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实验室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随尾气排放后在空气中扩散,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运用通用流体模拟软件FLUENT计算了实验尾气在大气中的扩散,对N向风和W向风两种风向下的三种不同风速和静风工况下SO2的扩散分别进行了模拟,对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了风向和风速对尾气浓度扩散的影响。得出实验室周围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及空气质量,可以用来评价一楼实验室对周围办公学习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结论如下:W向风与N向风对尾气扩散规律的影响明显不同;随着风速增大,室内流场复杂,空气更新加快,污染物浓度降低;静风工况室内空气污染程度远低于有风工况。  相似文献   

2.
申慧芳  姚仁太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0):2911-2918
为了研究气态氚化水(Tritiated water,HTO)事故释放情况下其在植物中的迁移转化情况,选取盆栽大豆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苗期、花荚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模拟气态氚化水短期释放1 h,分不同时期采集样品测量大豆叶片和籽粒中的组织自由水氚(Tissue free water tritium,TFWT)和有机氚(Organically bound tritium,OBT)浓度,研究了TFWT和OBT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如果暴露试验在苗期和成熟期进行,叶片中的TFWT与周围空气中氚化水达到平衡的时间大于1 h,而花荚期和灌浆期则小于1 h.总的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豆叶片和籽粒中的TFWT和OBT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与暴露试验结束后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4个不同生育期进行暴露试验,收获时叶片中TFWT浓度分别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 0.122%、0.0234%、0.0948%和75.87%,OBT的浓度分别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 2.47%、4.32%、3.67%和31.68%;花荚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进行暴露试验收获时籽粒中TFWT的浓度与暴露试验结束时TFWT的浓度相差倍数分别为6486、7902和4,OBT的浓度分别为暴露试验结束时的31.48%、32.03%和116.73%.4个不同生育期进行暴露试验,收获时大豆籽粒中的OBT与TFWT的浓度比率分别为5、9、34和0.4,说明摄入剂量中OBT的贡献大于TFWT,但气态氚化水在大豆成熟期释放,TFWT在摄入剂量的贡献中要大于OBT.因此,在植物氚浓度预测模型中,应根据气态氚化水事故释放时植物所处的不同生育期确定相应的参数,这样才能更为准确和客观的评价氚的摄入剂量.  相似文献   

3.
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了本所老点核退役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接触氚工作人员的尿样几十个 ,氚浓度在 1 0 2 ~ 1 0 5 Bq/L ,最大氚浓度为 2 7× 1 0 5 Bq/L ,折合剂量当量约为 0 1 9mSv。短期观测 2 3名人体氚半排期 ,其范围为 5 5~ 1 4 8d ,中期观测 5名人体氚半排期 ,其范围为 7 6~ 9 4d。 2 8名人员半排期不仅与理论值 1 0d接近 ,而且与国内外的观测值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4.
中子发生器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氚钛靶片上发生氘氚置换及靶片升温等原因,氚钛靶上的一部分氚将脱离靶而随离子源的氚气及真空系统洩漏的空气等一起被排放出来,对工作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5.
中子发生器运行过程中,由于在氚钛靶片上发生氘氚置换及靶片升温等原因,氚钛靶上的一部分氚将脱离靶而随离子源的氚气及真空系统洩漏的空气等一起被排放出来,对工作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对进入水稻田中的氚水在连作晚稻阶段的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滞留于早稻田中的氚水继续为晚稻摄取;与早稻情况一样,氚水中的氚仍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氚形式滞留在晚稻田各分室中,晚稻田水中和土肿的氚浓度均随时间单调地减少;晚稻地上部及根中的自由水氚及结合态氚浓度在采样期间也基本上随时间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 ,用 4 -7伏的直流电场作用于不同尺寸的磷酸铀酰氢 (HUP)消氚电极 ,在静态和动态情况下 ,考查了它们的消氚特性。对于含 ( 0 51 -1 8 61 )× 1 0 8Bq氚 ,( 30 0 0 -1 2 0 0 0 )× 1 0 - 6 水分的 2 2升空气 ,消氚效率超过 95% ,用液体闪烁计数法 ,测定了消氚后磷酸铀酰氢中氚 ,其中的含量与被试验含氚空气中的氚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氚水在模拟海水生态系统中的积累、迁移和消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氚水在模拟海水生态系统中的积累、迁移等特性。试验期间,海水中氚的含量随时间逐渐减少。底质对吸湿性水氚的积累呈递增趋势,而对结晶水氚没有明显的积累。自由水氚是氚水在缢蛏和中华乌塘鳢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结合态氚在这两种海洋生物中的含量均很低。缢蛏和中华乌塘鳢对氚水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说明它们对氚水都没有明显的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9.
氚水在模拟水稻田中的消长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氚水在模拟水稻田中迁移,输运动态过程的研究表明,引入田水氚水,不仅在系统各隔室间转移和分配,而且也向系统外迅速地散逸,氚水的氚以自由水氚和结合态氚形式存在下水稻和土壤中,水稻地上部中自由水氚浓度开始增大,至第8天达最大值后便下降,而结合态氚基本上呈增中趋势,稻根中氚浓度低下地上部,表层土中二种形态氚随时间的变化与水稻植株中情况类似。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工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以氧化——冷凝程序组装的KCY-1型空气总氚采样器,已于1983年12月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和上海第一医学院联合组织鉴定、一致通过。该采样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氧化-冷凝程序来采集空气中的总氚样品。利用催化燃烧室把水状态的氚全部氧化成同一的水蒸汽状态,然后用冷凝程序加以捕集。采样器由四部份组成:第一部份是催化燃烧室,它的功能是把样品空气中的非水形  相似文献   

