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PVA纤维处理高浓度酚醛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处理高浓度酚醛废水时用PVA纤维吸附苯酸和甲醛的效率及影响因素;PVA纤维的用量(穿透点的确定),废水pH值,接触时间影响等,实验证明PVA纤维去除苯酚效果显著,去除率98%以上.对甲醛的去除率不够理想.同时研究了PVA纤维处理废水时的再生、使用寿命和二级吸附效果等.采用碱洗法效率达99%以上,经61次疲劳试验吸附效率不变,机械强度大,不出现粉尘,可多次重复使用.二级吸附后出水浓度苯酚为0.3mg/L,低于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有油墨的废水,筛选到1株微生物菌种,经鉴定为梭形气芽孢杆菌(Aerobacillus fusiformis).分别用海藻酸钙,聚乙烯醇(PVA)和多孔陶瓷作为载体固定化梭形气芽孢杆菌,比较其在处理油墨废水时微观形态的变化情况.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固定化梭形气芽孢杆菌的微观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海藻酸钙在处理含油墨废水时容易溶解,用PVA作为载体时,由于细胞被包埋在PVA内部,和底物的接触时扩散阻力较大,因而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较低.而用多孔陶瓷固定化细胞,不仅简便易行,固定牢固,而且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对低浓度的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了预处理,分别考察了臭氧投加量、pH、初始温度及臭氧停留时间对废水中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聚乙烯醇(PVA)及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中PVA和COD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min,初始温度为30℃,臭氧发生器的脉冲密度为25%,pH值为7,通气流量为100 L/h时,COD和PVA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为(72.6±2)%和(85.8±0.2)%,处理后的COD与PVA浓度分别为48.7和0.36 mg/L。此时的臭氧投加量为(4.2±0.2)g/L。废水的BOD5/COD值也从0.26提高到0.46,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此外,废水中的氨氮和浊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解决了离心母液废水后续深度处理——膜处理时存在的膜堵塞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纺织大学承担的“七·五”攻关项目“聚乙烯醇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研究”,在中国纺织部主持下,于1990年12月15日,在中国纺织大学通过鉴定。该项目应用新型活性污泥处理PVA废水,废水中PVA、COD_(cr)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去除能力分别为0.35和0.6kg/(kg·MLSS·d);在中试的设计负荷下,PVA、COD_(cr)去除率可达70%以上。该研究成功地把PVA降解菌应用于PVA废水生化处理的工程上,解决了优势菌种在实际运行中可能被淘汰、变异和衰落等难题,使PVA废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使用锰铁氧体工艺处理聚乙烯醇(PVA)废水,探讨了不同反应条件的影响,并结合沉淀物表征解释去除机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1 000 mg/L的PVA废水,5 min去除率既可超过90%,且无残留重金属。锰铁投加量与PVA的去除率成正比,而水体硬度不影响该工艺的处理效果。此外,工艺对模拟染料废水中和实际印染废水均可实现COD和染料的快速去除。在该处理过程中,PVA迅速参与沉淀物的原位生产,形成一种近似凝胶的锰铁氧化物。该沉淀物经处理后可作催化剂再次利用,催化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稳定性和粘附性.PVA属于难降解物质,含PVA的废水生化性能差,COD含量高.目前较好的处理方法是物化法与生化法的联用.根据多年处理同类型废水的经验以及现有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效果,选择目前国内较成熟的“气浮-水解-好氧-二沉-气浮”的提标改造工艺处理含PVA印染废水,处理后的废水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间接排放指标,可以在同类型污水厂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印染厂用的白坯布,在纺织加工过程中需经浆纱处理。浆纱用浆料有天然浆料和合成浆料,合成浆料中以PVA较多。在印染加工过程中必须将纱上的浆料通过退浆工艺除去。退下浆料污染水质,尤其是PVA。测得3克/升PVA溶液的COD值在4000毫克/升左右,BOD_5在80毫克/升左右,这对印染废水的生化处理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醇(PVA)因其良好水溶性及环境友好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PVA属于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且PVA废水化学需氧量值较高,必须进行处理才能达标排放。针对聚乙烯醇废水的处理主要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其中高级氧化工艺(AOPs)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处理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处理PVA废水。根据引发自由基产生的物质,将AOPs分为以下3类:(1)高活性催化剂引发氧化类;(2)外加能源引发氧化类;(3)杂化引发氧化类。文章探讨了各方法氧化降解效率及优缺点,并介绍了各个方法的机理,提出了现有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思路,为PVA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对聚氯乙烯(PVC)离心母液废水进行预处理。分别考察反应时间、铁粉投加量、Fe/C(质量比)、pH值及曝气速率对母液废水中的COD和聚乙烯醇(PVA)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废水COD的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反应时间为4 h、铁粉投加量为30 g/L、Fe/C为1:2、pH值为2、曝气速率为0.8 L/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COD、PVA和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2)%、(98%±1)%和(55%±3)%,废水的BOD/COD值从0.3提高到0.5,可生化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废水中的NH3-N、浊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去除,出水中总铁含量也很低。  相似文献   

