ,在土壤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EDTA和Vc ,以NaOH -EDTA -TEA(三乙醇胺)代替Zn(Ac)2-NaAc为吸收液 ,并采取了逐步加压吹气方法 ,通过对回收率、精密度及底泥对比试验 ,效果提高显著 ,回收率由原方法的40%~60 %提高到90 %以上 ,吹气时间缩短了20 % ,装置简单 ,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川东气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硫化物,且色度深、浊度大。为测定废水中的S2-含量,实验探索了将S2-氧化成SO2-4后用离子色谱测定的方法。进行了S2-的转化率实验,结果表明:S2-含量在0~2.7mg/L范围内可以被完全氧化成SO2-4,转化率为98.8%~108.0%。同时进行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实验,并与碘量法进行了对比,对同一标样和实际样品的测定两种方法的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测定钻井废水中的S2-含量,可以避免色度、浊度的干扰,且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5.
采用DCS-S8型硫化物自动酸化吹气仪,以GB/T 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为依据,建立了水质硫化物自动酸化吹气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加酸量和时间间隔、加热温度、氮气流量和吹气时间等参数的优选实验,获得水质硫化物测定的最佳预处理条件,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检测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样品加标...  相似文献   

6.
参考水和废水硫化物测定标准,采用亚甲基蓝法测定油田污泥中硫化物含量,硫化物回收率仅为60%左右;而在阶梯式氮气吹扫条件下,60℃为最佳反应温度,样品量在5g以下时吹扫测定,回收率可达80%120%。采用1120%。采用13g石油磺酸盐、3mL异丙醇对含油超过20%的油泥进行乳化预处理,比无预处理或萃取除油预处理时硫化物测定结果更准确;在乳化预处理及0.15mol/L抗坏血酸、EDTA保护下,含油20%以上油泥中硫化物回收率可达到80%以上。而含油20%以下油泥不需乳化预处理,经吹扫测定,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通过实际样品平行试验及回收率测定,四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3.34%,回收率在92%以上。该方法平行性好,结果准确,达到油泥硫化物测定质控要求。  相似文献   

7.
低温捕集/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分析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捕集/热解吸/火焰光度检测填充柱气相色谱法可分析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标准气浓度为2.80g/L~38.10g/L时,硫化氢、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平均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2.1%~106.8%及0.5%~6.0%,采样体积为1.0L时,上述挥发性硫化物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8ng/L~0.65ng/L。该分析测定了炼油厂某些污染源和催化燃烧脱硫中试装置废气中挥发性硫化物组成,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新的标定方法,即取蒸馏水后直接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min,再加硫酸和草酸钠标准使用溶液,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通过新旧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实际样品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标定方法与国标中的标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准确度的相对误差小于5%,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定该标定方法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HNO3-HCl为提取剂、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土壤中重金属As、Pb、Cr、Cu、Zn、Cd、Ni共7种元素的可给态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可给态经HNO3-HCl提取后完全分解,采用内标法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0.9%~106.3%,精密度〈3%,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标准水样和实际废水为检测对象,分别采用重铬酸盐法、HACH比色法及在线分析法进行COD比对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标准溶液、进水水样(高浓度)进行测定,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重铬酸盐法、在线分析法对出水水样(低浓度)进行测定,具有较高的精密度;HACH比色法对出水水样(低浓度)进行测定,精密度低,方法不可取。  相似文献   

11.
硫化物生物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静 《环境技术》2006,24(1):26-28,4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的各种脱硫技术.分析总结了硫化物生物氧化为单质硫工艺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氧硫比、溶解氧浓度、硫化物浓度、化学氧化、微生物菌种、pH值、温度等因素.提出了生物氧化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将脱硫和单质硫的回收和为一体,是一种安全、低成本将含硫废液变废为宝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2.
长庆石油管理局二机厂排出污水硫化物超标,但生产过程中并无硫化物排放。经调查该厂的排污道是封闭式的,排污道内是厌氧的水生生态环境。对二机厂污水道进行监测时,选择了溶解氧、硫化物、硫酸根、pH、水温5项,并将监测值作图。表明硫酸根值在机2点至机1点段急剧下降,与硫化物的增加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符合硫酸盐在还原菌作用下还原为硫化物的基本理论。故得出的结论是:二机厂排污道中的水体为缺氧还原性水体,且具有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可认为,硫化氢来源于硫酸盐还原菌的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13.
硫化物和硫化合物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硫物质或含硫化合物,在自然和生态循环中十分重要而独特,对于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都有重大意义,文章试图简明扼要的厘清硫化物和硫化合物、二硫化物和连硫化物等生物化学实质,明确指出为了避免歧义,不可乱用这些词汇,含硫物质或含硫化合物包含硫化物和硫化合物,硫化合物可以涵盖硫化物、二硫化物(联硫化物)和连硫化物,并指出其一般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水中丙烯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吹扫温度、吹扫时间、脱附温度和脱附时间对吹扫捕集效率的影响情况,同时对线性范围、方法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实验。在确定的最佳条件下,丙烯腈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9%,相对标准偏差为4.0%;方法检出限为0.18μg/L。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准确度及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5.
在炼油生产中,合理处理产生的大量废碱液,使其不污染环境,一直是我们努力研究的课题。辽河石化分公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将含硫化物废碱液催化氧化,使其中有毒的硫化物快速氧化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经过处理的含硫化物废碱液已进行了脱臭,并且回收了有利用价值的碱液。碱液吸收SO2后生产出合格的亚硫酸钠产品,达到了废液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高硫化物型污泥膨胀的机理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膨胀问题一直是废水生物法处理过程中的难题之一。针对高硫化物型污泥膨胀,本文着重从硫化物和小分子有机酸的影响、溶解氧的限制、痕量金属的缺乏这三方面对膨胀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控制方法加以讨论,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硫化物可以与铅、镉、砷等亲硫元素生成难溶性的重金属硫化物,加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土壤中硫化物的定期、有效监测,对分析、控制、预测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亚甲基蓝分光光 度法因具有适用范围广、检测设备常规、易引入较大人为误差的操作步骤较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文章利用有证标准物质,通过加标物质固定方式、加酸方式、蒸馏速度的对比实验,进行蒸馏法测定土壤硫化物的最优实验条件探讨。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优的实验条件:固定方式为加入适量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用pH值为10~12的水定容,采用加酸分液漏斗加酸,蒸馏速度为3mL/min。实际样品测试验证的加标回收率为90.6%~94.0%,且数据稳定。  相似文献   

18.
硫化物测定中的几个问题黄永生(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水中硫化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当其含量超过排放标准(GB897-88中规定硫低于2.0mg/L)数百倍时,能使动植物体中毒,甚至导致死亡。用碘量法测硫化物含量的方法在许多书中都有记载,但是大多没有对细...  相似文献   

19.
选用以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技术为核心、辅助以物理化学方法的工业化技术,对兰州石化公司高氨氮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显示:外排废水监测项目中pH值、悬浮物、COD、BOD5、氨氮、石油类、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的平均浓度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其中:氨氮值仅为0.412mg/L,COD值为63.87mg/L。对COD、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悬浮物等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石油类和BOD5的去除率也达到75%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油田废水中汞时,精密度、回收率较差,试验中采用JCG-Ⅰ型测汞仪进行了条件试验、精密度、准确度和最低检出限试验,结果说明在所选定的条件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