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除磷过程厌氧释磷的代谢机理及其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充分曝气后的好氧末端活性污泥进行了厌氧释磷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释磷过程中VSS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MLSS及灰分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当微生物体内的糖原耗尽时,会引起厌氧吸收HAc及释磷过程的中断.得出ΔρPΔρPHB、ΔρGLYΔρPHB、ΔρPΔCOD、ΔρPHBΔCOD各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48、0.50、0.44、0.92.通过对厌氧吸收HAc及释磷动力学过程进行模拟,得到QHAc,max为164mg·g-1·h-1,QP,max为69.9mg·g-1·h-1,KGYL为0.005,KCOD为3mg·L-1.ΔρPΔCOD与溶液中pH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且得到了二者之间的线性方程.  相似文献   

2.
生物除磷过程中乙酸盐厌氧代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生物除磷过程中乙酸盐厌氧代谢机理。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活性污泥的聚-β-羟基丁酸盐含量,无机磷酸盐释放量分别随乙酸盐吸收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关系上升。   相似文献   

3.
殷芳芳  张悦 《环境工程》2018,36(3):24-27
双氯芬酸(DFC)作为消炎止痛药物被广泛使用,从而在环境中大量释放。探究了DFC对生物除磷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DFC对生物除磷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DFC会严重抑制生物除磷。当ρ(DFC)为5 mg/L时,生物除磷效率仅为51%。研究发现高浓度DFC可抑制厌氧释磷,好氧吸磷以及胞内聚合物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合成。此外,高浓度DFC对生物除磷关键酶具有严重抑制作用。当ρ(DFC)为5 mg/L,反应系统中聚磷菌(PAO)的相对比例仅为19%,远小于空白实验组。  相似文献   

