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二○○○年前我国出现水资源危机的可能性我国水资源背景: 我国总水资源量是丰富的。全国拥有多年平均总地表水资源量26140亿立方米左右,仅少于巴西、苏联、加拿大及美国,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却很低,仅有2780立方米左右,居于主要国家的第十七位。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不仅是驰名海内外的中国红茶之乡,还是安徽省林业大县和省级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平均达到88.64%,居全省第一,全县木材蓄积量达1175万立方米,居全省第二。祁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更是都市人养生的最佳福地"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为让生态资源锦上添花好上加好,祁门盘活山区生态资源,以农作物秸秆、植物边角料、种植养殖业废弃排泄物为原料生态循环综合利用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以水资源的主体部分河川径流总量来说,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一方面,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普遍短缺,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地方超载使用地下水,使许多江河断流,湖泊萎缩。过去50年间,我国消失湖泊高达1000多个,地下水超采诱发地面沉降塌陷,华北地区已形成较大地下漏斗20处,总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有50多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4.
太湖富营养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太湖概况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属典型浅水蝶型湖泊。在正常水位条件下,太湖水面积为2340平方公里,水深15——2.5米的面积近1700平方公里,占全湖的72.6%,湖体蓄水量46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净入湖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蒸发量约22亿立方米,水体更换周期大约为300天。太湖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1994年流域内总人口34689万人,人D密度950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平均密度的7.5借。1994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410亿元,占全国总数的14.0%。流域内城镇密集,拥有大、中城市7个,城镇27个,城市化水平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一直存在着许多与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的问题。尤其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解决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保护环境,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之路至关重要。一、自然资源的现状从总量来说,我国在世界上属资源大国,国上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草场面积居世界第一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可开发水能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五位。但就人均资源占有量而言,又是资源贫国,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据1992年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相似文献   

6.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湖岸线长约200公里;湖面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米,平均深度5米,蓄水量15.7亿立方米,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  相似文献   

7.
四川大风顶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以保护大熊猫、栱共桐等珍稀动植物生态系为主要目的面建立的。全区幅员面积51.73万亩,森林面积42.16万亩,蓄积量694.6万立方米,地处小凉山区的腹心地带。大风顶主峰海拔4,042米,相对高差3,000米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在“关于推进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面临着土地、水、能源三种基础资源的严重制约。中国年水资源量约为28124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全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149个国家中,排在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少数几个贫水国之一,并且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人均可供应量不足1000立方米。随着人口增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可供应量还呈下降趋势。同时,污水排放总量继续增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居高不下。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国家环保总…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水状况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是被12亿人一分,人均占有水平只剩下2300多立方米,相当于世果人均的1/4,在世界各国中排第109位,被列入全世界人均水资源很少的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大小湖泊2.488万个,面积共达8.34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0.8%;其中面积在1km~2以上的湖泊有2848个,占湖泊总面积的96.7%,分布在五大湖区内(东北湖区、蒙新湖区、青藏湖区、东部湖区和云贵湖区)。在湖泊总面积中,淡水湖泊面积3.6万km~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平原及云贵高原三大湖区内,其蓄水量高达1970亿m~3,占湖泊淡水总蓄积量的90.4%。一般讲,湖泊具有多种功能,孕育着丰富的水利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是一种不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及水环境现状湟水流域多年平均地表径流为21.5亿立方米,不同频率地表径流量为丰水年(P=20%)25.8亿立方米,平水年(P=50%)21.0亿立方米,偏枯年(P=75%)为17.7亿立方米,枯水年(P=95%)为13.5亿立方米.地表径流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其分布规律与降水量基本一致,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具有山丘区大、河谷小的特点,径流变化范围为50—300毫米.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亦不均匀,6—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5%以上,湟水流域地表径流年际变化也较大,变差系数Cv值为0.25—O.35.湟水流域山丘区地下水资源受降水、  相似文献   

12.
安徽绩溪,是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徽菜之乡,森林覆盖率达73.4%,世称"百里花园"。她地处皖赣通衢,势居"宣徽之脊",有"左接金陵右接杭"之誉,境内崇山峻岭,生  相似文献   

13.
黔东南州森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森林生物量的发展历史、概念和研究方法。利用黔东南州最新(2005年)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及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对黔东南州森林生物量进行测算。黔东南州森林生物量达6107.21万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29.7t/hm^2。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三岔子林业局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大型一档综合性企业。经营面积 22.3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9.7万公顷,森林蓄积2360方立方米,企业资产总值达5亿元人民币。 多年来,三岔子林业局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始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大力植树造林,加快了森林资源培育步伐,累计营造人工林超过百万亩。三岔子林业局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三岔子林业局把林业发展定位在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盆地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青海湖盆地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青海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南侧,由日月山、大通山、阿木尼尼库山及青海南山所环绕形成一个闭合的盆地,地处东经97°50′—101°13′,北纬26°20′—38°20′,面积达(含青海湖)39661平方公里,青海湖位于湖盆中部,湖水面积43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4米,湖水平均深16.5米,最大水深27米,总蓄水量约778亿立方米。周围山地平均海拔3500—4000米,最高峰5200米。盆地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40余条,呈不对称状分布。其中常年性河流有7条,径流量大于0.11亿立米/年的河流  相似文献   

16.
位于江西婺源县西南部的中洲林场,是1971年创办的国营森工采育林场。全场总面积53600亩,森林覆盖率达78.6%;干部职工436人,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和活立竹分别达193.1立方米和726株。近年来,该场走上了“以林养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促林”的发展路子,摆脱了资源消耗型的传统经营方式,步入了生态产业的良性大循环,实现了经济跳跃式发展。1987—1991年,该场林木消长比例从0.96∶1转变为0.35∶1淋工产值从125万元上升到254万元,增长1.1倍。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2,(2):1
<正>不少国家都在着手研究森林的间接效益:芬兰的森林一年生产木材的价值仅为8.69亿欧元,而森林在环境中的间接效益所产生的价值则为27亿欧元。我国对云南省的森林效益进行过测算,结果是森林的生态效益占总效益价值的94%,直接效益仅占6%。爱护森林,不然我们就是杀鸡取卵。  相似文献   

18.
正柴油车超标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自然》(Nature)文章发布了一项全球调查报告,用详细的清单展示了2015年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和美国11个市场的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量。报告显示,在全球11个市场中,重型柴油车(包括公共汽车和重型卡车)有约三分之一的尾气排放超出了氮氧化物的认证限制;而轻型柴油车(如小汽车)则有一半以上的尾气排放超出限制。文章称,上路  相似文献   

19.
2006年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首次对外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全面介绍了中国生态保护情况。2000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1/3的国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1/3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水平;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趋于提高,但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过度采伐等问题;我国天然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但有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退化、沙化的草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  相似文献   

20.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近日公布的1999年度全球环境指数报告显示 ,从 1970年到 1995年 ,全球环境指数约下降了30 % ,这意味着在短短的 2 5年间 ,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骤减了 3成 ,消耗数量相当于过去一个世纪的总和。该报告还表明 ,在这 2 5年间 ,全球森林面积减少约 10 % ,每年消失的森林面积达 15万km2 ,相当于希腊的国土面积。森林不但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产品和原料 ,而且对气候、水源、水土、维持生态平衡等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世纪来临时 ,地球表面的森林尚有 5 5亿hm2 ,覆盖率为 41% ,现在只剩下 2 6亿hm2 ,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