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吴小林 《环境保护》2013,(21):64-67
结合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实践,提出当前面临的投入建设经费不足、污染防治工作不到位、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通过完善文明生态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建立并完善文明生态村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健全文明生态村的村庄环保规章制度三大路径强化文明生态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持续农业的新发展--生态农村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现今农村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 ,提高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体系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和优化物质循环转化环节等三项生态村建设的必备条件与对策。阐述了全村总体型和家庭生态型二种建设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原则 ,并详细介绍了城郊型生态村 ,山区型生态村 ,庭院型生态村模式。  相似文献   

3.
吴嘉玲 《环境》2009,(4):98-99
“生态村”的由来 1991年丹麦的生态村组织——大地之母(GAIA)投资信托基金,给出了生态村的概念:“生态村是在城市及农村环境中可持续的居住地,它重视及恢复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中四种组成物质的循环系统:土壤、水、火和空气的保护,它们组成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防止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是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前提。我国生态村的建设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的生态农业实践,本文通过我国生态村建设的兴起、发展与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生态村概念、内涵和目标;总结归纳了我国生态村建设的模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构成。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现今农村影响农业持志发展的因素,提高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体系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和优化物质循环转化环节等三项生态村建设的必备条件下对策。阐述了全村总体型和家庭生态型二种建设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原则,并详细分析了城效型生态村,山区型生态村,院型生态村模式。  相似文献   

6.
宝应县生态村建设起步于1985年,是在生态农业建设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受到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目前全县各乡镇都树立了生态村建设样板,全县生态村建设已达省级12个、市级30个,并带动了一大批县级生态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一) 湖北省环境保护局最近组织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江苏省建湖、海安、射阳、吴县和安徽省利辛、涡阳、毫县等七个县的生态农业建设,认为苏皖两省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县、生态村、生态户、保护农业环境,取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经验,对我省很有启迪,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天津市南开区昔阳里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积极探索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围绕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提升社区建设水平,破解为民服务难题,在建设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居民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做法值得推广,其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阐述生态村涵义入手,对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就当前建设生态村环境规划面临的困境以及具体实施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宝应县生态村建设起步于1985年,是在生态农业建设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受到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目前全县各乡镇都树立了生态村建设样板,全县生态村建设已达省级12个、市级30个,并带动了一大批县级生态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2014,(18):63-64
重庆市璧山区结合环保"五大行动"与"四清四治"专项行动,积极开展生态村(社区)、生态镇街的创建工作。在机制建设方面,璧山区制定下发地区生态创建《实施方案》,各部门、各镇街制定了本单位、本辖区的创建《考核办法》。积极推进场镇、乡村的清扫保洁工作,实现污染源规范化、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全覆盖。通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解决城镇生活污水污染问题,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我们在建湖县董徐村进行了建设生态村的研究。并将点上的成功经验在面上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一、董徐生态村的建设董徐村地处江苏省苏北里下河腹部,距县城东约10公里,是以江淮冲击物为主体的平原区。其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水源丰富。村域面积为1980亩。其中,耕地1595亩,水面150亩。现有人口为1208人。历史上,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村。地区偏辟,经济落后。1978年,人均纯收入为78元。从1982年开始,由市县两级环保部门和建湖县环科学会科技人员联合组织的课题组,不要国家投资,坚持自立更生建设生态农业。具体方法是,坚持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与建设生态农业并举,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同步。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山地丘陵区是太湖入湖水系的发源地.在这些地区的村庄建设生态村,不仅有利于这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从源头上削减这些村庄产生的污染负荷.在总结国内外生态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生态村应包括生态经济系统、生态人居系统、生态卫生系统、生态文化系统和生态支持系统的基本内涵.并从该内涵出发,以宜兴市张渚镇善卷村为例,结合其低山丘陵的特点,提出了善卷村的生态村建设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生态村建设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及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作用。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讨论其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社区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社区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本文通过阐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意义,结合一定的实例,论述了社区可持续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的优越性,讨论了公众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摘要:随着运城市生态创建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逐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研究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对运城市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征进行调查,时不同的生活污水生化处理技术进行比较,提出运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为运城市在实施生态村创建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各地信息     
江苏省完成“董徐生态村建设与研究”课题1987年12月中旬,国家环保局委托江苏省环保局,邀请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国家环保局、云南大学、浙江大学、江苏农学院等部门的28名专家学者组成鉴定委员会,对江苏建湖董徐村“生态村建设与研究”10项课题进行了全面验收  相似文献   

18.
日前,上海首家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在崇明岛揭牌。为了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深入全面开展培养环境保护理念、绿色观念、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环境教育,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开展生态环境基地教育,上海市环境教育协调委员会经过一年的精心建设,在崇明前卫生态村建成了上海市首家生态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9.
谢明中 《环境保护》2007,(3A):72-73
文昌市是海南省创建文明生态村最早的市县之一,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小康环保目标的实现,大力创建文明生态村,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市创建的文明生态村总数已达到1241个,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41%,创建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2亿元。文昌市的创建工作得到中央和海南省省委的充分肯定,先后在2002年和2005年分别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和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示范市”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是先进有效的灾害预防模式和载体,是增强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经验和做法的分析,对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提出了"十个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