10.
张安龙  张佳  杜飞  景立明  张雪 《环境工程》2012,(Z2):430-433
在T=35℃,HAc-NaAc缓冲溶液pH为4的条件下,用环氧化PVA载体对漆酶进行固定化,固定后酶活为游离酶活的95%。用该固定化漆酶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反复使用6次后,酶活仍保持为初始酶活的45%,且每次COD去除率在40%以上,处理后的废水BOD增大了50%,废水可生化性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聚乙烯醇(PVA)为包埋介质固定硫酸盐还原菌(SRB),对不同交联剂成球效果进行研究,通过红外光谱法,对交联剂固定成球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交联剂为饱和硼酸与2%CaCl_2混合溶液,PVA与硼酸反应生成B-O官能团,处理废水过程中硼氧键断裂小球破损;交联剂为40%(NH_4)_2SO_4与2%CaCl_2混合溶液时,PVA与硫酸铵反应生成链状化合物,处理废水过程中小球未出现破损;进行4次循环试验,锌离子去除率在98%左右。  相似文献   

12.
絮凝—厌氧—好氧处理抗菌素抗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瓶毒性实验表明,抗菌素废水对厌氧消化具有强烈的抑制和用,废水经过絮凝处理,可以降低废水的毒性。筛选到一种混凝剂,可以去除废水COD50%。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厌氧污泥床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纺织行业产生的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PVA)可生化性能差,其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环保人士的关注。因此定量检测PVA在处理退浆废水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至今没有形成一套定量测量PVA的规范方法。本文介绍了目前退浆废水中聚乙烯醇定量测量的常用方法:单波长和双波长分光光度法,以及目前测量所选用的显色体系、显色剂加入量、测量波长等条件。并从多角度分析了测量条件不规范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为规范PVA的定量测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加少量海藻酸钠及SiO2、CaCO3的方法固定高效菌处理PTA污水.结果表明,采用质量分数分别为PVA 10%、海藻酸钠0.3%、特种菌种10%、SiO2 3%、CaCO30.3%,用饱和硼酸溶液(pH为4.0)作为交联剂,制得的颗粒处理PTA废水时,废水COD负荷为2.91kg/m3·d时,CODcr、TOC、TA去除率均为85%以上;废水COD负荷为12.2kg/m3j·时,CODcr去除率仍为50%以上、TOC去除率为60%以上,当pTA废水pH从55降至35时,CODcr、TOC、TA去除率仍在86%以上.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超滤法处理浆纱废水中PVA的工艺。研究了膜的孔径、操作压力、温度、pH值和透水量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回收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85%~90%。  相似文献   

16.
将印染行业大量外排的废水和物料加以回收利用,是双增双节的有效办法之一。本文通过实验,取得较好的结果,其研究内容包括(1) 印染行业清浊分流后清水的回用(2) 单一分散染料、染色废水的回用。这二股废水经处理后,水质均可达到回用的要求。(3) PVA的回收,采用超滤——盐析技术;研制了SS-AB-2凝结剂处理超滤后浓缩液,回收率为75%以上,COD_(cr)去除率70%,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含PVA退浆废水的处理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含PVA退浆废水可生化性差 ,直接采用传统的生化处理效果不理想 ,本工程通过适当的预处理技术 ,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提高生化出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UASB-A/O耦合工艺处理高含氮印染废水中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中试考察了UASB-A/O耦合工艺分类处理印染废水的效果. 在前处理废水UASB进水流量为0.065 m3/h,染色废水UASB进水流量为0.260 m3/h,同时A/O工艺混合液回流比为200%的情况下,该耦合工艺对印染废水中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最终出水ρ(CODCr)<200 mg/L,ρ(NH3-N)<10 mg/L,ρ(TN)<15 mg/L;染色废水和前处理废水在耦合工艺的UASB段都实现了高效厌氧氨化,染色废水厌氧出水ρ(NH3-N)占ρ(TN)的比例稳定在80%以上,前处理废水稳定在85%以上,并且在常温厌氧条件下也可以实现较好的氨化效果;通过调整前段UASB的运行参数可有效实现对VFAs(挥发性脂肪酸)的调控,使之为缺氧反硝化提供充足的高品质碳源,以达到高效脱氮的目的;耦合工艺对印染废水中的PVA(聚乙烯醇)有较好的处理效果,UASB段对PVA的去除率在10%~40%之间,A/O段对PVA的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9.
游离和固定化SRB污泥处理含锌废水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乙烯醇(PVA)-硫酸铵包埋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固定化处理。以含锌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与游离污泥做对比实验,考察硫酸根去除率、锌离子去除率、出水COD值等因素,并借助EDX分析小球内部锌离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硫酸根去除率为55.7%,锌离子去除率达98%,出水COD<100mg/L,进行多次循环实验,出水锌离子浓度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采用游离污泥,硫酸根去除率为46.1%,锌离子去除率为98.2%,出水COD1800mg/L以上,用于二次处理废水,锌离子去除率仅为60.4%。固定化小球循环处理废水四次后,每克固定化小球内部锌离子含量为0.04364mg。  相似文献   

20.
从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的曝气池污泥中筛选到6株聚乙烯醇( PVA)降解功能菌株,编号为rF1、rF2、rF3、rF4、rF5和rF6。通过16S rDNA测序比对表明其分别为Pseudochrobactrum sp、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芽孢杆菌(Bacillus sp)、门多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ndocina)、杆菌属(Lysinibacillus sp)、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sp )。在自配培养基中,有3株菌PVA降解率可达70%~80%,在印染废水中,有5株菌PVA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其中rF1、rF2和rF5无论是在自配培养基还是印染废水中都具有较好效果,表明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