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爷爷家门口是一条宽阔的土路,人来人往,尘土飞扬,可是几里长的路却没有一处可以庇荫歇凉的地方。于是,爷爷年轻时种下了那棵白杨树。爸爸小时候,那是一棵小树;而我小时候,它已枝繁叶茂,可以为路人遮阳。爸爸告诉我:那棵白杨树是他童年的回忆,在那个不发达的年代,一棵树就可以成为孩子们最好的玩伴,或是爬树,或是在树下玩跳房子,树上树下,便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在爸爸的记忆里,白杨树带给他太多温馨而又美丽的回忆。儿时,每逢暑假,我会到爷爷家住上十几天。每  相似文献   

2.
绿色,代表希望,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我爱绿色,爱那高大的绿色,爱那温柔的绿草,向往广阔无边的绿色草原,有活泼的小鹿与清澈的小溪陪伴。我的思绪渐渐的来到了几万年前的原始丛林中,四周静静的,不时有着绿叶伴随着清风掠"呼啦"的过我的头顶。我慢慢的闭上了眼睛,静静地听,仿佛是一位音乐家演奏着美妙的乐曲。伴随着青草与露珠的芳香,我深深的,深深的陶醉了,醉了……"嘟……!"一阵汽车喇叭声把我从人间仙境拉回了人间"地狱"。我拍了一下脑袋,定了定神,爬起床,眼前的日历:2022年1月17日。"嘟……嘟嘟……!"又是一阵刺耳的喇叭声传入耳朵。我厌恶  相似文献   

3.
敬畏自然     
这是我幼年时期的一个真实故事,至今仍难忘怀。我家住在黄土高原,六盘山下。那里有河有原又有山,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家乡交通不便,缺少燃料,当地农民只能靠烧柴做饭、取暖。我幼年时经常上山打柴,所谓"上山",其实就是到原上的田间草地去割草,并不是真到山上去。有一次,我跟随一位堂兄到原上去割草,走到离山不远的地方,眼看就要到灌木丛了。我心  相似文献   

4.
正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里的一天,我们班在麋鹿苑上了一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路边自然课。我们在到处是落叶的路边下了车,坐上了游览电车。我们仿佛置身于画中,河流交错,小溪纵横,泉眼密布,那广阔的绿色中略带黄色的湿地也尽收眼底。一路上,我见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獐和东方白鹳,还有那四不像的麋鹿。它们有的闷头吃草,有的走来走去,有的昂首挺胸,好像炫耀它们那与众不同的"好身材"!秋风吹过,留给我们的是丝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小池塘,快乐地生活在这个城市里。我的水甜甜的,清澈见底,不计其数的小鱼在我身边嬉戏追逐。我的周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小鸟在我的身边歌唱,但这仙境般的生活随着人类的到来被打破了。有一天,我正淋浴在阳光下,有一个人来到我身边提了一桶水,我在风中荡漾着,顽皮地跟他打招呼,欢迎他的到来。但是接下来的事让我的笑容僵硬了,  相似文献   

6.
《绿叶》2017,(12)
正我家乡桐柏山野翠峰淮河源头的乡亲们,称野鹭为"娲子"、"白鹤子"或"白鹅子",把它们做为吉祥的象征,对这些水鸟倍加呵护和青睐。于是,这些水鸟就在温馨的环境里,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圆舞曲宋朝诗人白玉蟾乘兴遨游桐柏山时写下:"万顷白云蒸绿壁,一声鹤唳腾青霄。"他有幸观察到淮河源头的野鹭起舞,有白翎舞、红翎舞、金翎舞,即有的头顶长一根白翎,有的长着一根红翎,有的长着根黄翎。如今,那样的珍稀品种较少了,但形态各异的野鹭纷飞,却很是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7.
触抚绿色     
1998年夏天的许多日子,我在大兴安岭穿行。看到的绿色比有生以来见过的所有绿色叠到一起还要厚。以前曾到过雪原、海洋、名山大川、沙漠旷野……感慨万千。在自然界的雄奇景观中,与原始森林相见如此之晚,快乐中有大遗憾。从小在城市,水泥丛中的绿色很窄,享受绿色是很奢侈的事。后来当兵去了藏北,高寒缺氧。荒凉无比,除了冰山戈壁,什么也看不到,绿色便成了一个缥缈的梦想。在大森林里,呼吸到汲取到无边无际的绿色,从心灵到皮肤,染成薄荷。路途艰辛坎坷,几乎是我从高原归来后,最颠簸的一次旅程。乐在思绪轻灵。面对莽莽林海,你会想到远古,祖先曾  相似文献   

