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的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小枫  郭予元 《灾害学》1997,12(2):82-86
就棉花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指标与防治策略、抗病虫品种鉴定与选育、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与治理、农药新品种开发、天敌保护利用、应用基础研究、棉田玉米螟防治技术等综述了“八五”期间我国综合防治研究的进展和现状。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棉花病虫综合防治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多源遥感数据沙尘暴强度监测的信息可比方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综述了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暴监测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提出了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识别和提取沙尘暴信息的新方法,利用近红外1.6μm波段特性,构建了可比沙尘强度指数。研究表明:利用卫星探测器11μm,12μm波段差值进行沙尘暴信息识别和提取,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不能刻画沙尘暴强度;构建的可比沙尘强度指数,能够解决多源遥感数据由于卫星平台、监测时间、监测区域等不同因素导致的监测结果不可比的问题;同时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站监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刻画沙尘暴强弱分布,可以作为沙尘暴定量研究的参数,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持续定量地监测沙尘暴的起源、移动、传输路径、扩散等待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安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为误操作责任事故,分析了银川东换流站联锁防误闭锁软、硬件实现方式,并与综自站微机防误系统实现方式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换流站联锁实现方式的优点及换流站引入微机防误系统的弊端。分析结果表明:换流站联锁防误系统软、硬件实现方式与综自站“五防”闭锁实现方式相比存在实时性好、可靠性高、人为干扰因素少、利于实现顺序控制和集中监控且使用便捷等优点。可考虑在部分综自站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干旱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3年卫星遥感干旱监测资料和哈尔滨市土壤湿度资料,应用土壤热惯法计算和分析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旱灾情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在目前对裸地面进行干旱遥感监测中是定量水平较高的,对裸露土壤湿遥感精度可达到60%,根据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它可以给出土壤干旱的绝对等级。利用这一方法,计算了哈尔滨市12个县(市)不同级别干旱灾害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研究棉花雹灾脆弱性可为棉花雹灾风险管理和减灾提供关键科学支撑。应用降雹模拟装置,设计35种降雹情景,进行了降雹对棉花植株损害的田间试验;利用Logistic方法分析了降雹致灾因子与棉花植株损害参数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降雹致灾强度的增加,棉花植株脆弱性增大,导致棉花植株损伤程度增大;棉花蕾期脆弱性大于花铃期,是防预和减轻棉花雹灾的关键期;降雹直径、降雹密度与棉花因雹落叶率、断枝率和落蕾铃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Logistic函数关系,降雹直径预测棉花植株雹灾损失效果更优,花铃期较蕾期函数拟合效果更好。研究结果为综合评判降雹对棉花植株损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理解棉花雹灾脆弱性形成的机理。所述研究方法对其他雹灾承灾体脆弱性试验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大暴发原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在简述我国黄河流域棉区1992年棉铃虫大暴发的概况后,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大暴发的原因。指出生境、食料、天敌、气象及人工防治五方面因素的影响作用,特别强调食料和防治因素的重要意义。认为近年来棉铃虫食料种类增多、数量增大、质量提高、提供时间延长、取食更加方便是该害虫大暴发的基本原因。恰遇适宜的气象条件和人工防治不力(害虫抗药性强、治虫整体水平下降、夏玉米等晚秋作物弃治),终使棉铃虫建立起空前庞大的种群。  相似文献   

7.
在现场束管监测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综放采空区特性.根据计算流体力学原理,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计算软件,针对综放采空区的不同特性,分别对采空区氧化带和窒息带的关键划分指标"氧浓度"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在考虑综放采空区不同特性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即"散热带"、"氧...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表沉降与地下沉降的同步、实时、自动监测,研发了基于北斗系统的地质体地表与地下一体化沉降监测新方法。该方法融合了北斗系统、静力水准仪、分层沉降标等沉降监测技术,监测原理如下:在稳定区域设置北斗基准点,在监测区域设置工作基点与监测点;工作基点处的北斗卫星接收机与静力水准仪安装至同一桩上,北斗卫星接收机观测工作基点处静力水准仪的绝对沉降;监测点处的静力水准仪与分层沉降标同轴连接,分层沉降标将深层沉降引至地面由静力水准仪观测;北斗系统与静力水准系统同步采集数据,数据经时间同步后分别得到工作基点和监测点的绝对沉降量。该新方法成功解决了大面积沉降监测中面临的非稳定工作基点校测问题,实现了对地质体地表与地下沉降的远程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陕西叶螨暴发成灾,灾情的显著特点为发生范围广,种群数量大,发生期早,受害期长,为害作物多,面积大。繁殖力强,食物条件优化是叶螨暴发的根本原因;整体防治不重视,抗药性能强等是大面积成灾的主要因素,根据叶螨为害特征及农村种植经营现状,提出控制叶螨暴发成灾的对策;采用铲除杂草,区域连片种植,加强作物肥水管理及药剂滴心,根施,环涂防治与轮换用药等区域性控制技术体系,可达到断绝叶螨取食环境,延缓抗药性,大面积控制螨害发生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运禄 《灾害学》1997,12(3):43-48
四川盆地的大洪涝灾害是由暴雨和大暴雨引起的。具以下6个特点;一次大洪涝灾害发生时,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且集中,灾害严重,损失巨大;发生频率高,大强度灾害多;时空分布不均;开始期主要在6、7月;终期主要在9月,初终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它的强度、初终期等都有变化规律。防治它的对策是治、防、用、护四结合。  相似文献   

