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境规划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 一,在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论 述了环境规划中公众参与的作用、存在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公众参与的内涵和意义,介绍了公众参与在国际法、外国和我国环境立法实践的发展和现状.从参与形式、参与领域、参与过程、参与组织方式和参与基础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制保障、参与渠道和公众素养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涵义和意义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存在的三大问题:公众参与的渠道少、保障弱,机制不顺畅;公众参与的主体窄、范围小,结构不合理;公众参与的代价高、水平低,效果不理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公众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5.
6.
论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介绍了公众参与对于战略环境评价 ( SEA)的意义 ;着重分析了 SEA中公众参与实施的关键环节 :即公众参与者界定 ,公众参与内容 ,公众参与时机 ,公众参与方式及公众参与反馈信息处理 ,并阐述了 SEA中公众参与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主要江河发源地,也是森林、草原、湿地和湖泊等集中分布区。从苍山洱海到玉门昆仑,西部地区因其秀美的山川、迅速发展的经济及重要的生态屏障地位而广受关注。2010年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绿色"在西部大地不断扩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使西部的绿色不断延伸,其生态保障得以加强。然而,相比而言,西部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特别是经济高增长过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绿色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常见形式,并且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政策法律制度。但是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并没有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文章从公众参与的概念入手,以经济学,环境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及法学理论来分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中的必要性。剖析了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若干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涵义,分析了传统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失,并提出解决机制缺失的对策,尤其强调工业生态学理念的重要性。环境评价与环境公共政策的有机结合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有着较强的理论可操作性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公众参与的目的,探讨了公众参与的方法,阐述了公众参与意见的处理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新思路和新环节-公众参与,它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推动全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公众参与的目的与作用,介绍了公众参与的对象,探讨了公众参与的方法,分析了公众参与意见的处理与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新环节——公众参与。它同时也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推动全国环保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原政云(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北京100053)我国政府规定,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报批。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项目过程中,也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时强调在...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任务很重,包括城市烟尘污染的治理,城市污水污染的治理,城市噪声的控制,城市垃圾无害化的处理,城市绿化等,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妊须在城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发动各有关方面的力量,通力协作相互配合,特别是需要各个方面乃至全市人民的支持与参与。一、人民群众是环境的主人,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度决定了:国家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不仅为了生存,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是要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清洁适宜的劳动和生活环境。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 相似文献
18.
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明了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在目前情况下公众参与不高的原因,从加强宣传教育自觉转变行为、加强垃圾分类管理约束公众行为、良好社会氛图形成、加强垃圾分类指导提高垃圾分类积极性和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