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中国石化巴陵分公司为巩固污水达标排放成果,采用先进专利技术MBR(高效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工艺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整改,建设亚洲最大的7200t/d MBR膜生物反应器。  相似文献   

2.
钱进  张大鹏  宋乐平 《环境科技》2006,19(Z1):30-32
介绍某生活污水处理站的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以及主要的构筑物及其设备;并对污水处理站在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对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并进行整改;最后在实际运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并对处理规模进行预测,以及对以后的同类型污水处理站的设计提出一些参考性的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永泰县长庆镇某蜜饯生产企业污水处理工艺尾水中COD超标现象结合其现有处理工艺进行工艺整改,以保证尾水COD稳定达标排放,改善河段水质状况.在蜜饯企业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基础上,设计三套整改方案并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与监测,对三种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最终选用酸化调节池出水→混凝气浮→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排放的整改方案,方案实施后尾水中COD含量为80 mg/L,去除率为98.6%,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污染是遵义市突出的环境问题,而城镇生活污染源是遵义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尽管遵义市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管运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必须继续完善体制机制、抓住主要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规划建设好污水管网、全面推进第三方运维、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费收取、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以便取得更好的...  相似文献   

5.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对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污水处理是一个复杂性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自动化控制系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污水厂污水处理工作现状,结合污水处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旨在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系统的认识,对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增强污水处理效果,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辽河保护区分散性污水排放特点,探讨推广人工湿地、稳定塘、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等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问题。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解决对策,指出加强对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使其与生态、节能、景观等相结合是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纳米二氧化铈(CeO2)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因而会不可避免地被释放进入污水处理厂内并与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对其净污活性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从污水处理系统内纳米CeO2的归趋和迁移转化过程,对功能微生物表面性能、功能活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纳米CeO2在污水处理系统内的环境行为与毒性效应;阐明了纳米CeO2对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总结了能够缓解纳米CeO2影响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措施,旨在为控制和预防纳米CeO2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引起的环境风险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4月,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广东意见中指出,惠州博罗县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工作不细、不实等问题。《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惠州要完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加快原有设施提标改造,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一村一设施"建设任务。收到反馈意见后,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一年来  相似文献   

9.
企业、工业、城市等发展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就是具有可靠性的污水处理系统,而污水处理系统存在设备相对复杂和部件相对较多的问题,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节能效果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污水处理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将结合某地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资料对温度影响污水处理效果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8,(12)
正按开电闸,污水处理站嗡嗡运转起来,通水调试设备运行良好。10月底,在汕尾市城区石奎村污水处理站通水调试现场,记者看到,生活污水收集池里边原本发黑发臭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变得清澈起来。近两年来,汕尾市认真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和省环境保护督察的整改要求,坚决打好打赢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攻坚战。截至11月2日,原本计划于今年底完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水回用的紧迫性,对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和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目前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的技术和模式.对中水回用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殷逢俊  徐泽宇  刘鸿 《环境工程》2022,40(6):138-144
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是水污染控制领域的前沿方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污水处理智能化控制系统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亟须探索污水处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方法交叉融通的科学路径,重构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的逻辑模式,以提升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技术研发水平。为此,从污水处理过程的确定性-随机性特征出发,提出了融合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双回路控制系统设想,未来通过充分的实践探索,有望为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提供新的技术路线。首先,分析了污水处理智能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分别探讨了基于确定性的机理模型及基于随机性的数据驱动模型对污水处理系统的控制作用,进而提出了机理模型与数据模型融合驱动的双回路控制系统基本逻辑架构及控制原理,并分析了该系统在污水处理复杂过程中应用的拓扑结构。最后,围绕未来污水处理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交通环保》2001,22(2):27
日前 ,天津港南疆污水处理中心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这次投入运行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日处理生活污水 60 0立方米 ,主要用于处理南疆港区焦炭码头及其辅建区的生活污水 ,是天津港南疆污水处理中心的三套污水处理装置之一 ,其他 2套分别为油污水处理系统和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其中 ,油污水处理系统已于 1998年投入使用 ,日处理含油污水 360 0立方米 ,用于处理油码头压舱水和南疆石化小区排出的含油污水。化工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南疆码头化工船舶洗舱水和南疆石化小区化工厂生产废水 ,日处理能力 192立方米 ,已于 2 0 0 1年 3月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污水处理作为水资源保护中的重要部分,更是成为关注焦点。本文在分析我国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当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方式进行概述.并对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湖北省恩施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拟被表彰为2008年"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先进工作单位"时遭到环保.一票否决",该单位随即迅速做出整改,并很快向恩施州环保局正式报批建设投资157万元的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传统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短路问题,本研究设计了折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校园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为期18个月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lit)为20h。稳定HRT=20h,24℃下折流式人工湿地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为76.40%、76.12%、65.37%;温度降至12℃时,系统对COD、TN、TP去除率分别降至67.56%、62.75%、61.33%;运行过程中前6格室和整个系统的SS去除率分别为79.5%和87%。基于试验结果,阐明了折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高效稳定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丹东化纤股份公司污水处理系统现状,现有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需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工程采用高效澄清池取代原机械搅拌澄清池,提高澄清池混合反应效率及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通过实际运行,表明高效澄清池适用于化纤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不仅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捧放水域标准方可捧放.特殊企业单位排放的污水或废水也必须经过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处理后,才可排放就近的水域或城市污水系统。怎样根据污水的性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加以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态种群结构在无机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条件下受到无机硝酸盐冲击的情况,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行为特征.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活性污泥样品中提取DNA,对16S rDNAV3区进行PCR扩增,结合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测定了活性污泥中部分菌种的16S rDNAV3区片段序列,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比对,初步确定了部分细菌的属.在受到高浓度硝酸根离子冲击时,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微生态种群结构在尽可能保持原有微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会及时改变菌群结构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污水处理中菌藻共生系统去除污染物机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菌藻共生系统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CO_2,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而且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抗生素等,因而在污水处理领域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菌藻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出发,介绍了用于污水处理时藻类选择的依据,及在污水处理中对N、P营养物质、抗生素、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综述了菌藻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菌藻共生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