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2006—2015年湖南武陵山片区33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选择系统序参量,对该地区的人口、产业和资源的协同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利用ArcGIS10.4软件对协同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再结合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协同发展水平对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南武陵山片区的人口—产业—资源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但片区内各县市人口—产业—资源协同发展水平的增长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区域整体协同发展程度不高。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人口—产业—资源的协同发展对贫困减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提高人口—产业—资源协同发展水平以提高扶贫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合作发展的示范产业。通过对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资源成片分布,产品以山水观光为主,该区域旅游发展较为均衡,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结合怀化市自身的旅游资源条件和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的地位,提出怀化市应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休闲体验型旅游产品,将怀化市建设成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服务基地和体验型旅游目的地,并从资源整合、产品提升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区域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回顾国内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析分析法逐步确立了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与各指标权重,并对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贡献度排序依次为:旅游吸引物要素、客源市场、旅游交通、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企业和社会环境。基于此,提出整合旅游资源、明确目标市场、优化旅游交通、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综合经济实力等几点建议,以期为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有益指导,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米易县地处南亚热带区域,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湿季节明显、雨量适中、山地资源丰富,所产山药产量高、品质优,是适宜栽培山药的最好区域之一。山药作为一种药用、食用、工业原料等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产量较高,近年来得到了米易县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米易县山药栽培面积已达700hm2,是四川省山药面积最大的产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四川省米易县山药产业的优势与生产现状,指出山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为推动米易县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进程。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加和要素成本不断提升,上海面临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期,其中制造业转移是重要部分。通过构建区位熵指标,分析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比较安徽、江西和湖北三省区位熵数据,论证各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比较优势,从而明确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去向,最终促进上海和三省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产业发展周期理论创新性地提出环保产业周期扩展型发展模型并构建判断指标体系,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环保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产业数据对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并利用此模型对中国的产业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本研究成果将为环保产业发展周期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同时有助于深入把握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协同度测量模型,对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和整合路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按照协同度的正负、峰值和变化程度可以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划分为四类;京津冀旅游产业整合路径有外部整合和内部整合,其中外部应注重对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认知环境的整合,内部则需做好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和旅游营销的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构建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协同度测量模型,对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和整合路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按照协同度的正负、峰值和变化程度可以将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划分为四类;京津冀旅游产业整合路径有外部整合和内部整合,其中外部应注重对法制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认知环境的整合,内部则需做好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和旅游营销的整合工作。  相似文献   

9.
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从旅游绿色增长、绿色财富、绿色福利3个维度,综合构建兼顾质量、效率与协调的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并运用熵权法、空间相关性分析、耦合协调度及地理探测器对中原城市群2015—2020年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且内部表现出一定的协同演进态势;(2)区域上呈现“西部>中部>东部”的空间分布,形成了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集聚的两极分化格局;(3)旅游产业绿色发展内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与其综合发展水平基本吻合;(4)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旅游绿色生产、产业结构升级、旅游经济绩效、游客体验性福利对其产生显著影响,且作用程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进熵权法和修正的DEA计算2003—2014年江苏省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和生态效率评价值,并对两者进行函数拟合分析;再引入STIRPAT模型,借助岭回归分析法探讨生态效率和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江苏省各地级市城镇化均有大幅提升,生态效率评价值在波动中上升。2江苏省城镇化与生态效率之间拟合函数呈现正"U"型曲线,目前江苏省处于正"U"型曲线的上升期。3城镇化水平、人均消费支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环境政策会导致环境压力增大,而技术水平的提高则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化工产业事故频发,由此引发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探讨化工事故产生的深层原因,建立了VECM对中国化工产业的佩尔兹曼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短期看中国化工安全设施加强并没有显著提高化工安全水平的原因在于存在佩尔兹曼效应;长期看工人逆向选择的抵消效应趋于消失;化工工人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短期内安全设施投资加大、事故率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结论为完善化工安全规制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墨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石墨产业已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石墨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仍处于低端化开发阶段。因此,石墨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对石墨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的结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在探讨石墨产业发展主体要素的收益驱动、政策推动、需求拉动等主动力以及支撑要素助动力和环境要素约束力等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石墨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郴州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资源非常丰富,但有色金属的经济优势与资源优势极不对称,主要原因在于科学技术落后、深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少、管理水平较低,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有色金属资源的研发力度,加快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分析郴州市有色金属资源特征和产业发展态势后,重点探讨了加快郴州市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传统农区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2005—2015年三个时间点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山东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呈上升状态,五大地区符合整体趋势,鲁东鲁北鲁西鲁中鲁南;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度不高,正处于拮抗阶段,即将步入磨合期,呈"先升后降"的小幅度波动趋势,且鲁南鲁北鲁中鲁东鲁西,表明其耦合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就协调度而言,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具有"自东向西"扩散分布的地域性差异,轻度失调数量减少至日照1市,勉强协调数量增加至青岛、威海、东营、淄博、聊城5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信息产业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依据耦合协调度等级及阶段划分标准,将中国旅游与信息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划分为失调衰退、过渡、协调上升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综合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特征,探索了影响信息产业驱动下的旅游产业响应机制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存在着显著的耦合互动关系;(2)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耦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2009年后信息产业优先类型居多;(3)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13年实现了从失调阶段向协调阶段的转变;(4)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信息产业规模、旅游收入、信息产业技术基础、旅游产业知识支撑是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崇明发展低碳经济产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崇明借后发优势,跨越传统产业发展路径,主动设计低碳产业结构,进行低碳经济建设,是中国主动环境管理上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研究崇明现有产业现状,分析了崇明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适合在崇明发展的低碳产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会展业、绿色造船业、创意产业及新能源开发产业.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保障、技术创新及设立实践区,该发展模式一旦成熟,将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一次全新实践.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证的方法,针对魏集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产品开发不足、缺乏保护意识、旅游环境遭到破坏、知名度低等问题,提出突出文化内涵、创建宣传平台、加强联合等对策,以期为其他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传统农区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建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分析2005—2015年三个时间点上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山东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水平呈上升状态,五大地区符合整体趋势,鲁东>鲁北>鲁西>鲁中>鲁南;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度不高,正处于拮抗阶段,即将步入磨合期,呈"先升后降"的小幅度波动趋势,且鲁南>鲁北>鲁中>鲁东>鲁西,表明其耦合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就协调度而言,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具有"自东向西"扩散分布的地域性差异,轻度失调数量减少至日照1市,勉强协调数量增加至青岛、威海、东营、淄博、聊城5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8—201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模型、ArcGIS软件、障碍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差距,整体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11个省(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地域上有差别,存在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污染严重、政府的绿色投资较少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东部带动中西部、环境保护以及产业转型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进展以及对旅游产业集群概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包括空间高度集聚、产业紧密联系和创新特质明显等三个方面;旅游集群产业的构成包括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要素产业和旅游辅助产业三个层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皖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明确皖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为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