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是按点—轴推进模式,促进节点城市旅游竞争与合作。着眼于甘肃省天水市,从节点区位到关天经济区再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三个层次对天水市旅游业进行竞合分析,虽然天水市行政隶属与经济、文化联系的错位,但分析得出:1天水市资源丰厚,旅游发展潜力大,是丝绸之路一个重要的旅游节点城市。2联接大西安与兰州、乌鲁木齐至境外的重要节点,天水市承接功能强。3基于DEA的MI测量旅游效率和无量纲化测算竞争力得出天水市竞争力、旅游效率均较好。基于节点城市竞合关系提出天水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旅游功能定位、战略目标与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投入—多产出"的DEA模型,以环境生产函数和方向性距离函数为基础,将污染变量作为坏产出而引入生产函数,在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构造出环境生产技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17个城市2000—2014年全要素能源效率、成分、影响因素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在环境约束下能源过度使用、废气过度排放导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各城市能源效率增长率和能源使用技术效率增长率降低。同时,因为忽视能源减排技术,导致能源使用技术进步增长率降低。因此,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减排技术利用、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能耗行业过快增长、加强丝路沿线城市技术交流与合作等举措有助于提高各城市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最终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增长与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建立三阶段DEA模型,研究了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相对较高,但省区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在产业规模上仍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影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升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借助DEA-Malquist方法,从静态、动态两个角度对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2011—2015年旅游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对2015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总体旅游效率进行空间分异分析并提出区域旅游效率优化目标。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旅游综合效率达到相对有效的城市较少,研究区资源配置和利用有较大提升空间;城市旅游效率受技术进步指数影响较大,而规模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主要的限制因素;(2)2015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效率在空间上呈东南高、西北偏低的分布特征,且空间差异明显;规模效率是影响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旅游综合效率及其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3)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旅游投入普遍存在要素冗余现象,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投资环境、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方式提升区域和城市旅游效率。  相似文献   

5.
推进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必须对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分门别类评析各城市旅游发展存在的互补性。在深入分析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础上,构建沈阳经济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域内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类比较和总体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系统的聚类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类级别。从竞合关系出发,提出更加有效的一体化合作机制,以此实现单个城市主体和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的同步提高。本研究为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建设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和成果可为其他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主推的重大发展战略,重在打造一批节点城市。泰州作为江苏省苏中地区沿江城市,拥有建设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但也同时面临着一些不足与挑战。在发展目标上,泰州应更加突出"第一+唯一",强化泰州的不可替代、不可或缺性;在发展策略上,更加突出"组团+抱团",提升泰州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在发展举措上,更加突出"集聚+集约",打造城市节点,支撑节点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7.
借助耦合协调模型、GM(1,1)模型和障碍度模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美丽中国建设和区域旅游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和障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5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局部地区有下降态势,整体表现为"西低东高—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②2021年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将会形成四川、陕西初级协调,云南、广西、重庆勉强协调,新疆濒临协调,青海、宁夏和甘肃失调的格局。③不同指标制约美丽中国建设和区域旅游化协调发展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前五位指标分别为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艺术表演馆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相似文献   

8.
在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了解和掌握甘肃省各城市旅游业规模以及城市之间的旅游吸引范围,有利于在空间上解构甘肃省内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建立甘肃省各市州旅游业规模评价体系,用因子分析法评定了各个城市的旅游业规模,并划定了三个旅游业规模城市等级,结合断裂点理论和场强公式进行分析,考量省内各城市带和城市间的旅游吸引范围以及旅游吸引力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各城市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构建湛江、茂名、阳江3市和谐的滨海旅游竞合关系是粤西滨海旅游协同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与实现途径。基于2012—2017年“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相关统计数据,构建了滨海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运用旅游生态位理论模型综合测评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扩充度和重叠度,深入分析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竞争态势与竞争程度。结果发现:①“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宽度呈现“水平低、均衡化”的结构特征,3市滨海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与影响力弱,旅游综合竞争力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湛江、茂名、阳江。②“湛茂阳”3市滨海旅游综合生态位扩充态势不明显,扩充度水平整体呈现均质化特征,局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异。③“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重叠度高,旅游竞争激烈,旅游协同合作发展水平与效应较低。最后,从区域滨海旅游生态位的协同、错位、扩充3个视角科学提出了“湛茂阳”区域滨海旅游竞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市为例,建立了"五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耦合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兰州市的"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城镇化在"五化"同步发展中起引领作用;"五化"的耦合度一直处于低度耦合阶段,协调度从极度失调到严重失调转变,同时以较小的速度向更协调的方向发展。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应把握机遇,用系统性的思维和眼光统筹"五化",从而促进"五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表现和主要途径。研究发现,地学调查与评价是做好地质遗迹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行全域旅游规划和创建的重要依据。国家公园是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核心地位。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需要用系统思维统筹治理。从法治视角指出,丝路经济带生态治理的举措是打造"多元共治"治理体系。区域协同不仅强调区域治理的过程和效用,还强调通过区域治理达成的内部同一。  相似文献   