11.
鲁西北棉花雹灾损失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鲁西北是我国最主要的产棉区,但棉花生长受雹灾影响频繁,致使棉花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局部绝产.本文对建立棉花雹灾损失监测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包括棉花分布遥感调查、雹灾径迹雷达监测、数据库建立和棉花雹灾损失分析等,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区主要农业灾害及灾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农业灾害发生的气象背景,并利用1981~1990年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的农业灾情状况及因灾而造成的粮、棉损失量。华北地区单位耕地面积的受灾率及成灾率分别为47.3%和23.0%,大致相当于二年一遇灾和四年一成灾。华北地区因农业灾害而造成的粮、棉损失量平均每年为397.0和34.5万吨,粮、棉损失率分别为4.9%及15.3%。  相似文献   

13.
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最有前景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在保障农产品收入、稳定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来设计棉花保险产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熵权法构建综合气象指数,综合考量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指标对棉花生产的影响。相比单一气象指数模型,综合气象指数模型能够整合多种气象条件信息,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模型的精度。基于该模型,以1999—2016年北京市棉花作物为例进行保险设计,在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框架下计算出该地区不同灾害等级下的棉花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的纯保险费率。  相似文献   

14.
低温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多个试验结果,论述了纤维长度与品种特性和气象生态因子的关系,认为棉纤维长度主要决定于品种特性,但也受气象生态因子的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体现品种遗传特性的分果节位的棉纤维长度的模型,和日最低温度和夜均温对纤维长度影响的修正模型。由这两个模型组成的拟合纤维长度的综合模型既强调了品种特性对纤维长度的决定作用,又体现了气象生态因子对纤维长度的影响作用。相应的模拟值与观测值比较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5.
垃圾填埋场爆炸灾害的发生与控制途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满 《灾害学》1997,12(3):89-92
论述了垃圾填埋场爆炸灾害的严重性,探讨了垃圾填埋场爆炸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提出了垃圾填埋场爆炸灾害的控制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本文从现代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构成和特点出发,论述了遥感与GIS技术在减灾活动,包括预警、评价和辅助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在综合考虑现有各项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遥感信息为基础建立自然灾害信息系统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风险预警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亦当作自然灾害的一种进行剖析并探讨其灾变风险预警技术,提出依据不同灾变过程中所表现的警源、警兆、警情等不同风险程度的各因素统计指标,精选组成灾变预警指标体系并组建多维预警逻辑模型。通过对警源、警兆、警情中主要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定量或定性分级,分析各自对灾变的影响作用,计算灾变风险预警综合指标值,确定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预警等级。据此建立了棉铃虫灾变预警与防治辅助决策系统(MLCYJJC-CDROM)并指导控害减灾,预警准确率为89.7%,使灾变警级预警更加符合实际,指导防治更有科学依据。本文还对MLCYJJC-CDROM的系统结构、信息处理与实际应用作了解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地震烈度包络线的遥感与GIS方法快速生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地震烈度包络线通常用地面调查宏观地震影响和破坏现象来划分。本文介绍在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突破常规调查方法,采用遥感与GIS技术,在室内针对震害遥感影像完成震害分类分级,进而通过人机对话完成地震烈度包络线的快速生成的方法和技术。运用该技术以唐山地震区作模拟试验表明:遥感与GIS技术快速生成的高烈度包络线,不仅使大量实地调查变为室内遥感应用分析,时效提高了10倍,而且其轮廓形状更趋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9.
浅析了地震台的雷害。根据各台站实际情况调研了区域防雷、通信传输线防雷、电源防雷及传感器防雷等多方面的技术 ,不同台站采用不同的防雷技术。并以雷害严重的高邮台为例 ,具体介绍了其防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