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原始之绿--成功复制大自然的精髓 想象一下,大自然是怎么让一座建筑凉快下来的?看看日本大阪大学的做法吧!在这里,营造商、建筑师和设计者们都在尝试寻找一种更好更佳的"建筑绿化"模式,他们的关注迅速地转向大自然本身--原始的绿意,而这样的方案显然已被证实在真实世界里是的确可行的:在该大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中心,设计者们"偷"来了森林的"魔法",直接把树叶用作建筑遮荫的"衣裳".  相似文献   

2.
周洁  沈绍柱 《环境》2005,(11):28-31
在地球能源日渐紧缺的今天,大众的环保节能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居住要求,这也是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社会要求。在这种形式下,绿色产品适得其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绿色食品到绿色服装,“绿色”概念深入人心。而作为消费者的重要消费之一的房屋,更是承担着“绿色革命”的历史使命,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宜居建筑”的概念。文章首先从时代发展需求指出宜居城市建设对建筑宜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透析居民对建筑宜居性需求的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现代宜居建筑的内涵,并以此为标尺分析典型现代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宜居性与现代宜居建筑宜居性需求的差异,从而提出“宜居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吴家图  黄玉章 《环境》2002,(9):36-37
建筑被称为“石头的史书”,近年来,“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在建筑界不仅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最前沿。而这些名词到底是何意义,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何谓绿色建筑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抵御恶劣自然环境的掩蔽所到今天的四季如春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营造“百年大计”,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建筑带来的人与自然的隔离及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建  相似文献   

5.
《沿海环境》2000,(9):22-22
近代以来,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城市环境的 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园林、环境和医学专家纷纷提出建立森林城市的设想,盼望“结庐在闹市,而无车马喧”的幽静景象早日在城市中出现。按照这些 “前卫专家”的设想,葱绿的森林、清新的空气、婉转的鸟鸣、沁人的花香……凡大自然原有的“野趣”都应在城市中出现,并充满新的魅力。 有人说这种设想无疑是“科幻”世界,但也有人认为,随着DNA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设想中的“人间仙境”完全可能出现在未来的城市中。 早在八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就捷足先登,一举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6.
余勇 《环境》2009,(9):54-56
竹炭空气净化装置、竹纤维毛巾和衣服……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让竹子渗透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也让人们渐渐遗忘了竹子最初的功能——种天然、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试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用竹子撑起一座座摩天大厦,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实际上,这不会只是艺术家的想象,由于“竹建筑”所蕴藏的巨大环保“能量”,它在未来亟待被重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花历篇     
人类对植物的关注,是从原始狩猎转为农耕开始的。从遗留至今的原始艺术中,多以动物为表现主体,很少有植物形象的出现,难道先民们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视而不见”?否。远古的茂密山林、繁花似锦的大草原比比皆是,可是猎人们眼中只有猎物——维系其生存的食物! 随着时代的推移,农耕发展植物在古人的心目中逐渐占了应有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而言,评价一个建筑物的好与不好,不同的视角恐怕结论迥异.人们可以从美学、人文、历史、文化、结构、建材、位置等诸多方面来考量.但是,在今日能源和资源都存在危机,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情况下,也许是否节能、是否“绿色”才是衡量的首要标尺. 至于何谓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抑或可持续建筑,对此也是见仁见智.建筑其实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或日系统工程,它涉及选址设计、建材挑选、房屋使用、减少排放和重复利用整个生命周期.尽管绿色建筑也存在“审美”问题,但因地制宜、环保建材、节能降耗是不变的真理,且一国政府部门还应对其建筑领域的节能及排放等制定适当的标准、规范、法规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绿色生态建筑理念 20世纪60年代,许多先锋建筑师意识到,人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城市化进程难以为继,耗用自然资源并制造污染最多的建筑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现代建筑由于技术的改善,大量全密闭全空调的建筑物室内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健康节能为目标的建筑研究成为发达国家建筑研究的热点.“绿色建筑”理念也就应运而生了.特别是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世界范围达成共识.由此,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实践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如果按照英伦才子阿兰·德渡顿的说法,一幢理想的现代中国建筑的品质可以比之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令人倾慕的中国人的品质,我估计在普罗大众中间很难找寻到一种所谓“幸福的建筑”的看法。中国大地上正在上映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于建筑、住房和房价的战争。  相似文献   

11.
被动式建筑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6):I0004-I0004
所谓被动式建筑是指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非主动应用一次化石性能源就能达到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额外安装供暖设施的建筑,即: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的建筑。被动式节能建筑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体验馆等。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09,(11):98-99
有机建筑(organic architecture)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一个派别,代表人是美国建筑师F·L·赖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由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形式、它的构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各自的内在因素来思考,力求合情合理。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赖特十分欣赏中国的老子哲学),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建筑立体绿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人稠地少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中的人们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本文通过阐述城市立体绿化的必要性、绿化的方法等来说明城市建筑立体绿化已成为人们走向森林走向绿色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世界观察研究所2008年8月27日报道 世界上领先的可持续建筑认证系统LEED正在修订中,估计到2009年所有变动将悉数出台。 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通常人们称之为LEED,被非赢利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United States Green Building Council)在8年前设为可持续性建筑的基准。  相似文献   

15.
董文茂 《环境》2005,(11):24-26
“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应用要注意因地制宜,而不能盲目追求发达国家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张泽 《环境》2005,(11):20-22
绿色建筑也有人称之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关于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新闻发布会上解释绿色建筑的概念时说:“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17.
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戎安 《环境保护》2003,(10):60-64
“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工程,运用生态学观念和城市生态工程原理,通过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用技术和工艺措施;通过城市设计,将开发出来的生态技术及措施运用到相应的城市项目中,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重新恢复或再造生态良好的城市生存空间。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生物科学与建筑科学结合的产物,也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场“生物学一建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8.
黄烈 《世界环境》2004,(1):65-66
古徽州,含今天的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和绩溪、婺源六县。其中,绩溪已属宣州市,而婺源则隶属于江西。自宋朝至清朝中叶,以上述地区为核心,形成了光彩夺目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它包括新安理学、新安画派、篆刻版画、医学、徽剧等。尤以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高污染、高能耗的建筑发展模式向绿色建筑转型是碳中和目标与“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的保障与要求。但是,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存在重设计、重施工,轻运行、轻维护的问题,相关制度存在义务履行主体不明与运行过度依赖政府的困境。究其原因,是由高成本与外部性的因素及多元价值抉择的因素共同导致的。因此,我国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应构建共同治理制度,明确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为运行维护义务的履行主体,其他利益相关方是运行维护义务的参与方,划定私权自治与公权干预的边界,完善激励措施,鼓励“硬约束+软激励”相结合,健全法律责任,加强法律监督,推动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标准与智能绿色建筑”,让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宋波提起了我国近年来建筑的一系列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