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是当前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行业,而工业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关注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具体方案,致力于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提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的方向和优化路径,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以3E系统(经济—环境—能源)为基础,综合分析工业园区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结合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生态化发展决策模型,通过最优化动态模拟方法开展趋势预测和路径研究。通过辛集工业园区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对其生态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验证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提供实践指导。本文为工业园区生态化发展规划提供新的研究方法,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业园区综合战略和实施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系统动力学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研究复杂社会经济大系统的方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综述了近年来系统动力学方法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该方法在区域资源生态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迅速的工业化进程为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但其引发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我国开始转变发展思路,推行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鉴于绿色发展过程中经济、资源、环境多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中国经济—资源—环境的动态模型,并在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通过五种典型发展模式对政策进行仿真,进而对不同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大环保、能源设备更新投资,促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过程中还要注重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从整体层面制定绿色发展政策;同时,政府还要关注绿色发展的文化建设,促进公众生活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庆阳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测度模型,定量测算了2000—2015年庆阳市及其各区县的系统内部协调度、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综合协调发展度。结果表明:2000—2015年庆阳市经济、社会、资源系统的内部协调度明显提升,但环境系统内部协调度波动较大;庆阳市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较高,但各县区系统之间的协调度波动变化较明显,部分县区甚至出现了下降;庆阳市整体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提升不显著,且波动变化明显;庆阳市及各区县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度属于基本协调以上类型,综合协调发展状况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3):4-5
国际动态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全球可持续性高级别小组不久前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领导人需要关注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报告指出,当前全球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到2040年,世界人口数量将从70亿增  相似文献   

6.
流域可持续发展是以流域作为特殊区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文章将流域可持续发展视为一个整体,称为“流域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于因素众多、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关系较为模糊、开放复杂的这一类巨系统的建模,近年来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的有关建模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对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建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生态足迹是一种简单有效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量化指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市2003—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万元GDP生态足迹,探讨了三者的动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3—2012年重庆市的人均生态足迹由1.3444hm2增加到2.071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1.0138hm2增加到1.2439hm2,生态赤字持续扩大;2万元GDP生态足迹由1.6400hm2下降到0.6000hm2,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重庆市的生态足迹结构不合理,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此基础上,对重庆市2014—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趋势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在不改变当前诸因素的前提下,重庆市的生态足迹还将持续增加,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将会小幅提升,但仍会导致人均生态赤字持续扩大的趋势。最后从创新技术、改变生产和生活模式、淘汰落后产能、平衡区域发展和强化生态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的措施,对重庆市山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等政策的正确制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证支持,同时也具有强化社会树立生态赤字危机意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五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式系统。本文通过提出衡量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和“发展水平”的静态指标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人居环境复合系统内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理论,提出衡量协调发展水平的动态指标模型——GM(1,N)“协调发展趋势”动态模型,以此来预测未来几年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动态性,子系统之间能量和物质流通的转化与信息的交互,形成人口、科技、环境、资源、经济5个子系统。某农业县三种方案对比的模拟实验表明,控制人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不但实现了GDP增长,而且环境质量指数稳步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共同实现?《自然》(Nature)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皋磊等人通过土地利用权衡(Land-Use Trade-Offs)整合的土地系统模型定量探究了多种因素下目标实现的选择空间,用复杂的计算机模型评估了澳大利亚的土地部门同时实现联合国的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行性,以及在什么样的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条件下,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达到。该研究首次将全球的目标映射到国家层面。研究发现,即使有一系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四川省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以熵和耗散结构理论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方法。首先依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区域发展规划建立了四川省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人地系统熵值来衡量四川省可持续发展水平;最后根据指标熵权和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四川省可持续发展阶段和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多年来依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良好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经济和环境子系统分别呈现出稳步提升、抗冲击能力强和存在隐患的发展特征;并且环境子系统中氨氮排放量、环保投资与研发、水及空气环境质量是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传统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的弊端 ,研究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具体指标的组成、模式 ,以及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状况 ,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以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为支撑,选取各个系统具有代表性的31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05-2010年蚌埠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状况进行了系统和综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0年在资源与环境、经济、社会系统方面,蚌埠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具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同时,总结出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等主要因素对蚌埠市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培坤  王远 《四川环境》2010,29(5):87-92,102
运用物质流分析(MFA)方法,对福建省经济系统在1990~2008年间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进行系统地分析,探讨了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资源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实现根本转变。主要结论有:(1)福建省物质输入量不断上升,能源需求急剧增长;(2)隐藏流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地生态包袱不断增大;(3)区域过程排放缓慢上升,大气污染物排放为主要推动因子;(4)物质需求强度有反弹趋势,经济发展与物质需求出现扩张性"复钩"。最后,对福建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大力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强化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限制开发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选取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确定的限制开发区——吉林省抚松县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模型,对其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时序动态耦合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各系统序参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抚松县两个子系统内部结构正逐步向协调可持续方向调整,但经济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对抚松县经济发展具有导向和主宰作用。(2)从各系统的耦合度来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失调阶段向勉强协调阶段过渡,但耦合水平偏低,同时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产业、生态、城镇化、生态环境建设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赵昂 《绿叶》2013,(Z1):127-133
中国能源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中国必须推行以低碳、高效、清洁为目标的能源行业的变革,实现绿色经济。为此,能源决策的公众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投资和电网改革是能源系统改革必须关注的三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云南投资问题。结果表明:从总量角度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云南经济已处于动态无效状态,资本积累过度;云南投资效率呈不断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投资的快速增长;从结构层面看,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三次产业的动态效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资本积累过度,第二产业资本积累动态有效,因此需要关注投资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昂 《绿叶》2013,(1):127-133
中国能源工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未来.中国必须推行以低碳、高效、清洁为目标的能源行业的变革,实现绿色经济。为此.能源决策的公众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投资和电网改革是能源系统改革必须关注的三因素。  相似文献   

19.
县域新农村建设必然受到当地自然—社会—经济中众多因素及其复杂关系的制约.为了从长期性与整体性角度考察四川省米易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由米易县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主干,生态足迹模型和SWOT模型为支撑的米易县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型,以透视米易县新农村建设的前景,探讨规划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曾贤刚  唐宽昊 《绿叶》2013,(5):33-40
过去三十余年,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以环境恶化为成本而获得了显著、持续的增长。同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环境管理制度加重了环境恶化的程度。而环境恶化带来了公众福祉的下降.有违推进经济增长的本意。为此,需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完善环境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