4.
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微生物及其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两种重要微生物——聚磷菌和聚糖菌的厌氧-好氧代谢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几种典型的聚磷菌和聚糖菌,以及这两类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分离纯化方法和探针序列的最新进展,接着进一步分析了聚磷菌和聚糖菌基于乙酸、丙酸和混合酸作为碳源的厌氧代谢模型及物质转化关系,最后对增强生物除磷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生物除磷及其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当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污水除磷要求高的现状,重点分析生物除磷的机理和影响生物除磷的因素,为城市污水推荐一种生物除磷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介绍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的发展,对生物脱氮除磷特别是反硝化脱氮除磷原理和新工艺进行讨论,分析反硝化除磷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反硝化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指出反硝化除磷工艺适合低碳磷比、碳氮比污水的处理以及实际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厌氧除磷种源的筛选与厌氧除磷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分批培养,考察各接种物培养始末总磷浓度的变化,比较了牛粪、猪粪、鸡粪以及来自两个不同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污泥的除磷能力,试验证明猪粪的除磷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将猪粪与两种厌氧污泥按质量比3:1:1混合作为接种物,研究了厌氧生物除磷的条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是厌氧生物除磷的良好碳源和氮源;适宜的初始pH6.5,适宜的培养温度35℃.在适宜的除磷条件下,培养至第4天,猪粪与厌氧污泥混合物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21.31%)外加钼和其它微量元素对厌氧生物除磷没有效应,表明试验所用的培养液中,不缺少这些元素.另外,外加还原剂硫化物对厌氧生物除磷也没有明显的作用,表明培养液中的有机物质所致的低氧化还原电位已能满足厌氧生物除磷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影响强化生物除磷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磷已经成为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控制因子之一。本文对影响生物除磷效果的关键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对在生物除磷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明外加电场条件下提高生物反应器去污除磷的可能性,试验中比较了普通生物反应器和外加电场生物反应器去污除磷效果的差别。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外加电场生物反应器比普通生物反应器具有更高的除磷效率,并能在厌氧阶段促进磷的释放,而COD去除率提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聚羟基链烷酸酯(PHA)是许多微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下合成的一类可作为细胞碳源和能源的物质。PHA代谢已被证明是影响生物脱氮除磷尤其是强化生物除磷功能的一个关键过程。本文综述了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厌氧合成PHA代谢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重点介绍了聚磷菌和聚糖菌利用不同碳源厌氧合成PHA的代谢机制以及合成PHA的还原力和能量来源问题;然后对聚磷菌和聚糖菌合成PHA的代谢机理及其化学计量学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针对强化生物除磷机理和PHA厌氧代谢机制研究进展缓慢这一现状,指出了今后PHA还原力和能量产生机制的研究可能是完善强化生物除磷机理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11.
生物除磷系统的聚磷微生物种群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的聚磷菌微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聚磷菌所涉及主要菌群的菌属分类情况及其生物特性,阐述了EBPR系统内聚磷菌微生物学研究的各种分离鉴定技术的特点,包括传统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染色与光学显微镜技术,现代分子及其扩展技术及组合技术等,并分析了各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以Accumulibacter为主的聚磷菌形态学和代谢特性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聚磷菌微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双循环两相生物处理工艺(BICT)除磷中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双循环两相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它是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增设独立的生物膜反应器,实现微生物的分相培养,对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很大的潜力。通过对城市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负荷和运行条件下TP去除率可达90%,出水TP浓度可控制在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13.
王雪峰 《环境工程》2017,35(4):11-14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是场地修复的重点内容。我国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述了我国地下水污染场地类型、污染特点以及国外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主要技术,重点研究整理了国外最为常用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即抽出处理技术的技术原理、适用条件、技术优势和限制条件,以及系统设计与运行重点关注内容,为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晓杰  苏宏 《环境工程》2010,28(5):51-53
介绍百乐克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监测了各点总磷实际变化情况,总磷去除率为22%,不能达标排放,加铝盐和铁盐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最佳的除磷工艺是脱水污泥直接进入曝气池,经5 h曝气,总磷<0.5 mg/L,去除率达92%,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沸石强化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生物-化学除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沸石强化了生物硝化作用,但回流的硝酸盐在A段抑制了聚磷菌释放磷,使生物脱氮工艺无除磷效果,需要化学除磷。铝盐和铁盐均具有很好的化学除磷效果,且与投加位置无关。当按磷与铝的摩尔比1∶1.5投加Al2(SO4)3·18H2O时,磷的去除率在85%以上;当按磷与铁的摩尔比1∶1投加FeSO4·7H2O时,磷的去除率在80%以上;当在A段投加20mgLFeSO4·7H2O和30mgLAl2(SO4)3·18H2O混合除磷剂能去除沸石强化AO生物脱氮工艺90%左右的磷,使磷达到出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除磷脱氮MSBR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MSBR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它介于连续流和序批操作之间。采用容积 2 6m3 的MSBR系统中进行了 3个工况的水力负荷试验 ,研究了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由于系统的特点 ,当进水碳磷比较低时 ,系统仍有良好的除磷效果。但遇持续降雨时 ,大量雨水进入合流污水 ,进水中有机物浓度急剧下降会导致除磷效果恶化。由于采用后置反硝化形式 ,MSBR系统的反硝化阶段无法得到充足的外碳源 ,脱氮率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生物膜法除磷工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 ,软性载体生物膜序批式工艺是行之有效的除磷工艺。该工艺除磷适合的载体装填密度为30 % ,水力停留时间为 9h ,其中厌氧 3h、好氧 6h。进水CODCr负荷从 0 2 7kg m3·d~ 1 32kg m3·d均可使除磷率达90 %以上 ,并可承受较高的CODCr负荷的增大。试验中 ,还就除磷的各影响因素做了系统地探讨。通过 2 ,4 二硝基苯酚的抑制实验 ,证实了生物除磷机理的观点 ,亦即 ,生物膜序批式反应器中磷的去除是由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酸化液对厌氧释磷好氧吸磷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序批式试验研究了酸化液对聚磷菌厌氧释磷好氧吸磷速率的影响。同一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聚磷菌的释磷潜力相当,混合液中挥发性脂肪酸越多则越有利于激发聚磷菌的释磷潜能。酸化液投加量越大,对应的混合液中聚磷菌的平均释磷速率也越大。当酸化液投加量为30 mg/L(以TOC计)时,聚磷菌的平均释磷速率达0.137 mg/(mg.d),是未投加酸化液工况的3.26倍。聚磷菌厌氧释磷过程中,活性污泥的MLVSS值逐渐增大,而MLSS值却不断减小,这是由聚磷菌释磷反应过程中聚磷颗粒和糖原的消耗,以及PHB的生成而产生的。碳源充足与否,对聚磷菌的平均好氧吸磷速率影响不大,研究各工况中,聚磷菌的平均吸磷速率在0.129~0.160 mg/(mg.d)内。碳源越充足,则聚磷菌在好氧吸磷反应持续的时间越长,因此,具有更强的超量吸磷能力。酸化液投加量为20 mg/L时(以TOC计),聚磷菌在好氧吸磷结束时,出水的SP浓度能减少到0.5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9.
污水化学除磷处理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污水化学除磷技术中化学凝聚沉淀法、结晶法、吸附法的工艺原理和特点,以及目前它们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污水化学除磷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提出进一步开发技术、经济两方面都满意的吸附材料是污水化学除磷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