11.
采用摧化氧化和吸附原理,研制了一台氚净化装置.它可使氚浓度为2.3x10~6Bq/L的未净化气体净化到3.7Bq/L,去污因子(D=未净化时排放气体的氚浓度与净化后排放气体的氚浓度之比)达6.2×10~5.  相似文献   

12.
杨平  叶淑君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5):1759-1767
运用环境同位素氚(3H)建立模型来定量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和环境监测领域,大气降水氚浓度是这类模型中必须的输入值.目前已建立的全球大气降水氚浓度模型(MGMTP)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恢复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氚浓度的新方法,但该氚浓度模型后期恢复数据出现异常负值及面临适用年限等问题.因此,本文选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气象组织提供的1960—2014年全球氚浓度值实测资料,基于因子分析法拓展了MGMTP模型的适用年份,并对不同的数据预处理及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同时对MGMTP模型提及的"异常负值"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与改进.最后把模型应用于南北半球的典型站点,将恢复得到的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拓展后的MGMTP模型结果能较好地拟合实测数据.研究表明,该模型具有简单易用、时间序列长、全球性适用等优点,尤其对缺少大气降水氚浓度实测数据的地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液闪法监测昆明大气中氚浓度刁仁平(云南省环境放射性监督管理所昆明650034)从辐射防护角度看,氚( ̄3H)是造成人体内照射的一种主要放射性核素。它可以被人们食入和吸入体内而造成对人体的内照射。因此,除对水体中的氚作监测外,对大气中的氚进行监测也是需...  相似文献   

14.
前言氚(~3H)是地球环境中一种重要的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能量为18KeV的低能β射射线,半衰期为12.35年。氚在环境中主要以水分子形式存在。在大气降水中的环境氚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大气层上层宇宙射线形成的中子和氮原子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宇生氚,~(14)N n→~3H ~(12)C。大气降水中宇宙成因氚浓度据估计介于5—20TU之间,视地理位置而定。二是来源于1952年以来的人工氚,主要是来自热核爆炸。1963年达到高峰,在北半球氚浓度达到  相似文献   

15.
氚是氢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不仅是重要的热核燃料;而且也是用途广泛的同位素示踪剂。天然氚是大气上层宇宙射线高能粒子与氧、氮作用生成的。氚原子通过光化学反应或交换反应变成氚标记水分子,与雨水一起降落到陆地、海洋。由于水的循环和转移,地表水、地下水及海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氚。热核试验以前,天然水中氚的浓度一般是很低的,通  相似文献   

16.
对大庆测井公司放射源库及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分为环境空气气溶胶辐射水平、水环境辐射水平、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及土壤环境辐射水平四个方面.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源库内和源库外总α、总β监测值与对照点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空气中的环境是安全的;放射源库周围水环境总α、总β监测值符合相应标准规定,说明水环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范围均在黑龙江省室外天然本底值21.6×10-9~196.9×10-9 Cy/h范围内,说明放射源库室外地区未受到放射性污染;土壤监测值与黑龙江省土壤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对比,也未发现放射源库周围土壤环境受到放射性污染.总之,大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放射源库未形成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部份油漆中都加有含苯、甲苯或二甲苯(下面简称三苯)的有机溶剂。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毒性。在进行油漆作业时,溶剂挥发使空气环境受到污染,直接影响操作 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快速测定作业地点空气中的三苯含量,对防止空气污染,保护操作人员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空气中的三苯,过去多用比色法测定,但操作烦琐,  相似文献   

18.
居室空气污染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苏蒙  孙超 《环境保护》1995,(12):35-36
居室空气污染与预防北空后防疫队俞苏蒙86513部队卫生科孙超,刘铁军谈到空气污染,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室外空气污染,而对居室空气污染常常被忽略,但事实上居室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常常要比室外空气污染物浓度高。国内外研究人员长期调查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空气污...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某垃圾焚烧厂周边环境空气重金属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华南某垃圾焚烧厂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主导风向特点,以焚烧炉为中心进行布点,累积采集环境空气样98个,焚烧炉烟气9个,分析了焚烧炉周围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焚烧炉周围环境空气TSP中重金属含量与焚烧炉烟气中重金属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焚烧炉周围环境空气中各重金属的含量(μg·m-3)排序为:Fe(0.766~19.551)>Zn(0.791-1.833)> Mn(0.431~1.014)> Pb(0.263~0.626)> Cu(0.054~0.578)> Cr(0.057~0.180)> Ni(0.030~0.106) > Cd (0.017~0.044) > As(0.009~0.014)>Tl(0.002~0.004).焚烧炉烟气各重金属含量(μg·m-3)排序为:Zn(90~4570)>Ni(4~3510) > Cr(2~650)>Cu(5~1380)> Pb(25 ~430)> Cd(2 ~53)> T1 (0.1-3).分析各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发现,除与距焚烧炉距离远近有关外,其他人为活动(如农业活动)对焚烧炉周围环境空气中重金属含量也有一定的贡献.对各采样点金属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焚烧炉烟气与其他采样点的重金属间有显著相关性(r>0.81,p <0.05),对各采样点元素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也得到了相似结论,说明焚烧炉对周围环境空气重金属含量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制鞋工业区空气中BTEX的污染特征以及健康风险评价。于2012年10月份,对某制鞋工业区周围环境空气中的BTEX(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及邻二甲苯)浓度进行监测,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对空气中苯的人群癌症风险以及非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制鞋工业区空气中BTEX的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一次污染物日变化特征,即早晚较高,中午较低。BTEX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值在0.01~0.80之间,危害指数为0.95,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风险;而苯的癌症风险值为1.90×10-4,超出了美国EPA制定的1.0×10-6的安全限值,对周围居民存在较大的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