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实现2000年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大庆油田制定了“工业污染源达标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提出了2000年超标企业排污总量削减方案;对化工助剂总厂和腈纶工程的化工污水、三次采油工程新增化工含氰污水的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彭占银 《中国环境管理》2004,23(2):24-25,28
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分析了襄樊市市区水污染及治理现状,提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控制水污染应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大、中、小型处理设施多管齐下,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积极开展污水回用,实现废水及其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及达标排放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唐静  姚建  雷蕾  何璠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2):103-104,136
在分析成都高新南区河流龙爪堰、栏杆堰水质现状的基础上,计算出区域水环境允许纳污量:COD331t/a、氨氮12t/a。目前高新南区水污染物排放现状为:COD464.28t/a、氨氮48.48t/a,已超过允许纳污量,因此必须对高新南区的水污染物进行削减。计算出了南区水污染物削减分配方案,并提出了保证区域总量控制目标实施的措施和意义。这为成都高新南区的水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其它中小区域水环境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3年10月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上要实行三个转变。 第一,在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要从侧重于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把工业污染防治的立足点放到全过程控制上来,通过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上,要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双轨控制。通过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浓度与总量的双轨控制,使污染物总量逐步削减,从而使区域和流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第三,在工业污染治理上,要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实行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有利于采用新的技术设备,实行社会化组织,企业化管理,充分发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5.
“规划、分配、实施和监督”是搞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实施总量控制必需制定相应的污染物削减计划。石油企业的污染物削减计划自1994年开始实施以来,通过各石油企业的认真组织落实,使主要污染物排污量逐年削减,区域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6.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管理工作的一大进步。本文从其涵义入手,简要介绍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排污交易是当前防治工业污染的一条新途径,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该区域的经济潜力,调动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使污染控制市场化,用经济手段来约束污染。所谓排污交易是指在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后,在不影响既定的环境目标的前提下,总量控制指标(或污染物削减指标)可以在控制区域内的污染物之间,或点源非点源之间平衡调剂,允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指导污染减排工作,综合考虑区域公平和污染治理差异,提出了以综合基尼系数最小和综合治理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水污染负荷分配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毕节市十八河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的削减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兼顾区域公平和污染源治理差异进行水污染负荷分配,结果满足总量、公平性和适宜削减率三方面约束条件。该方法可在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和应用中发挥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巴州污染减排工作围绕自治州“地大势强、富饶秀美、平安和谐”三大目标,狠抓环保目标责任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各项任务的落实,严格执法、强化管理,通过实施工程措施、结构调整措施、环境管理措施,压缩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产能,加快建设治污设施,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污染物排放总量在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开始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0.
2001年 4月 23日至 27日,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主持召开局务扩大会,研究总局今年及"十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为"全国第五次环保大会"召开做准备,为"十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一、会议听取了有关污染物总量的确定、分配原则、"十五"计划编制情况等,提出了一些具体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了 2001年及"十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一 )主要污染物总量的控制原则是:主要污染物总量在 2000年的基础上削减 10%; SO2的排放量"两控区"削减 20%、全国范围削减 10%。   1.对于具体控制指标的要求:重金属…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量逐渐增大,虽然局部有所控制,但污染物的总量还在不断增加,总体的环境质量仍在继续恶化,前景令人担忧。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通过的5项制度,即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限期治理、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污染治理集中控制制度是使我国环境管理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引言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多数中小河流流域尚无条件建大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作主要靠各工厂的污水治理设施完成.有时几个工厂共建一个治理设施,有时一个工厂不同工段建不同治理设施.这些治理设施原理不同,在治理效果和投资之间  相似文献   

13.
以发达经济体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为预期,计算中国大陆各省区实现同等环境质量时需满足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控制水平,将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自治区外)划分为煤炭消费总量削减区18个、控制区10个、增长区2个。削减区合计应削减煤炭消费总量15.33亿t,控制区合计可增加10.1亿t,增长区合计可增加1.38亿t,30个省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38.69亿t。在此基础上,对大陆地区煤炭消费空间布局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规划提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但开局之年,环保旧账未还又欠新账——“2006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已成定局。”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这一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被称为是“不可逾越的红线”。2006年,国家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2%的目标。然而,“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这意味着整体来看,我国的环境状况还没有得到改善。“重经济、轻环保”痼疾难除…  相似文献   

15.
韩新  王远  石磊  曹洋  陆根法 《四川环境》2010,29(2):23-27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目标,合理进行SO2削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运用基于生产前沿的DEA模型计算了我国东部地区11个省、直辖市1990到2007年18年间的SO2有效削减百分比。计算结果显示,经济越发达、产业结构越优化的地区,该值越小。1990~2007年间的平均SO2有效削减百分比上海、广东、福建、海南最小,一直为0。北京、天津、浙江、江苏较低,平均SO2有效削减百分比分别为13.83%、15.31%、18.36%、21.14%,而河北、山东最高,分别为39.81%、32.00%,应该加强这些地区的SO2削减,采取措施提高SO2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是工业废水的重要污染指标,它用微生物消耗的氧量来表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数量。其排放标准的制定与其它指标一样,首先应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体系不被破坏,同时应考虑污水处理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排放标准过高,工厂花费大量投资及运行费用仍难以达到;工厂及城市重复处理,重复投资,造成社会经济力量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数字     
正419个据北京市环保局消息,为确保完成今年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北京市共确定了419个减排项目,其中115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和304个水污染物减排项目。北京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李晓华介绍,2014年北京市目标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削减了5%、5%、2%和2%。(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18.
新都县水污染总量控制实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污染控制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今后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以成都市卫星城新都县为例,分析了辖区内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情况、建立环境质量与污染源分布的定量响应关系、测算区域环境容量的大小,并将总量控制的削减指标落实到主要的污染源。实施水污染总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的研究,不仅为新都县实行总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其它中小区域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2000年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目标,胜利油田的经验和做法是:制定了污水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总量控制监测及监督考核办法;认真搞好工业污水治理和综合利用,重点抓好采油污水的回注,使回注率大于90%,并对各行业污水治理制定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眺 《绿叶》2014,(11):11-18
由重化工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必须对电力、钢铁、水泥、化工产业等高污染的重化工业进行重点治理,通过严格的总量控制方法来实现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短期内,强制淘汰重化工业的落后产能是污染物减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在长期内,单纯命令—控制的环境规制方式则会缺乏效率。为此,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首先在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减排中引入市场机制,大力推进全国性的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