8.
丽丽 《绿叶》2005,(12)
11月29日,田桂荣到达北京,准 备参加30日晚上的“2005中国环境文 化节开幕式暨绿色中国颁奖典礼”, 她刚刚以最高票当选了“2005绿色中 国年度人物”。 田桂荣略带兴奋地告诉记者,这 次她到北京,不仅仅是领奖,还获邀 参加12月3日的第九届“绿色中国” 论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绿色中国” 论坛,所以她这次会在北京呆五天。 这个时候,田桂荣的手机响了, 我听见她用河南话和对方说了一会 儿,挂断电话后,田桂荣告诉记者,村 里有个人不按规划盖房子,还跟村干 部们说是田桂荣让他盖的,村干部们 没有办法,让她这个村长回去解决一 下。田桂荣和陪同她前来的新乡市环 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一~田桂荣的儿 子商量后决定,田桂荣30日晚上参加 完颁奖典礼马上乘火车赶回河南,把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旅行家来到了一个山青水秀的小山村。他看见绕山而流的小河边,坐着一个头戴草帽、衣衫简朴的青年正在夕阳下钓鱼,于是便走过去和他攀谈:“你住在这个村子吗?”“是的,我家祖祖辈辈就在这里,靠捕鱼养家。”“你年纪很轻,就没想过出去闯闯吗?”“为什么?”“挣大钱呀!”“挣大钱干什么呢?”“挣了大钱就可以享受了。你可以在空气新鲜、景色优美的乡间盖一幢别墅,高兴时还可以在河边钓钓鱼。这可是城里的有钱人向往的悠闲生活啊!”“那,我现在不是已经住在空气好的乡下钓鱼了吗?”  相似文献   

10.
奇岩。叠瀑。古木。人说山西好风光真是不假,眼前的绵山就是一个明证,沿着山脚下一条与溪水同行的小道进山,作家们一边观赏周围景色,一边调侃着与环境文学有关的话题。“我说这山肯定有大熊猫你信不信?”郭雪波指着眼前翡翠般的峰峦,向走在身边的方敏打趣。“我才不信呢,山里有没有大熊猫我能知道,因为人和动物有一种感应。”方敏笑着摇头。人和动物有感应——多么美妙的回答!这样的话也只有他们二人才讲得出,郭雪波和方敏都是以写野生动物见长的环境文学作家。郭雪波的创作多以内蒙高原上的动物为背景,人称他为“大漠之子”,其著作《大漠狼…  相似文献   

11.
沧海桑田     
东汉时,仙人王远要到东方的仙山苍括山去,路过吴地胥门。当地一个叫蔡经的人,求慕仙术,设宴招待王远。酒宴之上,王远邀请麻姑同座。麻姑,是一位美丽的仙女,看年纪不过十八九岁,衣着锦绣,光彩照人,长发飘飘,直至腰际,但两只手却如同鸡爪。麻姑带来自己的酒馔与王远共饮。他们的菜肴,是山中的奇花异果,和用松柏烤制的麒麟肉干。酒酣耳热之际,麻姑忽然停杯喃喃自语,说:“自从成仙以来,已经看到东海三次干涸变为陆地了。不久前到蓬莱仙岛,发现水又比以往浅了许多,现在估计只有当时的一半了。是不是那里也要变为陆地呢?”王远笑着说:“我听圣人说…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云海     
《绿叶》2003,(5)
遭遇神农架的云海不仅是在画片上,还在行程中。有一次过天门垭,明明晴空万里,上了垭子,突然云雾迷蒙,甭说看不见山了,就是眼前的路也不见,只好停下车来,等那云雾散去,人就像一下子失去知觉一样,意识模糊,认知功能丧失,且有一些恐惧与惶惑。可见山上骤起的云雾是能打击人的思维的,并不如人们常说的那么美妙,比如腾云驾雾之感,对于我,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在神农架呆久了,对它的云海,连看带听,遂有以下心得。先讲神农架云海中最神奇的佛光,在天门垭和神农顶皆出现过。我听一个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一天半艰辛的路程,全身被汽车颠簸得骨头都快要散架。但一走近哈纳斯,它的美丽和神秘,原始和圣洁,便把辛苦和疲劳全部消除。哈纳斯,我终于如愿地走近你,投入到你的怀抱。这里浓缩了世界绮丽的风光,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净土。我仿佛跨入仙境,目睹那万千美景。有人说,哈纳斯一切都是干净的,连思想也是干净的,所以我要在哈纳斯进行一次洗礼,让环保的理念渗透到全身的血液中。可以自豪地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饱览了亚洲、欧洲和美洲、澳洲等无数圣地,但从未有今天这样热血沸腾,哈纳斯牵动了我的灵感,乃至生命。哈纳斯,蒙语的意思是美丽而神秘。你那苍茫起伏的群山,将欧亚两大洲的植物连接,从而全景式地展示森林之美。而那变幻莫测的湖水,将雪山、草原、牧场倒映成画。那欢畅的哈纳斯河裹着日月,将绝美的山水画卷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流向欧洲,最后带进北冰洋。多少笔墨也难以描绘哈纳斯的风光,多少歌曲也难以抒发对哈纳斯的赞美。联合国一位环保官员的评语,表达了世界共同的声音。他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保存最好的自然景观,它的存在,就在于向人们证明,人类曾经有过多么美丽的栖身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