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于其相伴生的有害废物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本文对有害废物管理的基本结构及相关的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某废弃硫酸厂场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场地土壤中As、Cd、Cu、Pb、Zn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该场地进行健康风险评估。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并评价目标污染物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Zn、Cd、As、Pb、Cu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8.86、320.25、466.00、132.50、12.42倍。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厂区的原堆渣场、磷石膏、硫酸以及锌锭的生产车间,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污染物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垂向迁移。As、Pb具有同源性,来源于工业废渣的裸露堆放;Zn、Cd来源于硫酸以及锌锭生产车间,Cu与其他重金属具有相似的污染途径,受废渣堆放、硫酸生产、锌锭制造的共同影响。根据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土壤中As、Cd、Pb均超出可接受风险水平,是后续场地修复的目标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废物交换——废物资源化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介绍废物交换产生背景的同时,对废物交换市场各要素进行分析,阐述了废物交换的类型和模式,以信息交换为例研究了废物交换各环节,并设计了废物交换工作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1998年9月15日,浙江省核事故应急准备与低中放废物处置考察代表团参观了美国南卡罗莱纳州Barnwell低放废物处置场。此次之行,对美国在低放废物的处理、运输和处置技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秦山核电厂低中放废物的处置有值得借鉴的经验。1基本情况Barnwell处置场属于美国最大的有害废物处置公司的下属企业美国核化学系统有限公司。Barnwell处置场于1971年建成运营,设计年限为50年,处置场自运营以来,到目前没有因为违反某些管理规定而停运。该处置场地处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南部的Barnwell镇…  相似文献   

5.
为无害化处理市政污泥,结合矿山生态修复对营养基质的需求,采用翻堆式静态好氧堆肥工艺,以市政污泥、园林绿化废物和磷矿渣为主要原料,经过一次发酵,制备可用于矿山修复的营养覆土。实验中选用晋宁三浑水原矿和黄磷矿渣等2种磷矿渣。与以单一园林绿化废物为骨料的市政污泥传统堆肥方式相比,加入适量黄磷矿渣,能够促进堆体的一次发酵(50?C以上),高温启动时间由5 d缩短为3 d以内,高温持续时间在10 d左右;同时,能够促进营养覆土中腐殖质积累,将种子发芽指数提高到100%以上,并有效固化重金属,浸出液中高毒类金属As的浓度降至50μg·L~(-1)以下,处于安全水平。市政污泥、园林绿化废物与适量黄磷矿渣经过一次发酵制备的营养覆土可应用于矿山修复。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乡镇企业发展极为迅速,但总体来说,技术水平低,生产管理落后,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职工文化和业务素质偏低,因而资源利用率不高,单位产品“三废”产生量和排放量远高于国营大中型企业。笔者认为,解决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最根本手段是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降低能耗和物耗的途径,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通过一定工艺的处理,重新利用,实现资源再生。这样既不影响经济的发展,又不浪费原材料,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废物排放,保护了环境。温州鹿城农药厂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废物方面,有很多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和技…  相似文献   

