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如果玉米收获不适时,或保管不当,玉米胚芽就很容易成为黄曲霉菌生长繁殖及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适宜环境。所以,玉米是较易受到黄曲霉菌污染的粮油食品之一,污染往往从胚芽及损坏部分开始。黄曲霉毒素B_1是部分黄曲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也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当前,我国南方地区还存在玉米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可能性。因此,研究玉米的黄曲霉毒素去毒方法,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XRD、BET、DTA等测试技术,研究并考察了掺杂ZrO2,TiO2,r-Al2O3对Pt-Pd.Al2O3燃烧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对Al2O3晶相的γ型转为α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TiO2的添入则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是各种微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它在各种农产品中分布较广,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当然,最根本的措施是防止粮食霉变,杜绝黄曲霉毒素的生成。但是粮油中如果已经污染了黄曲霉毒素怎么办呢?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去除方法。 (1)搓洗法。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因粮食的种类、质量和颗粒结构的不同而异。在稻谷籽粒中黄曲霉毒素主要分布在米糠层  相似文献   

4.
由Aspergillus flavus和A.parasiticus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对人类有毒的强致癌性物质.许多食品都有可能被曲霉菌污染而产生黄曲霉毒素.也有少量关于抑制曲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天然抑制剂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一种对人有致癌作用的物质。它的产生是与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siticus)生长相关联的。然而很多食品上都能支持这些真菌生长并合成黄曲霉素。这一问题在高温多雨的地方尤为突出。为了防止黄曲霉毒素对人的危害,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和方便的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方法是很有意义的。笔者参考国外资料,结合国内中医的经验,利用大蒜、大葱和洋葱抽提物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对该菌的生长是有明显抑制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一、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与危害性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和饲料后,可使人与动物中毒和致癌。又以黄曲霉毒素 B_1毒性最大,其致  相似文献   

7.
SO2、NO2、O3及其复合物对水稻体内乙烯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烯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内源激素,当植物受到环境污染时,体内乙烯的释放量将发生变化。本文主要报道了水稻受SO2,NO2,O3单一及其复合物熏气对体内乙烯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受SO2,NO2,O39单一及其复合物熏气后,体内乙烯释放量增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出环境污染的程度,当O3浓度不变时,水稻体内乙烯释放量与SO2,NO2熏气浓度成正比,其中,O3+SO2对水稻体内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程度大于O3+  相似文献   

8.
VUV/TiO2/H2O2法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强化的真空紫外光催化(VUV/TiO2/H2O2)方法对水中微量硝基苯(NB)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H2O2 投加量、NB 初始浓度、重碳酸盐和腐殖酸对NB 降解的影响.采用负载在钛片上的二氧化钛(TiO2)薄膜为光催化剂,以能发射185nm 真空紫外线(VUV)的紫外灯为光源.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50µg/L 的NB 反应60s 后去除率即达到97.9%.随H2O2 投加量的增加, VUV/TiO2/H2O2 对NB的降解速率先增后减;初始浓度低于170µg/L 时,初始浓度对NB 降解影响不大;重碳酸盐和腐殖酸对硝基苯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VUV/TiO2/H2O2能快速有效地去除地表水(含碳酸盐和天然有机物)中的微量NB,5min 内初始浓度为90µg/L的NB去除率达到94.1%, UV254在4min 内也降低了53.3%.  相似文献   

9.
预防食品和发酵工业中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有致癌物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真菌毒素,属肝脏类毒素。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粮食、食品和饲料中,又由于其理化性质稳定,不易破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食品污染质。早在黄曲霉毒素发现以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一些由真菌产生的有毒物质能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人们将这类有毒的真菌代谢产物,称为真菌毒素。由真菌毒素引起的人和动物的疾病,统称为真菌毒素中毒症。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一百多种。黄曲霉毒素就是一种低分子真菌毒素,它的毒性最高,致癌力最强,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最大。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范围很广。凡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真菌,污染食品以后,都有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在受污染的粮食、油料作物的种籽、水果、干果、蔬菜、调味品、乳类、乳制品、肉类、鱼虾类、发酵产品和饲料等,甚至在一些酒类和食品工业用的酶制剂中,均已发现黄  相似文献   