12.
基于增长极效应理论的秦巴地区旅游竞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增长极效应理论应用到区域旅游竞合分析中,以秦巴地区旅游发展为案例,通过秦巴地区旅游竞争力分析,明确了该区域旅游增长极;最后对秦巴区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作为我国城市旅游发展较早的地区,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极度不平衡.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认为旅游规模与组织能力是影响广东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把广东省21个地级市按照旅游竞争力的大小分为综合型、客源地型、目的地型和待开发型4大类型,提出了广东省要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实现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制订合理的发展目标、加大旅游投入力度、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以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为基点,构建了旅游中心性城市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旅游中心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兰州、酒泉、天水是甘肃旅游发展的三个核心城市。借助引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旅游空间内部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和强度,发现旅游经济联系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在此基础上,把甘肃省的旅游空间结构构建为丝绸之路旅游带、大兰州旅游经济圈、天水旅游经济圈、敦煌旅游经济圈的"一带三圈"。  相似文献   

15.
品牌伞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已有较广泛应用,但目的地品牌伞的概念与相关理论研究仍有待完善。以135篇中国陆路丝绸之路旅游日志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方法中的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构建了游客认知视角下丝绸之路品牌伞的"丝路品牌—城市品牌—景区品牌"三级结构模型;通过语义网络分析丝绸之路子品牌之间的关联性,发现丝绸之路品牌伞对城市品牌原本行政区域具有淡化作用;丝绸之路景区品牌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游客认知的自然景观品牌强于人文景观品牌。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业界研究热点之一,正确评价某地区旅游竞争力有助于认识该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参考关于长江沿江地区发展态势评估所确定的城市,以36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重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即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采取区域联动战略、塑造城市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旅游文化、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蕊  白永平  马卫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204-206,244
在充分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人口、土地、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城镇化6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沿线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普遍较低,且空间差异较明显;2有1/3的城市处于中等城镇化水平;3通过计算得到的系统内部协调性也同样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统筹协调,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各城市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陈芳  史慧敏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4):104-111,88
基于要素资源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竞争效应,本文梳理了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机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随着市场分割程度存在显著倒"U"形关系;在规模报酬递减作用下,市场分割对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从提升转变为抑制。未来破除长江经济带能源环境效率提升瓶颈的关键在于研发投入、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市场融合。另外,分样本回归表明市场分割导致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能源环境效率存在"中部塌陷"的风险。由此,加强研发资金的精准投入、提升对外开放度和中游地区支撑力,以及增强长江经济带生态协同是长江经济带提升能源环境效率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以流空间为视角,以旅游景区分布为基础,借助Arc GIS分析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网络空间结构和节点等级体系。结果表明:1受高、中、低强度旅游流影响,城市旅游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变为"T字形→三角形→倒梯形→多边形"结构,由中心向边缘拓展进而覆盖所有区域;区域内东南部网络密集、西北部稀疏;旅游流强度整体偏弱。2高等级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网络涉及面最广、指向性最强。哈尔滨、牡丹江、大庆、伊春、齐齐哈尔作为网络的端点与控制性节点,占有支配地位。3城市旅游网络节点表现为四个层级:区域旅游网络联系的中心、次中心,地方旅游网络联系的中心、一般节点。4区位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导向四大因素共同推动黑龙江省城市旅游网络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8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长江三角洲16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度将16城市划分为最强型、较强型和一般型3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不同城市旅游竞争力特点提出了相应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建议。研究创新点主要表现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旅游竞争力;揭示16城市旅游竞争力差异化表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