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动力系统分析方法,发现大连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旅游合作拉力包括双赢的市场共享、难得的发展机遇、低廉的交易成本,旅游合作支持力包括绝佳的区位优势、完美的资源互补,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旅游合作模式,包括旅游合作理念、旅游合作主体、旅游合作开发等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出大连与符拉迪沃斯托克旅游合作对策,包括协调机制驱动、旅游资源联动、客源市场互动、品牌形象带动、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人才助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省渭南地区为例,在梳理渭南文化资源构成的基础上,阐述了渭南文化的推介价值和现状。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契机下,地方高校应发挥优秀智库优势,助力地方文化深入挖掘与创新,并依托现代科技推广本土文化,积极发挥文化堡垒作用,引导师生和民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护好地方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3.
国内旅游开发趋近成熟,规模效应初显,旅游目的地竞争也应适时调整策略.整合资源、抱团竞争成为区域旅游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北宋遗留的历史胜迹非常丰富.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开封“宋文化”主题为切入点,以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为指导理念,提出文化旅游圈的构想,论述了“宋文化”旅游圈的功能与构建对策,以期为构建此文化旅游圈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开展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是实施"一带一路"旅游先行战略的基础。文章依据西北五省区实际,构建旅游投资环境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和ESDA等方法,开展2012~2016年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时空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旅游投资环境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陕西、新疆、甘肃、青海、宁夏。(2)从局部空间变化看,陕西主要处在"高—低"集聚特征,具有极化效应,新疆、甘肃、青海主要呈现"低—低"集聚特征,宁夏呈现"低—高"集聚特征。全局空间表现由"一高(陕)一中(新)三低(甘宁青)"的"哑铃型"向"一高(陕)三中(新青甘)一低(宁)的"松尾型"转变,表明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省域差异正在逐渐缩小。(3)影响西北五省区旅游投资环境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环境、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舟山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对舟山群岛旅游业的SWOT分析,提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开发、旅游地品牌建设、旅游岛精准定位、岛屿差异化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着眼于内蒙古草原旅游现状,通过分析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的特征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开发理念、开发模式、区域合作和产品开发方面的设想,尤其基于资源的状况提出3种资源开发模式:依托市场模式、组合集聚模式和依托资源模式。  相似文献   

7.
《绿叶》2018,(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并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环境约束逐渐加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如何发挥中国在国际社会环境、气候和能源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已成为重要议题。基于此,期望以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现有的公开可得的环境社会风险管理信息整理为起点,推动中国金融业在提升环境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立环境社会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在投融资决策和业务中纳入对气候、环境等因素的考量,减小中国投资的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利益博弈点。"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和世界的经济繁荣带来了新的机遇,而非再生能源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一带一路"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共被引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出该研究领域的科研机构图谱、研究作者分布网络图,展示了当前"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的研究现状;同时利用Citespace的词频探测技术,并结合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出"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和发展趋势知识图谱。依据"一带一路"重要历史节点,厘清"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演化路径,为把握"一带一路"区域非再生能源资源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丽江为例,指出类似丽江的诸多西部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在文化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突出自身区域主体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非主体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各民族社区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育都能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协调发展。这既是文化多样性对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重构的内在发展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在二次创业中发挥扩散效应的重要导向。  相似文献   

10.
以秦皇岛市北港镇长桥岭村的旅游开发为例,立足该村的发展状况和资源情况,提出开发以城市周边市民为主要对象的经济作物采摘、农家乐等整合模式旅游项目,并且联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通秦皇岛北部"旅游带",提出了突破季节局限的旅游项目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旅游节庆产品的灵魂和内核。在文化视角下进行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不仅可以增强旅游节庆产品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福建省宁德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太姥山文化旅游节是其中之一,但是其节庆产品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问题,在阐述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对其旅游节庆产品进行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更为理性的人类学思考是本文的初衷.在对西北省区甘肃省民族旅游考察的基础上,发现民族旅游存在民族文化特异性缺失、真实性缺失和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问题,并以此提出对民族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原生态开发、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旅游价值的陵墓资源开发研究——以扬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陵墓资源是一个地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对陵墓资源进行旅游功能开发,首先要分析陵墓资源自身价值对旅游开发的意义。在阐述这一问题的基础上,对扬州地区陵墓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指出陵墓资源开发对发展旅游业的启示,最后提出陵墓资源旅游价值开发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新能源的发展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甘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契机和平台,同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总结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与优势,分析了甘肃新能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消纳不足、电价协调机制不完善、对外投资困难和人才短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拓宽市场、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发挥产业优势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与治理研究——以丹巴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推动旅游精准扶贫。丹巴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独具特色,其乡村旅游成为四川民族地区的典型代表。研究发现,丹巴县乡村旅游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不足,县域内乡村旅游发展差异显著,乡村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面临从单一的乡村旅游开发向开发、管控与协调转变。研究提出由丹巴县政府为龙头,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运作,乡村旅游行业协会为协调、补充的乡村旅游开发治理组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乡村旅游开发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概念阐释和特性分析,从国际和区际旅游合作开发的视角,初步研究了遗产廊道型资源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并试图构建一个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体系,以实现遗产廊道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请世界遗产为例,探讨了"丝绸之路"的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等问题.指出"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必须重视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尊重其历史价值,全方位加强区域互动无障碍合作,切实推动"丝绸之路"走向国际化,构建"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区经济利益共同体,打造世界一流的遗产廊道型旅游精品.该研究以期为遗产廊道型资源的旅游合作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在实践中正从边缘化向系列化发展。沂蒙山区是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针对沂蒙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状况,分析了沂蒙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条件,认为生态脆弱区发展乡村旅游应遵循经济多元复合化发展与内源发展的原则,建构纵向深化与横向附加开发模式,具体提出乡村旅游开发途径,即旅游内容特色化、耦合化,旅游服务网络化、规范化的深化途径与附加旅游教育和旅游养生内容等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逐步深入,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更倾向于那些远离城市喧嚣、贴近自然的地方,于是出现了新的旅游概念--乡村旅游.通常,乡村旅游被理解为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旅游类型,它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三者合为一体,以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   ……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是低碳经济和低碳旅游的重要表现形式,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开始关注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太阳能旅游"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能旅游"的四种表现形式,探讨了五方面的作用机制,即当地政府的政策推动、旅游企业的效益推动、旅游者的需求推动、当地居民的利益推动和旅游产业的内在推动。以西藏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太阳能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和开发策略,以期能对我国"太阳能旅游"开发的理论完善和实践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动手做"(hands-on)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和实践相关的课程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方式,它强调学生亲身体验的探究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运用于环境教育领域,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丽江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却缺乏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教育,本文研究了在丽江开展生物多样性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