7.
氯化消毒副产物的形成及其控制(I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氯化消毒过程中形成有害副产物的母体,副产物的形成途径,种类及其形成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探讨并提出控制消毒副产物形成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呼吸暴露途径下污染场地静态扬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空气动力学气固两相理论为基础,预测露天堆场近地面扬尘中PM10浓度。并以《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推荐的暴露评估模型和美国环保局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Cd、Cr、As、Ni和Hg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重金属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与近地面PM10浓度呈现线性增加的趋势,下风向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旅游区PM10浓度达到0.30、0.30和0.15 mg·m-3。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当PM10浓度0.05 mg·m-3时,As、Cd、Cr暴露致癌发生率(R)均超过10-6,对暴露人群有致癌风险。当PM10浓度0.2 mg·m-3时,Cd和As的非致癌危害商超过阈值1,对人体健康存在威胁。Ni和Hg风险评估结果均低于风险阈值,风险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9.
对氯化消毒过程中形成有害副立物的母体、副产物的形成途径,种类有其形成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介绍,探讨并提出了控制消毒副产品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江浙沪地区废物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IPCC Guidelines(1995)提供的方法,对1990年江浙沪地区废物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进行了统计计算,并对所得的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江浙沪地区废物温室气体排放量为:CO2:1731Gg;CH4:637Gg。在此还提出了废物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是以消除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为主要目标的工程修复,第2阶段是以消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主要目标的自然修复/恢复.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和强化自然修复/恢复技术具有成本低廉、修复作用持续等优点,在场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其在消除生态影响和规避修复工程风险方面的作用是工程修复无法取代的.介绍了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的4种主要途径及其在欧美国家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的方法步骤,以及这项技术在中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中国在受监控的自然修复/恢复技术上的科学研究和修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类暴露在日用消费品的各种化学物质中而受其影响,M.P.van.Veen建议用一个含普遍意义的框架模式对化学物质的暴露和吸收进行评价。该模式包括4个组分:潜在的暴露、吸收、个人途径和接触情形。由于组合了这4个组分,不论何种方式和何种产品,该模式均能定量地描述其影响情况。他还以含甲基氯仿溶剂的鞋子产品为例加以说明。同时,他利用该模式为荷兰公众健康与国家级环保研究所开发了一个电脑软件。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其包括了一个空间组分和接触功能而扩展了以前的模式。日用品中化学物质影响的评价模型@舟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研究中国及与之邻近的日本和韩国的电子废物回收和进出口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核心内容及电子废物流向现状发现,与日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相比,中国的生产者责任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层面,而没有直接参与回收处理实际操作层面,以个体回收为主导的回收方式不利于流向监管和效果评估。在电子废物越境转移方面,日韩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电子废物的需求持续存在;中国虽严格管制电子废物进口,但与二手产品进口未能统一管理,并缺乏废旧产品鉴别标准,容易造成电子废物进口监管漏洞。最后,对中国电子废物管理提出建议:(1)在立法上进一步强化生产者责任承担,并加强对各种回收渠道的监管;(2)评估和完善电子废物与二手产品进口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五台山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五台山台顶和北部山区3条河流的49个土壤样品进行测试,运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开展污染评估和生态风险评价,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台顶土壤重金属富集相对较少,山区富集较明显;山区农田重金属含量高于河漫滩。重金属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中部羊眼河流域。(2)地积累指数表明,台顶重金属污染整体轻微,山区重金属污染受矿产开采活动影响明显。Hg在台顶和山区污染均较严重。(3)生态风险评价表明,台顶和山区均受到土壤重金属的威胁。Hg是主要生态风险贡献因子。(4)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的来源除Cr是自然界产物外,其余4种均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关,其中Hg受金矿开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蔡武 《污染防治技术》1996,9(3):150-151
依据《工业固体废物有害特性试验与监测分析方法(试行)》一书,选用南京市几种有代表性的工业废渣,对其腐蚀性及浸出毒性进行了分析测定,填补了南京市目前对固体废物试验研究的不足,为固体废物的污染监测,废物处置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半封闭河道水体生态恢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复合生态滤床、底泥生物氧化、水体生物修复和河道生态恢复等技术,对上海漕溪河富营养水体进行治理。结果表明,在每隔7~10d间歇性流量300~400m^3/次的污水补水进量下,通过生物治理,消除了水体富营养和黑臭现象,从每个污水补给周期开始,3~4d后COD、NH3-N、TP除去率分别达到50%、40%和55%以上,水体清澈见底。从2005年3~5月,河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先后出现枝角类、桡足类动物和鱼类。表明对于已截污的城市半封闭河道,利用浸没式复合生态滤床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底泥生物氧化、水体增氧、河道生态恢复等措施,进行生物治理,可取得良好治理效果。本研究为城市半封闭河道的治理和养护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普遍存在于环境介质中,其主要来自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或高温处理以及石油泄漏。PAHs进入大气后通过沉降和雨洗等途径进入地表和地下,在土壤和地下河沉积物中富集,因其难以转化,岩溶地下空间可能成为其最终归宿,成为潜在污染源,危害岩溶生态和人类健康。针对岩溶区的特殊性和脆弱性,综述了国内外对岩溶区PAHs的研究状况,并分析了中国岩溶区PAHs的污染水平,以期让中国岩溶区已遭受有机污染的事实引起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骆马湖富营养化和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骆马湖水质状况,在2005年对骆马湖富营养化状态和生态特性进行了调查,并结合“十五”期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2005年骆马湖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值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超标情况分别为0.78倍和0.54倍,达到湖库特定项目Ⅳ类水标准,骆马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对骆马湖生态特征分析表明,由于该湖泊的形态以及“藻型浊水状态”和“泥沙型浊水状态”交替出现,遏制了湖水从高营养盐含量向全面富营养化状态演变,保障了底栖动物的良好生长环境,从而形成了骆马湖独特的环境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有智能动物的星球。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工具,超脱了生物规律的制约,从本能地适应自然到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从发现与开发了地壳中的矿物资源发展至今,已建成了高度机械化、电器化的人类世界。但由于不当的工业布局,人口的急骤增长,对有限的自然资源穷凶极恶地榨取,以及战争,人类生存的环境失去生态平衡,使得繁华的世界出现“资源、环境、粮食、交通、人口以及贫穷”等严重问题。人类是智能动物,在追求物质财富的活动中,逐渐意识到环境受污染,森林被毁坏,物种在减少,生态失去平  相似文献   

20.
臭氧的化学     
人们关于 SST(超音速)飞机和碳氟气溶胶推进剂对氮流臭氧层产生有害影响的争论已使科学界警觉到,彻底了解大气力学,特别是臭氧的重要作用的重要性。臭氧对环境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平流臭氧层保护了地球,不受短波长、高能太阳辐射的危害,起到了有益的屏蔽效果。另一方面,平流层臭氧作为氧化剂,对植物、动物的生命以及生产的材料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