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数理统计和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甘肃省已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的3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级别结构、类型结构、宏观区域分布、行政市域分布、沿流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级别呈"金字塔"结构,类型结构表现为集聚阶梯性特征,空间分布表现出主要以陇中和陇东地区为主,甘肃南部地区次之,河西地区零散分布的特征。此外,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间分布同该省主要河流水系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定量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异,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区域分布、区位商和时序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县(区)级别结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项目类型为主;②甘肃省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化程度不一,形成"三团两轴"的空间分布;③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序空间格局上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陇中东黄土高原文化板块;④非遗资源密集区为定西市和甘南州,而旅游资源密集区为天水市和酒泉市,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不协调,可对甘肃省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采用主导模式和辅助模式进行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
空间分布分析有助于深入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特征。在详细分析河南省18个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后,进一步分析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问题、开发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选择问题、开发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维护等问题提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是中国地理的重要过渡带,文化遗产丰富,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研究,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水平。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测度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和批次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旅游活化路径。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差异明显,级别结构呈金字塔型,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类型结构齐全,以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为主;(2)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为“西密东疏”,呈现“一主核三大核两小核”的空间分布格局;国家级和省级非遗的批次格局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6批非遗呈现“东北—西南—西北—东南”的转移趋势,表现出先扩散后集中的动态演变特征;(3)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业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据此,从核心层、原则层、目标层、驱动层、策略层构建其旅游活化路径,并提出4种旅游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核密度、空间重心模型、空间错位指数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云贵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空间分布密度和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与类型,并探讨了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结果显示:(1)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结构分别为“两核一带多点”和“北疏、南密、中空”;(2)两者的总体空间错位特征明显,各州市在空间错位的程度、强度和类型上均具有差异性;(3)非遗和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都受到地形地貌和河流水系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上,非遗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和经济发展,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口和文化。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命题.以湘西苗族鼓舞为例,详细介绍了民族地区应结合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赋存状况,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把发展具有竞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作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和产业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和切入点,以实现民族地区优势资源的转换和产业结构战略转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7.
以2007年、2011年和2014年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A级旅游景区名单为研究样本,运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分析工具对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4年,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始终为凝聚型,且景区空间集聚范围在逐年扩大的同时,集聚程度也在增强,呈现出沿主要交通干线、河流、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分布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景观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开展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通过对《甘肃省志》数据的分析和革命史的梳理,整理得出甘肃省现存红色文化景观资源相关资料,并依托空间分布模型和ArcGIS10.6平台对样本数据的空间分布类型特征、集中性特征、均衡性特征和密度特征进行分析,梳理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甘肃省红色文化景观属于凝聚型分布,区域空间分布均衡性较低,市州差异大。②高密度分布区域为陇中城市群凝聚区和陇东凝聚区。③影响其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历史背景和地形地势。  相似文献   

9.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进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从传承人、传承环境、传承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度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函数。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案例实证。结果发现:①从总体上看,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度总体为一般活态状态,且内部差异明显;②5项准则层的发展状态有着较大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量结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社会环境较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环境较差;③14项指标内部差异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较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组织的生存状况活态性较弱。研究验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途径,以湘西自治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引入社会创业概念,通过"心手合一"公司这一社会创业企业的案例,分析社会创业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研究表明,社会创业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保护与市场、传承人和政府间的平衡,从而解决几者间的"囚徒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01-2011年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生源地统计信息,通过GIS可视化方法,对生源地在甘肃省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得出生源地在甘肃省的分布格局;运用计量地理方法,分别计算学生人数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等级相关系数.总体上,生源地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性较好,分析了不同类型样本的等级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教育水平的城乡差异、资源配置的地区差异、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缓慢等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旅游价值进行分析,选取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旅游价值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价,利用ASEB栅格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进行研究,以弥补对环塔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的不足,促进环塔里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GIS空间叠加、最近邻指数分析(NNA)等方法对丝绸之路新疆段432个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点的类型、分布模式、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新疆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类型较为齐全,主要以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为主,三者占比超过总量的84%。(2)研究区文化遗址旅游资源点的分布模式呈集聚分布,资源点空间分布表现出"空间组群、线状分布"的空间格局,但区域集中性显著,集中分布在12个集聚区。(3)旅游资源点的地区、类型和等级分布不均衡性明显,主要分布在丝绸之路南道、中道、北新道和塔城—阿勒泰4个分带,中道和北新道尤为重要,两带的旅游资源数量约占总量的80.11%。(4)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时间跨度较大,单个遗产资源点使用延续性较强,72%的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分布在汉代—清代之间,而汉代、唐代、清代是分布最为集中的时间段。(5)影响研究区旅游资源点时空特征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文物保护制度、政治军事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山西省A级景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探究了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方法对不同类别景区的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了县域可达性的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集聚形态,呈现"南部多而密集、北部少而分散"的格局。(2)山西省A级景区整体可达性表现一般,平均可达时间为52min,可达性分布区域差异较明显,景区在县域单元内的整体可达性分布呈集聚状态。(3)可达性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太原市城区和晋中市榆次区等省中部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偏关县和河曲县等省界边缘地区。  相似文献   

15.
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分布均衡度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沈阳市大型连锁超市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引入多元回归分析法进一步探析了其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和各因子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沈阳市大型连锁超市整体上呈现出"北多南少"的空间差异分布;核密度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二环内区域大面积组团状的核分布与二环以外地区小面积的零星核分布并存;在研究区域内呈现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但在各个市辖区内分布不均衡;空间分异主要受等级公路密度、人口密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户户数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的少数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分析数字化保护手段的优势和关键技术,以湘西为例,提出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和数字化资源库,构建数字化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策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再现、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得到认可,政府和学界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进行研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原则入手,构建了评价体系,并结合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遗产的定义和意义出发,在分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申报趋势、现有遗产数目和分布,以及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历史、趋势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表格和图画的形式,从经纬度、省际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结构和空间特征,发现中国世界遗产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域。对中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本质属性特征从岩性、构造、地层、地貌四个方面进行解释,表明中国14处世界自然遗产(包括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的地质地貌属性彼此有所不同。同时,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形成时代进行了分类与分析,发现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时代多集中在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9.
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内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理论为依据,结合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情、旅游现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观念、“YON”评价指标、原则、基础设施建设、传承人利益保障体制和产品开发对策,为地区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对同质旅游区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旅行社线路的结构模式是典型的旅游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基于全国百强旅行社官方网站提供的团队游线路,对涉及甘肃省旅游线路的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游线设计进行统计,并从多个角度分析甘肃省旅游模式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甘肃省旅游目的地类型主要有单一型目的地、枢纽型目的地和途经型目的地三种,以途经型目的地为主;(2)甘肃旅游省外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和广东,其次为陕西、四川等周边地区,另有少量其他地区游客;(3)旅行社线路的设计和现状旅游运输通道没有完全融合,导致旅游过程繁杂,未能实现旅游效益最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