11.
稻田CO2、CH4和N2O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1,自引:5,他引:71  
采用静态箱(暗箱)-气相色谱法对稻田CO2、CH4和N2O排放进行田间原位测量.植株参与的稻田CO2排放季节变化与温度的季节变化一致,气温(土温)是主要驱动因子;而土壤水分状况是稻田CH4、N2O排放和无植株参与的稻田CO2排放季节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稻田非淹水期N2O和CO2排放与土温、气温呈极显著指数正相关(p<0.001),两气体之间亦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1).水稻植株自养呼吸和土壤呼吸的温度系数(Q10)分别为2.17和1.68.稻田CO2排放与水层深度呈弱的负相关关系(p<0.05).无植株参与的稻田CO2、CH4和N2O季节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198.35±34.00mg/(m2·h),0.63±0.29mg/(m2·h)和169.57±75.30μg/(m2·h),而在植株参与下3者季节平均排放速率分别为1133.51±51.16 mg/(m2·h),1.39±0.20mg/(m2·h)和231.48±35.09μg/(m2·h).碳收支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稻田生态系统表现为对大气中碳的净吸收.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的Sol-gel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单分散椭球形微孔结构的纳米GeO2/TiO2复合光催化剂,并用TG-DTA、XRD、XPS、UV-vis、FT-IR、TEM、BET等手段进行了表征.以难生化降解的染料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采用HPLC测定不同光照时间下催化剂对染料降解的情况,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改进的Sol-gel法制得的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明显的孔结构,而且比表面积大、粒径小、粒径分布窄、分散性好;与适量GeO2复合后能够有效提高TiO2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复合光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GeO2摩尔含量为0.1%,煅烧温度为400℃,所制得的GeO2/TiO2光催化活性比纯TiO2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制备含少量贵金属Pt、Pd的不同Cu和Ce摩尔含量比(0:10,1:9,2:8)的催化剂,实验条件十加入CuO可以提高Pt催化剂的二效活性;加入Cu:Ce=2:8的CuO降低了Pd催化剂的顾效性能,然而Cu:Ce=1:9时可以改善Pd催化剂的三效催化性能。通过结构分析,认为CuO的存在可以提高d催化剂的比表面积,PdO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14.
Ru/Al2O3催化剂对CO2加氢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在Ru/Al2O3催化剂上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对CO2转化率及CH4生成率的影响。反应温度低于350℃时,CO2的转化率大于95%,CH4的生成率约为45-79%。空速的改变对CO2的转化率及水的生成率无显著影响,即空速在5000-1000h^-1内波动不大。但对CH4的生成率影响明显,在7000-9000h^-1间有一波谷;CO的生成量在5000-9000h^-4变化不大,在1000h^-1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汽车尾气中NOx对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寻找消除NOx的有效方法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化学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利用尾气中CO还原NO的反应一直受到注意,并成为多相催化领域中一个活跃的研究课题。人们不仅细致地考察了CO和NO在各种催化剂上的吸附状  相似文献   

16.
Co/Al2O3催化剂上CH4的CO2重整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Co负载量的Co/Al2O3催化剂对CH4的CO2重整剂合成气活性的影响,发现Co负载量为13%(Wt)的Co/Al2O3活性最好,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还原温度等对催化剂活性和产物中CO/H2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CH4的CO2的转化率均增加,但随空速的增加而降低,还原温度在400℃时催化剂显示出活性最好,产物中CO/H2的比例,随反应条件不同而略有增减。  相似文献   

17.
SO2、SO3和H2O对烟气露点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O2对空气露点的影响,从而为烟气露点的准确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SO2的分压对露点的影响常不超过1K,而SO3的分压是决定含氧化硫的烟气露点的主要因素,烟气脱硫的增湿活化技术的机理看来不是SO2溶于烟气中的水滴,然后被CaO吸收,应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8.
Eggerster等、Gordon等和Cavanaugh等前后都报导了用各种不同的色谱柱分离测定大气中的烃类,他们的工作各有所长,但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用一根色谱柱分离各组分,分析手续过繁等,1972年美国化学协会等组成的会际委员会推荐用17%ODPN涂于活性氧化铝(Al_2O_3)的色谱柱测定大气中低沸点烃,但Rasmussen等人认为这个方法有个缺点,即气样经浓缩后乙  相似文献   

19.
高纬度和北极地区空气中SO2、NO2和NH3浓度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孔径为200 nm的Al2O3膜片作为载体,应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孔径为50~100 nm的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用XRD、SEM对TiO2膜的物相、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根据XRD分析,用Scherrer公式计算复合分离膜中TiO2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2 nm,其中锐钛矿相占86%,金红石相占14%.同时,应用TEM、EDX、UV-Vis扩散反射光谱对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微观结构、组成、性质等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和研究通过应用可溶性染料酸性橙Ⅱ作为目标污染物,对TiO2/Al2O3复合分离膜的分离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这种具有光催化能力的复合分离膜,持续处理1000 mL酸性橙Ⅱ溶液(100 mg·L-1)400 min,去除率可达80%以上,相对于单独的光催化技术(65%)或单独的膜分离技术(59%),染料的去除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